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广门清法师吧
关注: 36 贴子: 233

  • 目录:
  • 个人贴吧
  • 0
    🇨🇳上印下广法师开示: 何为“如来藏为总, 万法为别, 互为总别,互别为别”。 总:就是性具功德、就是普遍性; 别:就是事造功德,就是特殊性、个别性; 普遍只能通过特殊性、个别性而存在,显现,任何特殊性、个别性都是普遍性,普遍和个别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互相依存。普遍与个别非一非二、即一即二,佛法说为不二法门,哲学说为统一体。 印广法师说:有情无情一切万法都从真心本性(性具功德)变现而有,由其所想、所见、所
  • 0
    问:怎样反闻闻自性? 答:我们平时眼睛向外看、耳朵向外听、鼻子向外嗅、舌头往外尝,都是向外攀缘。现在要懂得,我们能够向外攀缘分别的那个东西是什么,这叫「反闻闻自性」。我开口讲话之前,能讲的这个东西在不在?在哪里?心里。有没有任何形相?既然没有,我的这个心跟你的那个心,跟佛心、天心、人心、鬼心能不能分开?这叫反闻。 比如说(示之以气球手套),佛在这里(大拇指),天在这里(食指),我在这里(中指),牛马
  • 0
    中阴身投胎的两种情况楞严经名相概念 卷四169 中阴身投胎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 计划中的投胎,每七天一个小光明期,每两个七天是两个小光明期。按照这个计划来讲,也可能第一个七天就走,也可能第二个七天就走,但是最多不超过第七个七天。 这是计划,也有的是变化打破了这个计划。他可能两天、三天、九天、二十天就走,他不一定逢七。 还有遇到特殊的情况被引诱走了。他正好看到一种境界,好像花花世界一样,一去,好了,钻到草堆
  • 0
    41.问答,我们都是从清净中来,这个清净是否指佛性呢?如是,那么因一念无明沦落为众生,而后修行成佛又回到那个清净的源,会不会又一念无明又成众生呢?如说不会,那么此本源和彼本源是不是一个?如是,都皆清净本源,前者为何有无明呢? 答:打两个比方。第一,你把手伸到火里一烫,还敢不敢再往火里去了?(众答,不会)。第二,你的种子下地以后变成了植物,开花结果,种子就是原来的佛,植物是众生,当植物再结出种子的时候,
  • 0
    分享贴子
    如来藏 11-29
  • 0
    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 这里特别引起我们注意的是「汝身汝心」。 因为我们这个「心」已经有所执著了,变成了物,执著有个我,就带有我执、法执之义。 所以这里的「心」跟这个「妙心」,用分别法说,是二——「妙心」是「如」,我们的妄想心是「来」;用究竟法说,都是一个妙心,它可以变现出万法万相
  • 0
    离一切相,即一切法 [lbk]玫瑰[rbk][lbk]玫瑰[rbk][lbk]玫瑰[rbk][lbk]玫瑰[rbk] 首先打官腔,按照别教、通教的分别法,把「如」说为我们的本来面目,把「来」说为我们的假面具。在诸佛菩萨、天人大众乃至虚空世界、山河大地、风云雨雾出现之前,我们真心本来面目就是一个灵体,这个灵体无形无相,什么都没有;他什么都没有,而又灵明不昧,他就知道自己可以现天、现人、现鬼、现畜生、现佛、现菩萨、现风、现雨。这个法在第四卷会作详细开示,这
  • 0
    🌅印广法师劝导语🌅 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万法,天人鬼畜,日月星辰,山河大地,树木花草,泥巴瓦块,有情物和无情物,都是一真之人一念心所变现,都是我们自己,都是佛。等量代换:没有哪一个不是哪一个,没有哪几个不是哪几个,大光明中谁不是谁?都是一个本体而已。把这个道理刻骨铭心的搞明白了,别人再劝你去杀生,也许你都不会干了,因为你明白了真理,懂得了因果报应的循环。 所以,希望大家能够用心听闻学习开悟的《楞严经
