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丽文学吧
关注: 15 贴子: 32

给瑞丽喜欢文学的朋友一个网上交流的平台

  • 目录:
  • 1
    闲说莫弄湖(杜保红 麓川书院) 瑞丽城西,原是飞海湿地,万亩天成。虽有鱼虾鸟鹭,却总是荒野之所,寻常人难以亲近。随瑞丽城市发展,飞海东部靠城的区域被规划为弄莫湖公园。公园于2011年动工修建,经8年精雕细琢,如今终于全面完工。从此飞海成往事,如今只识弄莫湖。 弄莫湖公园占地1090亩,园内视线开阔,日出日落,俱是美景。公园中水域500亩,形如佩玉;一道水渠蜿蜒于公园东南的绿化地带,首尾与湖面相连,飘逸如带;三座小岛点
  • 0
    经核实吧主放飞的心情567 未通过普通吧主考核。违反《百度贴吧吧主制度》第八章规定http://tieba.baidu.com/tb/system.html#cnt08 ,无法在建设 瑞丽文学吧 内容上、言论导向上发挥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故撤销其吧主管理权限。百度贴吧管理组
  • 0
    瑞丽之水 (桑梅) 瑞丽之水,水滴流长,流淌着山与山的血液,穿山破谷,跌落平原,逐浪而歌。 瑞丽之水,水落林欢,滋养着鸟与鸟的羽翼,掩蔽着兽与兽的足迹,供奉着树与树的魂灵,万物在这里享受着天地恩泽。 瑞丽之水,上善之水,既激流跌宕,又平和缓定,有着一泻千里的自由,又有着洞悉一切的安详。 瑞丽之水,翡翠的流光,琥珀的照影,大地的溢彩。 瑞丽之水,复始着过去与坚守,年轻的波浪冲刷着古老的崖壁,一浪又一浪,不见
  • 6
    慢城慢时光,书香瑞丽人(雪垠霜) 生活之外,每一个人都应该有一个自己的花田半亩,装着不死的理想和诗意的向往。 认识我的人,都说我满口名言,有点像孔老夫子讲之乎者也。有喜欢的人,当然就有讨厌的人,甚至有的人公然对我说道:“你和我们不是一个世界的。”对于这样的想法,我不置可否,但确实我是个爱书的人,对书已经到了痴的地步,别人搬家家具化妆品一大堆,我的行装就是书,一箱一箱的书。 辗转南北,我终于在瑞丽落脚工
  • 1
    镜子(耳畔,云南大理白族姑娘 云南大学文艺学硕士 现居云南省德宏州瑞丽市) 婴儿的啼哭是生,于不安, 死在老人平静的唇边微笑。 那么多的镜子, 你照过 ,而你 不能留下其中的任何一面。 透过镜子你看见青春 ,那些 多愁善感 ,意气风发的少女, 她们的面容都是曾经你的。 离去的亲人永远离去了,没有回来 醒来你发现镜中的自己不再是孩子。 逃离的爱情,不愿面对你的镜子, 映出你多年逃避现实的脸孔。 转瞬即逝的光影间,一面 镜子
    Ouer60 2-2
  • 0
    繁华散去,尽是凄凉(瑞丽麓川书院 丁丁) 繁花一地,美艳绝伦。 断断续续的看了一月有余,开始如尝甜点,浓的、香的、甜的、如巧克力在舌尖滑过,兴奋、激动、心跳。声色犬马,男欢女爱,今夜吃盏酒,跳支舞,偷个情,明朝醒来,照样生活。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于是,女的可以无限发嗲,像苏安,像梅瑞。男的可以顺水推船抱酥腰大做前列腺保健。郎有情妾有意,正常的事。 有了情,就要上床,用阿宝的话就是“男人盯了女
    一世界... 10-31
  • 0
    孩子,妈妈是第一次做妈妈,做的不好请多原谅《麓川书院 瑞丽傣族作家 乔丽》下 在文强的文章中,他第一段说的最后几句我特别赞成,他说:“转眼过去两年多,我对孩子教育,也有了一些体会和收获。而这过程中,我不确定是我教会了犇犇更多,还是犇犇带给了我更多的成长。”是的,我们都是第一次为人父母,很多事情都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磕磕碰碰地过来人。 回想起来,我从一开始,对于孩子的到来就有点傻。一开始,孕吐,我以为是
