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风先生吧
关注: 2 贴子: 27

  • 目录:
  • 其他
  • 0
    金佛不度炉,木佛不度火,泥佛不度水。颂曰:三佛形仪总不真,眼中瞳子面前人,若能信得家中宝,啼鸟山花一样春。 若能信得家中宝,啼鸟山花一样春。这是很美的一句偈子,什么是“家中宝”啊? 你的本性啊,就是你的那颗心,那就是你的家人。 所以六祖说:“何其自性,本自具足。”能够打掉对相的黏着,就是佛了,佛有八万四千法门,不一定是念经、不一定是持戒,不拘什么手法,要是别人能适时帮我们把黏着打掉,那人也是教我们成佛
  • 31

    广告
    07:31
  • 0
    佛教四圣谛“苦集灭道”的集谛可以理解为“召集”之意,召集三界生死苦果。如果一定要用一个比喻来理解的话,大家可以理解为量子纠缠。两个量子,即使处在不同的时空,但当一个量子运动的时候,另一个量子也会随之运动。佛陀在2500年前就已经洞悉了这个真理,每当我们心念一起,因果便同时种下了,就好像人走路,左脚出右脚必随,永远是两只脚一起往前走的。所以说苦是我们每一个起心动念招引而来的,集是苦的成因。 #金刚经说什么#
  • 0
    观音和观自在有什么不同? 观音,拨开纷繁表相看到本质,从世间法入手,是方便法门; 观自在,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从源头本性下手,是究竟法门。 就好像下雨 有人觉得雨声真好听 有人觉得雨声惹人烦 那是 凡夫:在声音中粘住。 有人越听 心里越宁静 即是 观世音:入流亡所,安住闻性。 有人不论有雨 没雨 内心宁静中 随着雨点,一滴一滴的 成为风,化为雨 便是 观自在:一体同观,一合相。 #金刚经说什么#
  • 0
    学员问:四句偈到底是"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还是"如梦幻泡影"? 扶风先生答:“四句偈”一词,从第八品开始至三十二品,统共出现6次。 而“如梦幻泡影”一句,仅全经最后的三十二品才出现。 首先,从行文上,佛陀是否会在前面大量叫人以四句偈修行,而一直到最后才告知四句偈是哪四句? 其次,从文字内涵上,“人我众生寿者”,是幻相的表现形式,非常具体,易于行持,是【应无所住】的试金石。 而“一切有为法,如梦幻
  • 0
    🌸 疫情停播两年的扶风老师,携【问灵辟谷】重新归来 每周五晚7:30 来直播间围观扶风先生对于这场碳基与硅基生命之战的缴文吧! 🌸 【讲什么】 扶风老师将和大家聊一聊: 作为碳基生命胜出的唯一武器:灵感,及如何通过辟谷,踏上灵感绽放之路。 🌸 【谁来听】 灵感,是997的企业家更新转型的命脉。 灵感,是996的打工人买车买房的工具。 我们为所有拼搏中的折翅天使,满血复活。敬请您们带引人类驾驭Al∽ 🌸 【直播福利】 直播间除了准
  • 0
    我们会在五点打坐,五点是子午卯酉四个阴阳转折点的一个。 修行人要讲究节点,就象千秋,为什么能荡起来?我们小时候都玩过秋千吧,开始的时候为什么荡不起来?不会用力呀,乱用力时怎么出力都荡不起来。后来知道了,要在最高点用力,要在最低点用力,在转折的地方稍稍用力。一到转折的地方稍稍用力,秋千就荡起来了。所以我们要学会在关键点的地方,啪的一下转换,整个东西就很流畅了。不论是经典的学习,还是我们日常的生活工作
  • 0
    我们玩自己就像分形理论一样,你们现在不丰盛,你只要坚持,坚持,他就会很漂亮,你绝对要相信,无欲不生娑婆,你们每个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一定有一个念想才来的,如果你没有愿景,你不会投生的。每个人同样一定有一个愿景,找到你的愿景不吃不喝,有钱没钱,你都会很高兴的为你的愿景去拼命的,而只要你全然的用你的时间,用你的精力,全然在一个点上,肯定就像分形那样, 开出一种大大的你自己的世界。
  • 33