  • 1
    佛法是讲真,不是讲善,不是讲恶,但是真已经包含善和恶。它圆融一切的万法,归于当人当下一念。 简单说来:过去、现在、未来无量的时间,东南西北、上下十方无量的空间,上至诸佛菩萨,下至天人鬼畜,旁及山河大地、风云雨雾、树木花草等一切的有情、无情万法,我们耳闻、目睹、身受,包括打妄想想像到的这一切的一切,你以为有多少人啊? 就是一个人,就是一个念,叫「一真之人」。 一个念可以变化出无量的万法。如人在梦,梦中境
    fazh900 11-24
  • 1
    答:真空本来就是虚空,虚空本来就是真空。只是因为我们迷惑颠倒,不知道而已。真空就是妙有,妙有就是真空。茶杯就是佛,佛就是苹果,苹果就是大米,大米就是张居士,张居士就是李和尚,没有哪一样不是哪一样。每个人当下就是虚空,当下就是真空,明白了吗?当下就是,只看你懂不懂。懂也是你变的,即使不懂,也是你变的。 看我的手掌,变成拳头的时候它是不是当下就是手掌啊?非要变成手掌才是手掌吗?它变也是手掌,不变也是手
    fazh900 11-22
  • 0
    一切众生,从无始来,种种颠倒:佛讲众生可怜呐!他本来跟佛同样具足如来德性,无量智慧德能在圣不加一分一毫,在凡不损一分一厘,可是凡夫就是因为迷惑颠倒不能证得。「种种颠倒」,后面讲到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概括说为「种种颠倒」——心颠倒想、口颠倒说、身颠倒行。业种自然:起一个心,动一个念,讲一句话,永远永远都不会消失,会作为阿赖耶识的种子永恒地保存。你就是成了佛也不能消灭,叫「业种自然」。现在讲
  • 0
    楞严经[lbk]合十[rbk][lbk]玫瑰[rbk][lbk]福[rbk]如来十号第三「正遍知」可以分说为「正知」与「遍知」。「正知」知道万法都是一个念、都是一个心,在佛法里叫「总相智」。阿罗汉证得人我空的总相智;通教菩萨证得人我空、法我空的总相智。「遍知」叫「道种智」知道万法的来龙去脉,也叫「差别智」。总相智、一切智,一般地是从总体上、全局上、根本上、战略上来对这个世间万法的观照、认知;差别智、道种智带有方法论,从具体、个别、局部、
  • 0
    般人把肉团身当成自己,把心当成另一个东西,再把一心三藏当成第三个东西。这是迷惑颠倒。把肉身当成自己,这是认物为己,把万物万法当作别人,这是认己为物。 一心三藏就是告诉您,身心是不二的,真心是借助我们的无明之缘变现万法之相,当您知道万法都是一个自己的时候,肉身也是自己。 您就是心,心就是您,《楞严经》里讲的七处征心、十番显见就是让我们明白什么是我们的心,我们的心在哪里。我们的心是离一切相的当下即一切法
  • 0
    印广门清法师开示转识成智 一、转眼、耳、鼻、舌、身等前五识(一念直觉)为成所作智。(不用六识思维而当下见真:见闻皆我!)二、转第六识(妄想分别)为妙观察智。(万法由一念变化而已)三、转第七识(我执)为平等性智。(没有哪一法不是哪一法。)四、转第八识(真妄和合)为大圆镜智。(非真非妄,非和非合;即真即妄,即和即合。)
  • 0
    我们耳闻、目睹、身受山河大地、日月星辰、风云雨雾、黄金、人民币、牛屎、狗粪、臭虫,更不用说天人鬼畜,都是一个心,都是一个念,都是佛。你明白了,这叫见佛,这叫明心见性。外道把开天眼、开天耳叫作明心见性,就是向往那个天堂的庄严,鄙弃那个臭垃圾堆,这是走火入魔。垃圾堆是谁啊?尽虚空遍法界就是当人当下一个念!而圆顿大教的明心见性,就在当人当下这一念!你是不是明白这一切万法都是一念变现的?有道无道,自己知道
    我本高山 11-14
  • 0
    《心经》是从理论上,从性上,高度概括《法华经》《楞严经》;《阿弥陀经》是从相上来高度概括《法华经》《楞严经》。但是在解释《心经》和《阿弥陀经》的时候,都必须从性相不二这两方面展开。有些法师把《心经》仅仅解释成禅宗的见空性,把它判为初住位的菩萨;或者高一点的层次呢,判为初地位——这是不对的,《心经》是圆满如来果位的境界。也有些法师把《阿弥陀经》讲成了藏教菩萨的着相修行。这是对两部经典的曲解啊!
