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龟年吧
关注: 18 贴子: 120

  • 目录:
  • 中国古代史
  • 3
    王昌龄 (698— 756),字少伯,山西太原人。盛唐著名边塞诗人,后人誉为“七绝圣手”。早年贫贱,困于农耕,年近不惑,始中进士。初任秘书省校书郎,
  • 0
    乐户是中国历史上以音乐歌舞专业活动为业的贱民。他们来源于罪犯的家属,也有部分原为良人。乐户制度作为历代统治者惩罚罪犯和政敌的一项手段从北魏一直延续至清,直至雍正皇帝即位后才将乐户的贱籍制度加以削除。这是因为雍正皇帝要借此移风易俗、加强满汉关系、巩固统治基础,同时除豁乐户贱籍也是他整个革新措施的一个组成部分。但是乐户在除豁之后并没有立即享有良民的权利和地位。因为在中国这样一个礼乐社会中,由于雍正的除
  • 0
    祖孝孙(Zu Xiaosun),中国隋唐间乐律学家。河北范阳祖氏家族律历算数学的传人之一。 隋初开皇(581~600)年间任协律郎,参定雅乐,曾奉命向陈山阳太守毛爽学习“京房律法”,亦曾建言用“三百六十律”,未被采纳。入唐后,历任著作郎、吏部郎、太常少卿等职。 武德九年(626)唐高祖“诏太常少卿祖孝孙,协律郎窦等定乐”,至贞观二年(628)乐成。按隋代宫廷中钟乐的十二律,“其五钟设而不击,谓之哑钟”。经祖氏家学的律学理论与张文收的“耳决之
  • 0
    唐令则(?~600),北周和隋朝文士、音乐家,北海平寿(治今潍城南)人。 唐谨之子。他承家学,雅好文章,词多艳丽,能解音律。初仕北周,曾充使节聘于陈,大展其文才口辩。大象中,官至乐部下大夫。入隋,为太子左庶子,与皇太子杨勇宴游戏狎,以其才艺得宠于皇太子。后杨勇废,他亦被诛。
  • 0
    苏夔(生卒年不详),字伯尼,京兆武功(治所今陕西武功县西南)人,隋邳国公苏威之子。自幼聪敏,很有口才,8岁能诵诗书,擅长骑射。13岁时,曾随其父苏威至尚书省,与安德王杨雄比赛驰射,赌得杨雄骏马。14岁时,与众儒辩论,口齿伶俐,深得赞赏。成年后,博览群书,尤其对钟律很有研究。杨素对他的才华十分赏识,常戏弄其父苏威说:“杨素无儿,苏夔无父。” 后来在同沛国公郑译、国子博士何妥商定宫廷乐礼之事上发生争执,各持己
    赵国之声 11-28
  • 0
    中国古代有十大音乐家之说,即指下列十个著名的音乐家:伯牙、师旷、李延年、嵇康、苏低婆、万宝常、李隆基、李龟年、姜夔、朱载堉。   1、伯牙:春秋时代的琴师。《荀子?劝学》有“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之说,可见他的琴艺之高超。相传代表作品有《水仙操》、《高山流水》。   2、师旷:春秋时期晋国的乐师。双目失明,但他的听觉敏锐,辨别音律十分准确。他的代表作品有《白雪》、《玄默》。   3、李延年:汉代宫廷音乐家
    赵国之声 11-28
  • 0
    《安国乐》--今乌兹别克布哈拉一带的乐舞。《疏勒乐》--传自今新疆喀什一带。《康国乐》--古康国,在今乌兹别克撒马尔罕。《高昌乐》--今新疆吐鲁番一带的乐舞。 安国故地在今苏联乌兹别克共和国布哈拉一带。 2历史沿革 安国[1],汉时安息国也。王姓昭武氏,与康国王同族,字设力登。妻,康国王女也。都在那密水南,城有五重,环以流水。宫殿皆为平头。王坐金驼座,高七八尺。每听政,与妻相对,大臣三人评理国事。风俗同于康国。唯妻其
    zhaoguo6 10-30
  • 4
    康国乐————《康国》在今中亚乌兹别克一带,《旧唐书·音乐志》载周武帝天和三年(568年)娶突厥女子为后“于是龟兹、安国、康国之乐大聚长安”。 《胡旋舞》是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盛行于长安等地的健舞,传自西域康国等地。向达先生依据日本学者石田干之助的考证,认为《胡旋舞》是在开元、天宝年间传入中国的。但从《胡旋舞》与《康国乐》的关系来看,《胡旋舞》传入中国的时间至迟应在北周武帝时。虽然有人依据发现于陕西紫阳县铸有