    一世界... 10-11
  • 0
    孩子,妈妈是第一次做妈妈,做的不好请多原谅《麓川书院 瑞丽傣族作家乔丽》上 文强在上一期中写了一篇文章《我们和熊孩子一起成长》,阐述他对孩子犇犇的一些教育观点,看了以后,有很多感触,所以特地申请了这一期我来写,也聊一聊我的教育观点。 其实一直以来,最愿意和朋友交流的是教育,最怕跟朋友交流的仍然是教育。 遇到真心跟你交流的朋友那是真交流,遇到跟你客气几句你却当了真的就成了你炫耀或是疑似炫耀,就一直不是很
    一世界... 10-11
  • 1
    外婆(穆丽花) 翻看妹妹发来外婆的小视频。这位老人已经风烛残年,褶皱的皮肤松松地包裹着她的双手,脸上是纵横的沟壑与暗暗的老年斑,微闭着凹陷的双眼,像在打盹,干瘪的双唇紧紧抿在一起,那神情仿佛是一个在抗议着什么的小孩子。 这个活了近一个世纪的老人已经命若悬丝。 她是我的外婆——村子里所剩不多的小脚老人。身子骨一直硬朗,有些耳聋,眼睛却很好。自打记事,除了在某个阳光明媚的下午,外婆会坐在天井边,花两三个小
  • 0
    香额湖之荷(桑梅,彝族)   5月底的瑞丽,荷塘里的荷花竞相争艳,得闲时跑了几个荷塘,留下许多荷的倩影,很美,很美!   有天,突然听说200公里以外的盈江县有一个1000多亩的湖泊,湖上开满了荷花。啊!1000多亩的荷塘,该是多么广阔美丽的图画,遂和几个朋友相约赏荷。我们在6月初的一个星期六的早上过去,到盈江时近中午,在旧城按照香额湖路标下车,顺着竹林掩映的小径寻踪而去。下至坡脚,几股清澈的泉水从山脚喷涌而出,几个傣
  • 2
    孙宝廷(1965---) 笔名文炯贝琶。阿昌族。云南梁河人。中共党员。1991年毕业于云南省广播电视大学法律专科,1999年毕业于云南艺术学院戏剧文学专业(函授)。1982年参加工作,曾任糖厂工人、部队战士。1991年任畹甸市税务局公务员。1994年以后历任畹甸市国税局办公室主任、人事科长,畹甸工委宣传部副部长。200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月亮刀魂》,散文《南湖情思》、《古瓷无言》、《盈水之韵》、《鸟祭》、《阿昌女人》、《天堂
  • 0
    时光里的畹町 (张月和) 畹町,古名宛顶,自古就是中、缅、印古道上的要冲,这个在历史时空里曾经书写下浓墨重彩记忆的边地古镇,一次次吸引我的脚步,一回回令我驻足瞻仰。 山分岭,水分心,自古而然。中国畹町与对岸的缅甸九谷隔河相望,弯弯曲曲的河流,悠悠然穿行在中缅两国的密集村落、茂盛植物,以及肥沃田野中间,属于两国共有,既称畹町河,又称九谷河。河流平分,中缅两国的界线也就划在畹町桥正中间。 畹町桥,从古时的
  • 2
    《所谓故乡》 (艾僳木诺,原名唐洁,女,德昂族) 门下霜,窗边帘 空处挂弦月,旧屋绕旧年 泥墙穿白衣,黛瓦含山远 松翠入眼,雪白养神仙 帘上霜,门外风 一吹无数年,故名埋没土 思谁,谁已无 往日,与今,镜不同 时光千里,枯荣遥远 所谓故乡,是回不去的旧址 弃不掉的旧疾,一想起 寒风便吹绿青柳,守驻的只是一座坟
  • 0
    一个乡村的记忆 (我们是艺术的搬运工,麓川书院,文字摄影乔丽) 这一次来户撒,我注意观察了四周。前几次,总是心有旁骛,不能专注,实在是浪费了所花的和时间。 其实对于现时代,每个乡村的面目都有着可憎的一面,或者也可说是可喜。现代气息和原来传袭了百十年甚或千年的古老生活传统,如同齿轮一般丝丝相扣,又如水和油一般难以相融。但看得久了,路边堆放的沙石堆、和各种五颜六色的建筑材料,和旁边彷如水稻成熟时黄色的土基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