    我本高山 11-13
  • 0
    🌷上印下广法师开示:你懂得什么,你当下即是什么 我们能够遇到《法华经》,能够读懂《法华经》,能够弘扬、流通、受持《法华经》,这种力量当下就是普贤神力。懂得观世音菩萨,你就是观世音菩萨;懂得阿弥陀佛,你就是阿弥陀佛;懂得普贤行,你就是普贤行。这是我们真心本来面 目的特征。你看什么、听什么、信什么,你当下即是什么。
  • 0
    《阿弥陀经》讲,「已发愿已往生,今发愿今往生,当发愿当往生。」《阿弥陀经》大家很熟是不是?《阿弥陀经》有没有讲,「已发愿者,经过十年念佛、八年拜佛、三年拜忏,今往生;今发愿者,经过三年拜忏、十年行善、五年断恶,当往生;当发愿者,经过三年持咒、四年坐禅、五年朝山,当、当、当、当往生」有没有这样说法呀? 所以我们现在讲念佛,什么信、愿、行,这是节外生枝,这是无聊,曲解《阿弥陀经》。你如果是讲「张三说阿
    我本高山 11-10
  • 0
    🌴那么到了佛呢,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菩萨是分真即佛。我们平常所讲听经闻法当下成佛,是指成分真即佛。注意,这个分真即佛不是天台宗的分真即佛,不要混为一谈——我们将圆满佛比喻为100分,分真即佛比喻为60分,70分,其实就是明心见性的菩萨。他最低保障线是不落三恶道,或者不落六道轮回。其实按照佛来定位,凡是真正明白「如来藏」道理的人,都是七住位,乃至七地位以上的菩萨,这不用怀疑。 ——印广门清法师 《般若心经讲记
  • 0
    大病、小病乃至绝症,对一个明心见性的人而言,你可以主宰,你叫它变就能变,你不叫它变它也变了,因为你心量扩大了,心里亮了,它好也好,不好也得好。我们要明白这个道理。更何况,我们前面讲的,这个心力一变,它的质量是不是变了?我们知道万法都是我,质量是不是变了?那我们想得很远很远,它的数量是不是变了?那我们在来世,到底是这个人皮,还是天皮,还是菩萨皮,还是牛皮、狗皮,是不是决定在我们怎样用这个心?
