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10首先解释“尽然而不周”的含义- 在墨家逻辑中,“尽”是指全部、所有的意思。“然”是“是”的意思。“周”是指涵盖所有的情况,没有遗漏。“尽然而不周”意思是某个说法在某些情况下是正确的,但不是涵盖所有情况都正确。 然后分析“苍蝇不叮无缝的蛋”这句话- 从表面看,这句话有一定的合理性。在很多情况下,苍蝇(比喻有不良企图的人或事物)确实会寻找有“缝隙”(比喻存在弱点、漏洞或问题)的“蛋”(比喻对象)。比如,在一
-
2
-
7
-
1属性概念没有实体,如“美丽”,“犯罪行为”。 属性概念都是普遍概念。我的理解是,“美丽”可以指任何事物具有此属性,“犯罪行为”可以指一切犯罪行为,即两词的外延数量都是≥2的。 但是属性概念都是非集合概念,这一点如何理解呢?我的理解里,是否是集合概念,就是考虑对象的单复数。单数即为非集合概念。所以属性概念也属于一种“单数”吗? RT,求解答,真的非常别扭
-
1个体和类别其实是两个概念,正如说四川人喜吃辣,这并不能说所有四川人都喜吃辣,这是把【体同】当成【类同】的的缘故。同样的还有地域黑,例如,说“某个地方的人都没素质”,这里把这个地方的所有人看作一个集合,是对这个类别整体贴上了不好的标签,并不是针对每一个具体的个体。
-
12
-
1
-
1
-
0根据定义,南沙群岛指的是中国南海诸岛中位置最南、岛礁最多、分布最广的一组群岛,由200多个岛、礁、沙洲和暗沙组成。 因此“南沙群岛”肯定是一个集合概念。 但为何“南沙群岛”又是单独概念呢?因为当人们说到南沙群岛,都知道它指的是那一群岛屿,除此之外它不再特指任一岛屿。所以它也是单独概念。
-
0
-
0在《墨经》中,“同”被分成了四类: 1. 重同:指一个实质,但有多个名字。例如,“狗”和“犬”实际上是对同一种动物的不同称呼,这就是重同。 2. 体同:有两种含义。一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即部分同属于整体。比如手、足同属于人的整体;二是在同一整体中的相同部分,比如在一条线段中,不同的线段部分有共同的部分。 3. 合同:指同一个概念之下若干子概念的并列,或者说不同的个体处于共同的环境、条件之下。比如学生和老师都在一间
-
131.概念模糊 - 【名不达类】 “名不达类”从墨学角度理解,“名”是概念,“达类”可表示准确地达到对类别的清晰界定和反映。概念模糊意味着概念无法准确地归类和反映事物的本质特征,符合逻辑误区中概念不清晰的特点。 2.不懂集合概念 - 【体兼混名】 在墨学中,“体”可表示个体,“兼”表示整体或集合。“体兼混名”能够体现出对集合概念和个体概念的混淆,与不懂集合概念的逻辑错误相契合。 3.类比推理生拉硬拽 - 【辟类不当】 “辟”
-
3
-
3
-
2
-
42有十二个金属球,其大小,颜色,外观完全相同。事实上,它们当中的是一个完全相同,但有一个是特别的:它与其他球仅仅在重量上有区别,它比其他球或轻
-
1
-
1
-
1罗技的有效形式掌握了那内容,该如何确保是真实的?有没有大神来解释一下?
-
5
-
5
-
4
-
0嗯,各位大佬们好,本人刚刚接触逻辑学(看的是《有毒的逻辑》这一本书)其中他阐述过一个观点:鼓吹者选取事物的一个方面,并且将它视为宛如仅有的一个方面。比如参与党派竞选的候选人可能只会对提及对手的弱点而完全忽略对手的优势所在,他选取一个复杂的问题,然后将其简化到极致,通常“以要么…要么…”两者择其一的方式呈现该问题,“要么你跟随我那样对大家都好,要么你不跟随我,那样必定会损失惨重。”我有唯一的解决方案
-
1
-
0在下大一新生,在学逻辑学,有些不懂的问题,希望咨询一下前辈
-
23①如果x是哺乳动物 ,那么x有尾巴。 ②如果英国队赢了这场比赛,那么英国队会进入决赛。
-
2
-
3比如说偶数是能够被二整除的数 能够被二整除的数是偶数的内涵 但能够被二整除的数也是偶数 二者能不能算是全同关系 这一点是一直不太理解的 还是说作为内涵的时候就不能这么理解。
-
5
-
10
-
5请问if and only if可以直接理解为“且”吗
-
16略论先验逻辑到思辨逻辑的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研究员 梁志学 关键词:传统逻辑;传统形而上学;科学形而上学;先验逻辑;思辨逻辑;主观
-
17请问刚开始入门看逻辑学,该从哪看起啊,应该先看什么书最好,求推荐(本人大一)
-
5逻辑学其实非常简单清晰明确,现在的逻辑学其实都是误导
-
7
-
3
-
1
-
0
-
2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是全称肯定命题 还是特称肯定命题
-
2学习学术交流v群,内容包括地理学、经济学、统计学、逻辑学、数学、语言学、史学、物化生等一切人文社科和自然科学。欢迎热爱学习者加入!欢迎各行业各专业大佬大神高手加入!
-
6
-
24数学康托尔(Georg Cantor)集合论康托尔著名的对角线证明?看到网上很多所谓的数学爱好者,基层讲师,副教授在反对康托尔的对角线论证,即康托尔关于[0, 1]区间里的元素的个数不是可数的无穷的对角线证明法。虽然这个已经是教科书上的东西了,但是是否数学界到目前为止真的存在争论?如果有那么争论点在哪儿? 附,详见什么杜立智,杨正瓴,沈卫国等的新浪微博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27757& 黄汝广的回答 - 知乎https://www.zh
-
2本人大一,入门逻辑学不太难。想要主要跟我讲解一下pumping lemma还有CF grammar还有CF language。国外英文教材,但内容都差不多。一小时150到200rmb 求求有没有好心人帮忙,也可以适量加价
-
3现实中,我遇到了一个杠精。 甲也就是我在跟乙讨论的途中遭遇比较难解的问题。甲求助于同学丙请他答疑解惑,那乙就问为什么不请教同学丁,甲说:我觉得他不一定会,因为同学乙的学习成绩要比同学丁的学习成绩要高。那乙就说你凭什么认为同学丁不会。 这算不算一种另类的稻草人谬误?
-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