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预防吧
关注: 1,177 贴子: 1,017

学术交流,传播知识,帮助他人

  • 目录:
  • 疾病治疗
  • 3
    国家卫生健康委近日发布《关于印发体重管理指导原则(2024年版)的通知》,《指导原则》指出,制定个性化体重管理方案需对个体健康状况、具体需求、风险因素等进行全面评估,进一步强化慢性病防治关口前移,提升体重管理尤其是超重肥胖预防控制的规范化水平。
  • 0
    《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24年修订版)》显示,中青年人群已经取代老年人,成为高血压患病率上升的“主力”。数据显示:1991-2015年间,20-39岁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升高了144%,40-59岁和60-79岁人群的升高率仅为87.4%和25.1%。 M型高血压不可忽视 临床发现,不少青年高血压患者在发病阶段都伴随着较大的精神压力。血压在情绪紧张、压力大时就不由自主地升高,这种情况可能就是“M型高血压”。比如一些青年,要考试了、要答辩了、要晋职称了,那段
  • 0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焦虑、抑郁已成为许多人的“隐形敌人”。它们悄无声息地潜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仅侵蚀着我们的心理健康,还逐渐波及到身体健康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过度担心、紧张不安、心境低落、兴趣丧失、睡眠和食欲的改变、精神运动迟缓以及身体不适等症状,成为这些心理问题的常见表现。这些症状可能持续存在,有时甚至没有明显的触发事件或对象,令人倍感困扰。 尽管医学界尚未对焦虑、抑郁的发病机理给出科学、准确的
  • 0
    在当今快节奏的生活中,焦虑、抑郁已成为许多人的“隐形敌人”。它们悄无声息地潜入我们的日常生活,不仅侵蚀着我们的心理健康,还逐渐波及到身体健康和生活的各个方面。过度担心、紧张不安、心境低落、兴趣丧失、睡眠和食欲的改变、精神运动迟缓以及身体不适等症状,成为这些心理问题的常见表现。这些症状可能持续存在,有时甚至没有明显的触发事件或对象,令人倍感困扰。 尽管医学界尚未对焦虑、抑郁的发病机理给出科学、准确的
  • 0
    2024年11月26日是第十个全国心力衰竭日。心力衰竭,这一由各种心血管事件和心脏异常引发的心脏泵功能下降的结果,作为最严重的心血管疾病之一,正悄然威胁着无数人的生命健康。据统计,我国心衰患者人数众多,我国成年人心衰患病率达1.3%,心衰患者约为1000万人。心衰患者的五年死亡率高达50%到60%,这一数字与常见恶性肿瘤的五年病死率不相上下,凸显了心衰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这“三高”问题不仅是
  • 0
    11月14日,我们迎来了第18个联合国糖尿病日。今年的活动日主题定为“糖尿病与幸福感”,旨在强调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应成为糖尿病健康服务的核心,促进每一位患者都能享有健康、幸福的生活。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其特征是胰岛素的绝对或相对分泌不足以及利用障碍,导致血糖水平持续升高。这种病症的主要症状包括多饮、多尿、多食和体重下降,通常被称为“三多一少”。如果病情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糖尿
  • 0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不断加剧,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影响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家庭幸福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为了有效应对这一挑战,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的《探索老年痴呆防治特色服务工作方案》为老年痴呆(包括阿尔茨海默病)的防治工作指明了方向。最新研发的阿尔茨海默病筛查系统将为社区开展筛查工作提供更多助力。 为了实现80%的老年人认知功能筛查率目标,鼓励试点地区探索搭建老年痴呆防治信息服务平台,推广应用阿尔茨海默病筛查
  • 1
    在“卷”成为时代标签的当下,高压快节奏的生活模式使得焦虑与失眠成为了现代人的普遍“心病”。据调查研究显示,中国有近3亿人正饱受失眠的困扰,成年人的失眠发生率更是高达38.2%。这一数字触目惊心,揭示了现代人睡眠健康的严峻形势。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如某瓣,深夜时分仍活跃着超过7万名因失眠而难以入眠的用户,他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失眠群体”。
  • 0
    近日,中国疾控中心发布的《青少年心理健康地图》再次敲响了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警钟。数据显示,在接近10万名13~18岁的青少年受访者中,有高达14.4%的青少年自感幸福感较低,这一比例令人担忧。而《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更是揭示了一个严峻的现实:我国18岁以下青少年中,抑郁患者占比高达30.28%,且随着年龄增长,抑郁检出率显著上升,高中阶段更是达到了40%。这一系列数据不仅反映了当前青少年心理健康问题的普遍性,
  • 0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手机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甚至对许多人而言,它几乎成了身体的延伸。从早到晚,无论是餐桌旁、公交地铁上,还是私人时刻的卫生间里,手机总是与我们形影不离。然而,这种“机不离手”的习惯,正悄然间为我们的健康埋下隐患。 吃饭看手机,肥胖风险高 日本最新的一项研究为我们敲响了警钟:通过对223名年轻女大学生的调查研究发现,边吃饭边使用手机的行为显著增加了肥胖的风险。原来,手机屏幕的吸
  • 1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的两项研究发现,作为人类健康“头号杀手”,心血管疾病越来越“青睐”年轻人——心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年轻人的首位死因!超过半数年轻人处于“心脏病前期”!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数据显示,1990年~2022年,我国25~45岁的年轻人群患急性冠心病(主要是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猛增30%左右。与年轻人相关的21种死因中,心血管疾病排名第一!