    广告
    07:25
  • 0
    其实每样东西它有它的频率的,同频的东西放在一起,自然会感觉和谐,不和谐的东西放在一起,怎么样都觉得别扭。 所以为什么家里有垃圾是不好的呢?像很多老人家喜欢在家囤各种东西,每样物品它都有自己的频率,这么多的频率交织在一起,就容易混乱,这种混乱也会反过来影响人,所以没事经常把家里的垃圾清一清,你会觉得家里突然亮了,就你搞完为什么你突然觉得家里亮堂了,它并不是太阳光照进来的那种亮,而是那个频率和谐了。
  • 0
    中国的毛笔字,墨尽了写完了,可是那个韵还在,余韵悠长啊~ 这也是中国人最喜欢讲的“势”,气势汹汹,气势磅礴,掎角之势,等等。用佛家的话来讲就是所有的相后面承托它们的真如;用道家的话讲就是那个一,能生二也能生万物的一。气势非凡呀! 就如同我们敲磬时,从初始的冲击的铛声、到微弱、到完全无声,只是声音在消逝,但我们的听性并没有消失。尝试见到这个声音背后的寂静,并安住在里面。无二无别,即是离相归性,也是降服了
  • 0
    到底如何降伏其心? 很多人一想到降服就是要打败他,就是要干掉他,就是要征服他,哪怕修三天三夜不倒单(打坐不睡下),每周997,一步三叩头从北京叩到拉萨,确实很努力,但是和降伏其心有关吗?没关。 降伏其心就在此时,在此刻,坐在家里也行,走在街上也行,只要心无所住,就是降服。因为心不在外面,不需要你千辛万苦的去哪里求法。 离心难觅道。
  • 0
    我相人相,就是边界的问题。 我们都非常善于划边界,比如按地域划分彼此之间的边界,按性别划边界,按亲疏程度划分边界,按兴趣喜好划分边界。 我们也总喜欢贴标签,总结概念,如此种种,都是着了我相人相。 所以佛说“不可思议,不可称量,无边功德”,因为一旦功德有边,一旦功德有量,我们还是纠缠在多少的概念里, 就算你有再多再多的功德,只要一落了那个数,就还是在相的世界里打转,就好像孙悟空在如来的手心里一个筋斗十万
  • 0
    你可能需要持戒来狠狠地把妄念给收掉,我就告诉你如何持戒,持戒是我给你的船。 当你持着持着发现我干嘛要持戒啊,我本来就那么干净,这条船就可以舍了。 佛说八万四千法门,每种法门都是平等的,只是说哪个法门适合自己修习而已。 就好像中医治病,针也罢、灸也罢、药物也罢,都能把病治好,都一视同仁可以治我们的感冒、咳嗽、失眠高血压…… 所以不要在法上去比较,不要以为自己修这个法门有多厉害,只是我们恰好喜欢这个法门,
  • 0
    温度,原没有一个10度、20度、100度。 只是人,人为了便于区分及交流,把大家最容易有同感的东西,水,把它从凉到开之间,等分了一百分,人为的制定了10度、20度。 大自然是没有一个10度、20度这东西存在的。 同理,也没有一个什么信、进、念、定、慧存在。 不要去执着于追求念力、定力,这些都是祖师为了方便说事,把修行人从凡到圣的渐次表现,形象地划分了一下,好鼓励大家继续往前。 这些都是“唯证”知的,我讲再多,你们听去再多,
  • 40

