-
-
4人物生平简述: 明英烈张玉之后,其父与靖难之役中牺牲,其袭承爵位,永乐一朝,多次平定安南之乱,立下赫赫战功,在军事表现上,有计破象兵,多次渡江追败贼寇的出色表现。 宣宗登基后,又协助平定汉王朱高煦之叛乱,历经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后于“土木堡事变”中牺牲,享年七十五岁。 正所谓「辅雄毅方严,治军整肃,屹如山岳。三定交南,威名闻海外。历事四朝,连姻帝室,而小心敬慎,与蹇、夏、三杨,同心辅政。二十余
-
16
-
38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名将统帅
-
8
-
6
-
111、世祖已擒腊醅,麻产尚据直屋铠水。肃宗使太祖先取麻产家属,康宗至直屋铠水围之。太祖会军,亲获麻产,献馘于辽。《金史·太祖纪》 2、以偏师伐泥厖古部跋黑、播立开等,乃以达涂阿为乡导,沿帅水夜行袭之,卤其妻子。《金史·太祖纪》 3、是岁大雪,寒甚。与乌古论部兵沿土温水过末邻乡,追及跋忒于阿斯温山北泺之间,杀之。《金史·太祖纪》 4、太祖以三十人指撒改军。道遇人曰:「敌已据盆搦岭南路矣。」众欲由沙偏岭往,太祖曰
-
13
-
9时间线采用《资治通鉴》
-
3
-
4ai对于军事统帅的能力判断几乎是通过人的判断来进行比较的,即你和他对话不同,他会根据你倾向的不同对你进行判断排名。有时候给出的是同样的条件,但是他两次都是给你不同的榜单。比如你要排一个世界十大名将,他在不同的对话下,由同一的条件他可能给出根本不同的答案。 不过我找到了另一个更有趣的对比方法。即把那些历史名将代入到历史战役中,然后通过胜率来比较能力。ai通常尊重原有历史走向,但是在胜率上会体现自己的倾向。
-
2
-
11、傕将杨奉本白波贼帅,乃将兵救傕,于是汜众乃退。《后汉书·董卓列传》 2、(败)而张济与杨奉﹑董承不相平,乃反合傕、汜,共追乘舆,大战于弘农东涧。承、奉军败,百官士卒死者不可胜数,皆弃其妇女辎重,御物符策典籍,略无所遗。《后汉书·董卓列传》 3、杨奉、董承引白波帅胡才、李乐、韩暹及匈奴左贤王去卑,率师奉迎,与李傕等战,破之。《后汉书·孝献帝纪》 承、奉乃谲傕等与连和,而密遣閒使至河东,招故白波帅李乐、韩暹
-
13
-
4
-
1二十三年秋,海都及笃娃等领军至洪水山,进与力战,衆寡不敌,军溃,进被擒。 二十三年,诸王海都叛,侵别十八里,公直从丞相伯颜进战于洪水山,败之。追击浸远,援兵不至,第五子瑗力战而死,公直与妻及忙古台俱陷焉。
-
41、三年,改行军总管,从亲王合必赤讨李璮于济南。柔戒之曰:「汝围城勿避险地。汝无怠心,则兵必致死。主者虑其险。苟有来犯,必赴救,可因以立功,勉之。」弘范营城西,璮出军突诸将营,独不向弘范。弘范曰:「我营险地,璮乃示弱于我,必以奇兵来袭,谓我弗悟也。」遂筑长垒,内伏甲士,而外为壕,开东门以待之,夜令士卒浚濠益深广,璮不知也。明日,果拥飞桥来攻,未及岸,军陷壕中,得跨壕而上者,突入垒门,遇伏皆死,降两
-
21,国仁谓诸将曰:“先人有夺人之心,不可坐待其至。宜抑威饵敌,羸师以张之,军法所谓怒我而怠寇也。”于是勒众五千,袭其不意,大败之。秘宜奔还南安,寻与其弟莫侯悌率众三万余户降于国仁,各拜将军、刺史。2,苻登遣使者署国仁使持节、大都督、都督杂夷诸军事、大将军、大单于、苑川王。国仁率骑三万袭鲜卑大人密贵、裕苟、提伦等三部于六泉。高平鲜卑没奕于、东胡金熙连兵来袭,相遇于渴浑川,大战败之,斩级三千,获马五千匹