  • 0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健康成了人们关注的焦点。传统的体检已经难以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健康需求。为此,健康风险评估系统应运而生,以其全方位、个性化的评估方式,帮助预防和早期发现疾病,为慢性病管理和亚健康防治提供了科技助力。 HRA健康风险评估代表了健康体检领域的新趋势。这种技术设备不仅是对传统体检的简单升级,更是通过整合生物医学和功能医学的特色检测技术,实现了从“多个医学检测项目叠加”到“一站式健康风险
  • 0
    邓静在3月8日妇女节写给所有女性:现在我是一名乳腺癌晚期的女性,为了活下去,我割掉了自己一半的乳房。 36岁的邓静是一名乳腺癌晚期患者,经历了6次化疗、乳房切除手术和25次放疗。医生预计她只剩下3-6个月的生命。至少两年前,她就开始感觉身体异常,乳房异常肿胀,但当地医院未能查出问题。因家人生病和疫情,拖延了半年后,她前往北京进行检查。在情人节前一天的晚上,她得知最终检测结果,癌症已经晚期并转移到淋巴。 但即便之后
  • 0
    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和适当的运动,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三项健康标准,然而睡眠障碍现已成为影响全球人类健康的一个突出问题。今年世界睡眠日(3月21日)倡导的,就是通过生活方式调节和睡眠治疗设备干预,提升睡眠质量,实现“健康睡眠,人人共享”。 中国睡眠研究会发布的《2024中国居民睡眠健康白皮书》显示,我国居民睡眠健康现状严峻,完全无睡眠障碍人群仅占19%,59%的人存在失眠症状,64%的人睡眠质量欠佳。悄然浮现的“全民睡眠
  • 0
    心血管疾病是目前世界范围内造成人群死亡的首要疾病。截至2022年底,我国心血管疾病患病人数已高达3.3亿。《健康中国行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强调了健康生活方式与心脑血管疾病防治的重要性,明确指出要促进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关口前移。而疾病防治关口前移的关键,就在于疾病认知理念的转变和健康管理设备的创新应用。 虽然健康的概念早已被重新定义,但是很多人还是固执地认为“没病就是健康”。其实,
  • 0
    近日,一项由《Sleep Health》杂志发表的研究引起了广泛关注。该研究追踪了全球近68000名成年人9个月期间的睡眠时长,结果令人震惊:近三分之一的成年人睡眠时长未能达到推荐的7-9小时范围。这一数据揭示了睡眠问题在现代社会中的普遍性和严重性。 研究详细分析了不同年龄段的睡眠情况。在18-25岁的年轻人群中,约19%的人平均睡眠时长不足或超过推荐范围;而在51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这一比例高达35%。更令人担忧的是,即使部分人达到了推荐
  • 1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睡眠常常被视为一种“奢侈”,但实际上,它是我们身体和大脑健康的关键。近期的研究更是将睡眠与阿尔茨海默病(AD)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揭示了良好的睡眠对预防这种神经退行性疾病的重要性。
  • 1
    近期,英国埃克塞特大学流行病学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神经学杂志》上的一项大规模新研究发现,15个因素与早发性痴呆的风险相关。这些因素中很多都是“可改变因素”,首次表明人们可通过采取行动,比如改善生活方式、通过认知功能障碍筛查设备检测疾病进展、管理慢性压力、治疗抑郁症等,降低患上早发性痴呆症的风险。 我国对于老年痴呆防治促进行动十分重视,很多省市近几年纷纷出台了具体实施方案,争取到2025年,公众对老年痴呆防
  • 1
    阿尔茨海默病(简称AD)是一种慢性、进行性的神经退行性疾病,主要影响患者的记忆力、思维能力和日常行为。随着全球人口老龄化的加剧,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对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阿尔茨海默病的检测与早期干预被医学界列为重要的研究课题,而阿尔茨海默病检测设备更是成为预防和早期干预该病的强大助力。 目前,传统的阿尔茨海默病检测方法主要包括神经心理学测试、血液生物标志物检测和神经影像
  • 1
    孕 前检 查有 哪 些项目?