    zhaoguo6 10-30
  • 3
    杨玉环(719年-756年),字太真,祖籍蒲州永乐(今山西永济),生于蜀郡成都(今四川成都)。她先为寿王李瑁的王妃,后为公爹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天宝十五载(756)六月十四日,随李隆基流亡蜀中,途经马嵬驿,禁军哗变,37岁的杨贵妃被缢死,香消玉散。杨贵妃天生丽质,为唐代第一美女,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其中“羞花”,说的就是杨贵妃。 父亲杨玄琰 齐国公母亲武氏 齐国夫人叔父杨玄璬 杨玄珪
    zhaoguo6 10-14
  • 0
    隋唐时期,由于西域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乐器数量骤增。特别是鼓类乐器,这可能是由于歌舞音乐的发展所致。打击乐器有铜钹、拍板、节鼓、杖鼓、腰鼓、羽葆鼓、棡鼓、桴鼓、齐鼓、担鼓、羯鼓、都昙鼓、毛员鼓、答腊鼓、鸡娄鼓等三十多种;弦乐器有独弦琴、三弦、匏琴、轧筝、风首箜篌、五弦琵琶、奚琴等二十多种;吹管乐器有幢箫、义嘴笛、叉手笛、太平管、桃皮荜篥等二十多种。这一时期在乐器上的重要变化是出现了拉弦乐器轧筝和奚琴
    zhaoguo6 10-10
  • 0
    zhaoguo6 2013-10
    匏琴。隋炀帝时由扶南传入。我国唐时邻国骠国 ( 缅甸伊洛瓦底江流域)亦有这种琴,是京族特有的民族乐器。《新唐书·南蛮传下·骠》:“有大匏琴二,覆以半匏,皆彩画之,上加铜瓯。以竹为琴,作虺文横其上,长三尺馀,头曲如拱,长二寸,以绦系腹,穿瓯及匏本,可受二升。”参阅《文献通考·乐十》。它结构简单,但音色优美,音调丰富,曲音清雅,多有变化,演奏之时,如惊涛拍岸,如百鸟朝阳,如高山流水,深受京族群众的喜受。独弦琴
    zhaoguo6 10-10
  • 0
    zhaoguo6 2013-10
    杖鼓,又称长鼓。朝鲜族混合击膜鸣乐器。朝鲜语称卜。历史悠久、构造独特、音色柔和,常用于歌舞伴奏和器乐合奏,是深受朝鲜族人民喜爱的民间乐器。流行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等省区,尤以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为最。 杖鼓源于印度,公元4世纪时传入我国中原,后又东传高丽。在敦煌北魏壁画和云冈石窟北魏浮雕中,都能见到早期杖鼓的舞乐图像。隋唐时期,中原又称杖鼓为都昙鼓、毛员鼓和腰鼓。《旧唐书 ·音乐志》(卷
    zhaoguo6 10-10
  • 0
    zhaoguo6 2013-10
    拍板,中国碰奏体鸣乐器。又称檀板、绰板,简称板。用于戏曲、曲艺和器乐合奏。古时由西北传入中原。 拍板唐代用于散乐.闽南文化南音中,拍板也是一种重要的乐器。南音拍板,由五块板组成。用荔木制作,板长约26厘米。中间三块板平整,外侧两块板稍长稍厚,一面平整,一面削成半圆形。上端用绳穿系在一起。 演奏时,双手持拍板,三块握在左手,两块握在右手,互相撞击发音。 传世拍板有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六联拍板(图清代留联拍板),用
    zhaoguo6 10-10
  • 0
    zhaoguo6 2013-09
    箫与鼓。泛指乐奏。 南朝 梁 江淹 《别赋》:“琴羽张兮箫鼓陈, 燕 赵 歌兮伤美人。” 宋 张孝祥 《水调歌头·桂林集句》词:“家种黄柑丹荔,户拾明珠翠羽,箫鼓夜沉沉。” 明 王玉峰 《焚香记·赴任》:“楼船箫鼓交龙旆,想赴京时半肩行李,从今一洗当年耻。” 清 昭连 《啸亭续录·端午龙舟》:“ 乾隆 初,上於端午日,命内侍习竞渡於 福海 中,皆画船箫鼓,飞龙鷁首,络绎於鲸波怒浪之间。”亦指军乐。 唐 李白 《发白马》诗:“将军
    zhaoguo6 9-28
  • 0