    广告
    07:19
  • 0
    《金刚经》第十二品,“皆应供养如佛塔庙”。 字面上理解为,听到有人说这部经,要像佛塔庙一样供养。 什么是塔庙? 谢灵运说:“封殡法身为之塔,树象虚空为之庙。” 你的法身就是塔,不是外面砖砌的那些个。 什么是树? 神秀说:“身如菩提树。“ 我们的身体,在气脉干净的时候,从下到上,形状就像一座庙。 或者说庙的设计,就是按着开悟者看到的自己身上的气脉样式来设计的。 都是指你自己!塔也是你,庙也是你! 只是用这种外象
  • 0
    什么叫庄严佛土? 《维摩诘经》里说:”随其心静,则佛土净。“ 真正的庄严佛土不是你拿珍珠七宝去供给佛,而是你一心清净,便是庄严佛土。 心静则佛土净,佛性人人皆有,此身此心就是佛土,所以生清净心就是庄严佛土。 日常生活中与人交往中也是如此,譬如我们去为朋友庆生,带着一颗清净心去,比任何礼物都要珍贵!带一颗随喜的心,真心诚意希望他好,便是世上最好的礼物了。
  • 0
    普通人每天真正能干的不过三几件事,但头脑却能想出几百件事:去年的、明年的,老板的、老妈的……一低头一转眼,新的念头又冒出来了,不自觉还跟它们对话起来,在脑里演出大戏。 忙个不停的头脑,让本应专一在手头事上的精气神,分了一大半给那有的没的。看似忙碌,但生命能量却在这种患得患失的琐碎中流走了。 学着经常和你的自在呆着,头脑不再被杂事牵绊,你自纷扰我自闲,时间感觉都会多出很多。头脑不再乱想,该干时专心干,
  • 0
    五祖为六祖解说《金刚经》,恰至【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六祖言下大悟,六祖没读过书的哦~ 所以不要说我听不懂读不懂,我没有念过大学,我没有文化,跟这些没有关系,因为这是人的本性。每个人的本性是一样的,我们都呼吸那一口空气,三分钟不呼吸,我跟你一样都要死翘翘的。是人都一样,肉身是一样的,本性更是一样。 所以六祖听到这句的时候,就说【何期自性,本自清净;何期自性,本不生灭;何期自性,本自具足;何期自性,本无摇
  • 0
    佛学是染净的学问。 就好比把一个圆对方分,染和净各占一半。 染的部分,善恶又各占一半(对于清净本性而言,染恶是染,染善也是染) 佛教的教育是去染还净,一味去恶而住善,只能叫人间善法,只是四分一佛教。 就好像达摩说梁武帝建了很多庙却无有功德一样,在世间法上,这是善良的,是值得表彰的好人好事。 然于出世间,在道的层面,它们是一样的,于道无好无坏! 离心难觅道。
  • 0
    《金刚经》本身是一本佛教的基础经典,是2500年前一位印度王子关于生命的教育方法。 它更像一本使用手册,一本现代人可以随时翻阅的人类心灵说明书,它可以解决现代人各种情绪问题。你要做的不是去膜拜它,而是去看懂它、使用它,最后改变自己的生命轨迹。
  • 2

    广告
    07:13
  • 0
    什么是善? 佛说众善奉行, 老子说上善若水, 是我有杯水我就倒给你喝吗? 对的,我是倒给你喝,但是我要递到你面前说你喝你喝,我给你我给你。是这样吗? 好像不太对吧?这是你以为你在做善事。 而众善奉行是我给你,你可喝可不喝,我一直在这,你可以在我这里予取予拿,但是你不拿我不会强迫你。 你是小根性的,你就拿两滴;你是大树的,你就吸我两盘;你要是大水牛的,你就拿我两车。 没关系。我刚刚好在你需要的时候有你需要的,
  • 0
    五祖说:“不识本心,学法无益。” 这句话一针见血,又很扎心。 人为什么要开悟呢?不开悟,你修的都是世间法,你修再高大上的法也跟本心无关,修啥都是白费力气,都是煮沙成饭。 就像开车,你就算跟了一个名师,但是30年都在学擦车,你看我擦的多干净,那方向盘我擦的多亮,你看这皮革哎呦弹手的!你把车擦的再亮有什么用?你倒是把车开走啊! 学佛也是一样,各处求法、在相法上用功,样子做足,学成了学佛的样子。你说我要吃素,我
  • 0
    【身通+心净+伙伴=幸福人生】 【扶风先生·心净26】 【信息不对称 回到自己的内心】 就张WH和高B长这个事情是谁都有道理但是关键的是信息不对称可能张WH的一些信息高部长不了解也可能高部长知道一些信息张WH不了解所以导致了他们两派处在不同的 一个相反的意见中我们孤不论谁对谁错只是在这个事件中在我刚才讲到的如果是一个纯粹的自然生成的一个病毒的感染那个张院长的背景知识是很宏厚的 很正确的这么样去理解一个流传病毒的一个病因但
    禅煮百圣 10-27
  • 0
    信息不对称 回到自己的内心
    禅煮百圣 10-27
  • 74

    广告
    07:07
  • 0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扶风先生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