  • 1
    去泉州玛丽医 院新院有什么公交车?
  • 1
    听说万峰医生在心脑血管这块很有经验,去哪里能挂到号?
  • 1
    治疗白癜风有哪家医院做的比较有效果呀?
  • 1
    白癜风治疗起来容易吗?
  • 1
    泉州丰泽玛丽医院新院在哪个地区
  • 1
    患者患有白癜风,是不是不能在太阳底下长期暴晒呀?
  • 1
    患者患有白癜风,是不是不能在太阳底下长期暴晒呀?
    dikang91l 6-29
  • 0
    #健耳助听器 生活中如果有耳屎掉到耳膜上,患者会觉得耳朵有异物感,甚至伴有耳鸣,堵塞感,在治疗上建议患者侧身朝下,拽一拽耳廓,可以有效促进耳屎向外脱落,如果没有好转,可到医院进行耵聍冲洗,将耵聍冲出后耳部不适会得到缓解. #助听器 外耳道软骨部的皮肤具有类似汗腺构造的耵聍,即常说的耳垢或者耳屎,它具有保护外耳道皮肤和粘附外物的作用.正常情况下,可借咀嚼,张口等运动排出耳外. #耳朵保护日常 #小贴士:由于耳屎与耳膜紧紧相连,所以不建
  • 1
    受秦皇岛团市委邀请,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支队来到秦皇岛市开展调研活动。8月4日上午,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支队莅临秦皇岛惠斯安普医学系统股份有限公司参观调研,陈忠林董事长对清华学子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 清华大学社会实践支队由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学博士、基础医学博士、新闻学院传播学博士、人文学院硕士和理学院数学科学系学士等7人组成,在工作人员的引领下,来到惠斯安普展厅了解功能医学健康管理设备。 展厅讲解员介绍了HRA人体
  • 0
      体检发现肺结节严重吗?这可能是大家拿到体检报告,看到“肺结节”几个字时最担心的问题。   肺结节是指肺内直径小于或等于3 cm的类圆形或不规则形病灶。影像学表现为密度增高的阴影,可单发或多发,边界清晰或不清晰。   肺部结节常见的病因有恶性和良性两种:   良性   约80%良性结节为肺部感染所致,最常见是真菌感染、分枝杆菌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和非结核分枝杆菌),细菌感染的肺部结节相对少见,引起脓肿形成的细菌
  • 0
      男性患上前列腺疾病的几率很大,尤其是有了错误的生活习惯,年龄大的男性更要注意疾病的预防,对健康有帮助的事情不要偷懒,只有坚持做好这四件事,让器官功能提高,才能远离疾病困扰。男性反复出现前列腺炎,除了疾病本身带来的不便,还有可能会降低性功能,影响生育能力。   1、严格戒酒   男性要避免被前列腺炎盯上,严格戒酒是必要做好的事。许多男性工作应酬和日常饮食中都喜欢喝酒,却不知道部分人前列腺功能下降,出
  • 0
    耳膜穿孔后能否自愈,主要看耳膜受损的情况,如果穿孔的情况不严重且面积不是很大,通常在一至三个月之间会自行愈合,如果耳膜穿孔太过于严重,且面积比较大,需要及时就医,遵医嘱进行治疗。耳膜穿孔如果处理不好,对于听力会带来非常大的影响。如果没有采取措施或护理不当,将会引发中耳炎,耳朵发炎长脓之后,耳膜会受到侵蚀,最终引起穿孔。耳膜穿孔的恢复期要预防感冒,由于感冒会导致流鼻涕和咳嗽,对耳膜的恢复都有一定的影
  • 0
    引起耳鸣的原因很多,所以治疗也相对比较困难,平时积极控制身体的原发疾病,比如高血压,高血糖,慢性中耳炎等,还有植物神经紊乱、脑供血不足、高血压、低血压、等问题,过度疲劳、睡眠不足、情绪过于紧张等也会导致耳鸣。可以通过避免接触噪声,低盐低脂饮食,保持充足的睡眠和良好的心情,避免长时间佩戴耳机等来缓解。耳鸣一般很难治愈,尤其是神经性耳鸣,对耳鸣目前的治疗一般通过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补充维生素等治疗,