  • 0
    [lbk]爱心[rbk]印广门清开示:【佛菩萨?王八蛋?喻】 现在大部分修行人都很著相,认为佛菩萨应该是盘腿端坐在莲花台上,相好庄严,美妙无比,自己也跟着盘腿打坐,修得兢兢业业。 打个比方,如果你恭维他们:哎呀,您面相生得可真庄严,跟佛菩萨似的。大概99%的人会高兴地说:谢谢!谢谢!如果你说:哎呀,你怎么长得像个乌龟王八蛋啊?你可得小心了,说不定一口口水就吐过来。其实,佛法不就是告诉我们“万法都是当人当念”这个道理吗
  • 0
    大家明白这个人体与整个宇宙的关系吗?我们每一个人都是一个最精密、最完整的宇宙仪器。我们来想一想,这个自然界的水火之难,干旱、洪水、地震,是不是都是我们的心在变化的?地震、地震,无非是众生的不平等心,在干扰地球的运行;众生的贪心、嗔恨心,才发生干旱和水涝。所以越往后,人类的灾难会越来越大。我们凭如来藏的道理,我们就清清楚楚、明明白白预见到世界的未来。现在南方正在发大水,就是因为末法时代人心浮躁。大家
  • 0
    汝元不知,如来藏中,性识明知,觉明真识:如果按照前面的语言格式,应该是「性识真空,性空真识」。「性识真空」,识大是一种事造功德,它的本质就是我们的真心,就是空如来藏。注意,这是用次第三藏来帮助我们悟一心三藏。它是我们一念变出来的,虽然带妄,妄当下是不是我们的真心?这个带妄的意识心就是那个纯真的真如本性,是不是一下悟到一心三藏?真假不二,即相即性。「性空真识」,无形无相的真如本性当下就是那个带妄的意
  • 0
    本头不失,狂怖妄出,曾无变易,何藉因缘?本狂自然,本有狂怖,未狂之际,狂何所潜?不狂自然,头本无妄,何为狂走?若悟本头,识知狂走,因缘自然,俱为戏论。本头不失,狂怖妄出:在事实上来讲啊,这个头本来就没有失去,本来就是好好的,是由于他发的这种狂病。这个狂病呢,注意,要从一心三藏的道理来观照。我们头疼脑热、感冒伤风、泻肚子这些病,是不是本来面目啊?一切万法都是我们的自心本性,它都是随着一定的因缘变现而
  • 0
    「随众生心,应所知量」,无非涉及到两个问题,一个是质量问题,一个是数量问题。这就与我们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辩证唯物主义的规律、质量数量互变规律相一致。所谓质量,就是看我们这个心,你一天到晚是想着为人民服务,还是想着为自己谋私?你一天到晚想的是行善,还是行恶?你想的是成佛、成菩萨,还是要做大官、发大财?这是讲质量。是善,还是恶,还是不善不恶?还是讲真?还是讲妄?这就涉及到我们的质量。 所以「随众生
  • 0
    [lbk]合十[rbk]一心三藏修行次第       一、明白并深信一心三藏之理,无修无证,当下解脱,当下了生死,即成菩萨位,亦即分真即佛。此为基础法门、低级法门,解决世界观问题,属质变。  二、要成圆满、究竟佛果,尚须依六度万行,无量法门,破除习气,进修定力,增上品位。此为高级法门,解决方法论问题,属量变。   三、明理之人,若不破除习气,亦能往生。但品位不高,来世受报(在人、天道受报后仍回佛土或再次愿身再来秽土
  • 0
    天上天下,古今中外,99.999%的人都在盲修瞎练,冤枉受苦,还自以为是。诸佛出世最后都是讲不用修不要证,叫一念顿超,片言即证,几句话就证果了。我们讲《法华经》,讲《楞严经》,就是讲阿弥陀佛,就是帮助人家念阿弥陀佛,我们就是修阿弥陀佛的。但是你不懂阿弥陀佛,你念了没有用,佛在《楞严经》是不是这么讲的?讲大势至菩萨念佛怎么能成就啊?读过《楞严经》这段话的人举手。文殊菩萨批评大势至,「你这个念佛法门怎么成就啊
  • 0
    王阳明是明代人,他在五十岁的时候,已经是名满天下的大学问家,又是统兵讨贼的大帅。他在镇江时,有一天去金山寺游玩。一路走来,觉得寺中的景物很熟悉、很亲切,一草一木都似曾相识。他走到一间禅房前,房门紧锁,十分陈旧,门上还贴着封条。王阳明左看看右看看,感觉自己好像住过,就请知事和尚开门进去看看。知事和尚连忙解释说:「这间禅房是我们一位老祖师五十年前圆寂的地方,里面供奉着他的肉身舍利。他老人家遗嘱交待不能
    我本高山 10-26
  • 1