-
0李靖,字药师,京兆三原人。姿貌魁秀,通书史。尝谓所亲曰:“丈夫遭遇,要当以功名取富贵,何至作章句儒!”其舅韩擒虎每与论兵,辄叹曰:“可与语孙、吴者,非斯人尚谁哉!”仕隋为殿内直长,吏部尚书牛弘见之曰:“王佐才也!”左仆射杨素拊其床谓曰:“卿终当坐此!”年十六为长安功曹,又任安阳、三原县令,考绩连最。大业末,为马邑丞。高祖击突厥,靖与高祖不睦,靖察有非常志,自囚上急变,传送江都,至长安,道梗。及兹城
-
1申请人:@人里的赤蛮奇 申请感言:我个人愿意为这个吧的崛起贡献绵薄之力,把本吧建设成一个欣欣向荣的军事吧。
-
13
-
16一、某素吹:“杨素灭陈时(其实跟他没半毛钱关系,战后论功也是韩擒虎和贺若弼第一), 当时湘州郡最高长官是这个陈慧纪,兵力按南陈和隋朝史书记载大约在十万人左右,他自 己带了三万人支援,杨素面对应该是七万人敌军,杨素一千巴蜀兵全歼吕忠肃” 驳:真实情况是,当时南陈全国总兵力只有十余万人 《伐陈诏》“我据上游鼓棹之能,吴楚不异,高舻巨舫,东西万里,扼喉抚背,水陆千途。彼之兵士,不过十万,首尾分布,所在危急。
-
4说道唐与鸣凤政权之战,那就不得不提许绍这个人。许绍,根据《新旧唐书》记载其投唐前,为隋朝“夷陵郡通守”。(隋朝的夷陵郡下辖夷陵、夷道、长杨、远安四县。) 《许绍传》又说“后王世充篡立,遂遣使以黔安、武陵、澧阳归国,授峡州刺史。” 黔安,即黔州。《元和郡县图志》载“黔中,本汉涪陵县。隋大业三年又改为黔安郡。”武陵,唐代属朗州。澧阳,唐代为澧州。《许绍传》、《通鉴》等史料记载,武德二年时萧铣曾派兵攻峡州
-
4
-
2
-
3
-
10
-
0
-
4韦孝宽,字孝宽,出生名门京兆韦氏,北周朝时期名将,初从长孙稚西平雍凉,逐渐崭露头角,又随宇文泰征东魏,立下战功,逐步获得晋升。 在著名的玉璧防守战,与大名鼎鼎的高欢的 博弈更是至今仍为人们津津乐道,无论是架云梯,挖地道,还是“孤虚”等战术,都无法撼动韦孝宽所镇守的玉璧,此战中,韦孝宽充分发挥了其军事指挥才能,正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在他的督帅下,三军一心,上下一统,真正做到了什叫“临危不乱”,真正
-
9
-
0《明太祖实录》: (洪武二十一年三月)是月,大将军永昌侯蓝玉等率师十五万由大宁进至庆州,闻虏主脱古思帖木儿在捕鱼儿海,从间道兼程而进。 (洪武二十一年夏四月)癸丑,大将军永昌侯蓝玉等师次游魂,南道无水泉,军士渴甚。其地有小山,在鞑官观童所居营。忽闻有声如礟玉,使人视之,则四泉涌出,士马就饮,得不困乏。余流溢出如溪,众咸欢呼曰:“此朝廷之福天之助也!” 乙卯,大将军永昌侯蓝玉师至百眼井,去捕鱼儿海尚四十
-
11、光武即位,拜弇为建威大将军。与骠骑大将军景丹、强弩将军陈俊攻厌新贼于敖仓,皆破降之。 2、(从)从击铜马于清阳,进至蒲阳,拜强弩将军。 3、与五校战于安次,俊下马,手接短兵,所向必破,追奔二十馀里,斩其渠帅而还。光武望而叹曰:『战将尽如是,岂有忧哉!』 4、五校引退入渔阳,所过虏掠。俊言于光武曰:『宜令轻骑出贼前,使百姓各自坚壁,以绝其食,可不战而殄也。』光武然之,遣俊将轻骑驰出贼前。视人保壁坚完者,