  • 0
    耳朵是听觉和位觉(平衡感觉)的重要器官,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注意保护自己的耳朵,避免那些伤害耳朵的危险动作,否则,一旦失去了听觉,将会严重影响我们的生活。那么,如何有效保护我们的耳朵呢?今天,送给您五条保护听力“锦囊”,请查收! 锦囊一:预防耳内进水,防止外耳道感染。 锦囊二:谨慎用药,防止药物性听力损伤。 锦囊三:突然出现听力下降要第一时间就医。 锦囊四:预防噪声性耳聋尤为重要。 锦囊五:改掉不良掏耳朵的习惯。
  • 0
    #糖尿病# #听力受损# #病理# #老年人# #耳聋# 糖尿病人要警惕听力受损!高血糖带来的危害很多,除了为人熟知的五大糖尿病并发症外,还会影响听力。研究发现,糖尿病人听力受损的风险比常人高,糖尿病人应该做好预防。 一、糖尿病患者易发生听力受损: 来自日本的一项新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发生听力受损的可能性是非患者的两倍。发表在最近出版的《临床内分泌与代谢》期刊上的这项研究称,较年轻糖尿病患者出现听力障碍的风险要比年长患
  • 0
    出现这些迹象可能是听力损失了 1-电视机、音频播放器等电子设备声音越调越大 由于听力损失,正常听力合适的音量已经无法满足听力损失患者了,因此往往会不自觉的将电视机、电脑、收音机等电子设备的音量越调越高,等家人提醒或者遭到邻居投诉才察觉到。 2-自己说话的声音不自觉的提高,嗓门大 在与家人、朋友、同事、邻居聊天时,由于自己有听力损失,听到自己的说话声音较小,因此怕对方也听不到,故而提高嗓门说话,而对话者却要忍
  • 0
    噪声场所危害级别为4级,按照国家标准规定,住宅区的噪音,白天不能超过50分贝,夜间应低于45分贝,若超过这个标准,便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城市五类区域的环境噪声最高限值:疗养区、高级别墅区、高级宾馆区,昼间50dB、夜间40dB;以居住、文教机关为主的区域,昼间55dB、夜间45dB;居住、商业、工业混杂区,昼间60dB、夜间50dB;工业区,昼间65dB、夜间55dB;城市中的道路交通干线道路、内河航道、铁 路主、次干线两侧区域,昼间70dB、夜间55dB(
  • 0
    噪声性耳聋是由于听觉长期遭受噪声影响而发生缓慢,进行性的感音性耳聋。早期表现为听觉疲劳,离开噪声环境后可以逐渐恢复,久之则难以恢复,终至感应神经性聋。噪声除对听觉损伤外,还可引起头痛、头昏、失眠、高血压等,影响胃的蠕动和分泌。噪声性耳聋主要症状为进行性听力减退及耳鸣,早期听力损失在四千赫兹处,因此对普通说话声无明显影响,仅在听力检查中发现,以后听力损害逐渐发展,最终普遍下降
  • 0
    噪声对人的健康危害很大,主要表现在: 1.影响睡眠和休息。噪声会影响人的睡眠质量,当睡眠受干扰而不能入睡时,就会出现呼吸急促、神经兴奋等现象。长期下去,就会引起失眠、耳鸣、多梦、疲劳无力、记忆力衰退等。 2.损害人的听力。噪声可以造成人体暂时性和持久性听力损伤。一般来说,85分贝以下的噪声不至于危害听觉,而超过100分贝时,将有近一半的人耳聋。 3.引起人体其他疾病。一些实验表明噪声对人的神经系统、心血管系统都有一定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医者

目录: 疾病治疗

友情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