    所以讲到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还要解释吗?我们的底线就是以法为师,明白了吗?离开了这个法,你不要谈。中国人不爱中国,你就不是中国人,你就是卖国贼,你是汉奸,你是叛徒。修行人不学《法华》《楞严》如来藏,你就不是佛弟子,讲得好听一点,你是门内外道。但是修行人他不可能做坏事的,门内外道他也行善积德,他能得人天福报。但是人天福报三世冤,今生修来世就有,来世你可能当国王、总统,都有可能。那秦桧前世就是雁荡山的和
    fazh900 11-4
  • 0
    【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楞严经名相概念 卷四144 【性觉必明】「性觉」本来就是明;「必明」,你一定要加上一个「明」而我们的心本来就是明的。如果你非要讲 眼睛看才能明,外面有亮才能明,那么你这个「性觉」来讲,「妄为明觉」这里「明觉」就是无明;「妄为」这个无明当下是不是就是我们的真心呐?但真心这个时候已经带妄,叫「带妄显真」。始终要明白,真明、无明都是一个念。乃至有形有相的万法 都是我们一个念,它是随缘而变
  • 0
    极乐世界真在西方吗?佛告诉你真相! 佛坐在草座上盘腿打坐,舍利弗这样一问,佛就把腿放下来,一只脚按着大地,叫他看。 这时候,他看到的大地是琉璃世界,佛陀的座位是金刚宝座,佛的身相不是三十二相八十种好,而是“身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 佛说:“这才是我的世界,你们所看到浊秽不堪的国度,那是众生业力所现。” 众弟子看过之后,佛把脚收起来一盘坐,琉璃世界没有了,又恢复到原来样子。 舍利弗这才明白,原来报土跟化
    如来藏 11-3
  • 0
    【有相之女】 有相之女:这个跟前面求男一样。你前面看修到什么程度,求男是「融形复闻,不动道场」。「融形复闻」,证到阿罗汉,证到菩萨了,谁还求什么男?求什么女?修到「六根圆通,明照无二」,你还求女干什么?是不是找罪受啊?所以千万不要以为这是求个儿子、求个女儿。但是你真想要求儿子、求女儿,也照样能求到。 承顺十方微尘如来秘密法门:所以明心见性的人,他知道万法都是我。不是秘密法门,十方佛都是我。他自然能包
  • 0
    你说你是你爸爸妈妈生的吗?我说你爸爸妈妈还是你生的呢。到最后都还是方便说,谁生的?自己生自己!爸爸妈妈仅仅是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的一个工具而已,我们借他们的缘分过来的,我们都是自己成就自己的生命。就跟你们今天坐公交车来到这里,公交车是你们的工具,你能不能讲我就是公交车生下来的?能不能讲啊?公交车就是你们的父母,就是你的缘分。所以这叫爆炸式的思维、颠覆性的否定。
  • 0
    明白道理了就了生脱死,这叫无修无证。你修了吗?你也没有打坐,也没有念佛,没有做什么事情。你不就把耳朵带了了嘛?!耳朵在那里修了吗?你耳朵听我讲经也是听,不听我讲经也还要听别的。分真即佛就是无修无证,然后在此基础上,有修有证,礼佛、拜佛、修禅、持戒,或者继续修行一心三藏,只管观照,最后就圆满了。 总的来讲,就是修心,增强自己的定力!宇宙万法都可以修,也可以什么都不修;看上去什么都不修,他遇到境界就能
  • 0
    在佛前我们都知道供一杯水、供一碗水。供水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要供水?有的人就讲,供水是我们恭敬心,佛要喝水。佛要喝你的水吗?那个碗里的水,竖着放,水是平的对不对呀?斜着放,水平不平啊?碗不平,水平不平啊?平。碗不平,水也是平的。这就是告诉我们天地万法都是平等的。过去现在未来、天上天下,没有一个人能够侥幸占便宜,也没有一个人能冤枉吃亏,所以你今世爬得越高,来世跌得越低、越深。
  • 0
    学佛的人首先要明心。心是个什么东西?从哲学科学的角度,明白天地万法来龙去脉、相互关系、变化规律。把这个道理搞明白了,其他各种各样的心自然而然油然而生。生起更好,慈悲心、平等心、众生心,你往生的品位就很高,上品上生。生不起来也没有关系,不影响你往生,但是品位不高,可能是中品中生,或者下品下生。轻重主次要搞清楚。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