-
11、会刘弘为荆州刺史,将之官,辟侃为南蛮长史,遣先向襄阳讨贼张昌,破之。 侃、初等累战破昌,前后斩首数万级。 2、时天下饥荒,山夷多断江劫掠。侃令诸将诈作商船以诱之。劫果至,生获数人,是西阳王羕之左右。侃即遣兵逼羕,令出向贼,侃整阵于钓台为后继。羕缚送帐下二十人,侃斩之。 3、帝使侃击杜韬,令振威将军周访、广武将军赵诱受侃节度。侃令二将为前锋,兄子舆为左甄,击贼,破之。 4、贼果增兵来攻,侃使朱伺等逆击,大
-
20
-
0冲与左将军苟池大战于骊山,永力战有功,斩池等数千级。 永与武卫将军刁云率众攻韬,韬遣司马宿勤黎逆战,永执而戮之。 征虏将军朱序破慕容永于太行。 参军赵睦、江夏相桓不才追永,破之于太行。永归上党。 丕留王腾守晋阳,杨辅戍壶关,率众四万进据平阳。王统以秦州降姚苌。慕容永以丕至平阳,恐不自固,乃遣使求假道还东,丕弗许。遣王永及苻纂攻之,以俱石子为前锋都督,与慕容永战于襄陵。王永大败,永及石子皆死之。 永以苻丕
-
0
-
0
-
11、田荣乃立田儋子市为齐王。荣相之,田横为将,平齐地。 2、田荣弟田横收齐亡卒得数万人,反城阳。项王因留,连战未能下。 3、项王之救彭城,追汉王至荥阳,田横亦得收齐,立田荣子广为齐王。 4、(败)横定齐三年,汉王使郦生往说下齐王广及其相国横。横以为然,解其历下军。汉将韩信引兵且东击齐。齐初使华无伤、田解军于历下以距汉,汉使至,乃罢守战备,纵酒,且遣使与汉平。汉将韩信已平赵、燕,用蒯通计,度平原,袭破齐历下
-
11、高宗末,为副总管,从工部尚书刘审礼西讨吐蕃,战于大非川,为贼所狱。 2、长寿元年,为武威军总管,与左武卫大将军阿史那忠节率众以讨吐蕃,乃克复龟兹、于阗、疏勒、碎叶四镇而还。 3、己卯,武威道大总管王孝杰及吐蕃战于冷泉,败之。 4、證圣初,又为朔方道总管,寻坐与吐蕃战败免官。万岁登封元年,孝杰复为肃边道大总管,率副总管娄师德与吐蕃将论钦陵、赞婆战于素罗汗山。官军败绩,李杰坐免官。 5、万岁通天年,契丹李尽忠
-
01、金将定薛拥重兵守野狐岭,帝遣察罕觇虚实,还言彼马足轻动,不足畏也。帝命鼓行而前,遂破其军。 2、围白楼七日,拔之,以功为御帐前首千户。 3、九月,察罕克奉圣州。 4、察罕破金监军夹谷于霸州,金求和,察罕乃还。 5、从帝征西域孛哈里、薛迷思干二城。回回国主札剌丁拒守铁门关,兵不得进。察罕先驱开道,斩其将,馀众悉降。 6、又从攻西夏,破肃州。 7、又从亲王口温不花南伐,岁乙未,克枣阳,及光化军。 8、十年,从大将察罕
-
4
-
4
-
01、汲桑之破邺也,东海王越出次官渡以讨之,命晞为前锋。桑素惮之,于城外为栅以自守。晞将至,顿军休士,先遣单骑示以祸福。桑众大震,弃栅宵遁,婴城固守。晞陷其九垒,遂定邺而还。 八月己卯朔,抚军将军苟晞败汲桑于邺。 八月,苟晞大破汲桑。 2、九月戊申,苟晞又破汲桑,陷其九垒。 3、西讨吕朗等,灭之。 后高密王泰讨青州贼刘根,破汲桑故将公师籓,败石勒于河北,威名甚盛,时人拟之韩白。 4、籓济自白马而南,濮阳太守苟晞
-
22升级可以到这个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