    乐府歌曲名。汉张骞通使西域,得《摩诃兜勒》一曲,李延年更造新曲二十八解,作为军中乐,马上演奏。原为乘舆的武乐,东汉以给边地将军。魏晋以后,二十八解已亡。现存歌词,均系魏晋以后文人作品。参阅晋崔豹《古今注·音乐》、《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一·横吹曲题解》。
    zhaoguo6 9-28
  • 0
    zhaoguo6 2013-09
    (1).乐器名。即横笛。又名短箫。 唐 王维 《送宇文三赴河西充行军司马》诗:“横吹杂繁笳,边风卷塞沙。” 宋 王安石 《和农具诗十五首·牧笛》:“芊绵杳霭间,落日一横吹。” 清 陈维崧 《菩萨蛮·江行》词:“回首望台城,依稀横吹声。”参见“ 横笛 ”。参阅《文献通考·乐考十一》。 (2).乐府曲名,用于军中。《辽史·乐志》:“横吹亦军乐,与鼓吹分部而同用,皆属鼓吹令。”参见“ 横吹曲 ”。 (3).指演奏横吹乐的乐队。《南史·垣护之
    zhaoguo6 9-28
  • 0
    张文收,张文琮从父弟,贝州武城人。隋内史舍人张虔威子也。尤善音律,尝览萧吉《乐谱》,以为未甚详悉,更博采群言及历代沿革,裁竹为十二律吹之,备尽旋宫之义。时太宗将创制礼乐,召文收于太常,令与少卿祖孝孙参定雅乐。太乐有古钟十二,近代惟用其七,余有五,俗号哑钟,莫能通者。文收吹律调之,声皆响彻,时人咸服其妙。寻授协律郎。十一年,文收表请厘正太乐,上谓侍臣曰:“乐本缘人,人和则乐和。至如隋炀帝末年,天下丧
    zhaoguo6 9-27
  • 0
    祖孝孙(Zu Xiaosun),中国隋唐间乐律学家。河北范阳祖氏家族律历算数学的传人之一。隋初开皇(581~600)年间任协律郎,参定雅乐,曾奉命向陈山阳太守毛爽学习“京房律法”,亦曾建言用“三百六十律”,未被采纳。入唐后,历任著作郎、吏部郎、太常少卿等职。武德九年(626)唐高祖“诏太常少卿祖孝孙,协律郎窦等定乐”,至贞观二年(628)乐成。按隋代宫廷中钟乐的十二律,“其五钟设而不击,谓之哑钟”。经祖氏家学的律学理论与张文收的“耳决之明
    zhaoguo6 9-27
  • 0
    zhaoguo6 2013-09
    钟仪,春秋时楚人,是有史书记载的最早的古琴演奏家,世代都是宫廷琴师。春秋楚、郑交战的时候,楚国钟仪被郑国俘虏,献给了晋国。 鲁成公九年(约公元前581年)晋景公到军中视察,见到钟仪,晋景公问:“那个被绑着、戴着楚国帽子的人是谁?”军府的主管说:“是郑国献给您的楚国俘虏。”晋侯让人把他放出来,召见并且慰问他。钟仪行再拜之礼,叩头。晋侯问他家世代所作的官职,他回答说:“是伶人。”景公就命令手下给他一张琴,钟仪弹奏
    zhaoguo6 9-26
  • 0
    zhaoguo6 2013-09
    师襄,春秋时鲁国的乐官。擅击磬,也称击磬襄。也有一说是卫国乐官,亦称师襄子。孔子的老师之一,孔子曾向他学习弹琴。 《史记》里说他“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师文曾从他学琴,《史记.孔子世家》、《韩诗外传》也都说孔子曾从他学琴。 “孔子学琴于师襄子”说起《孔子家语》:孔子学琴于师襄子,襄子曰:“吾虽以击磬为官,然能于琴。今子琴己习,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己习其数,可以益矣。”孔
    zhaoguo6 9-26
  • 0
    zhaoguo6 2013-09
    偃师,人名,周穆王时人。 原文 周穆王西巡狩,越昆仑,不至弇山①。反还,未及中国,道有献工人名偃师②。穆王荐之,问曰:“若有何能?”偃师曰:“臣唯命所试。然臣已有所造,愿王先观之。”穆王曰:“日以俱来,吾与若俱观之。”翌日偃师谒见王。王荐之,曰:“若与偕来者何人邪?”对曰:“臣之所造能倡③者。”穆王惊视之,趋步俯仰,信人④也。巧夫!领⑤其颅,则歌合律;捧其手,则舞应节。千变万化,惟意所适。王以为实人
    zhaoguo6 9-25
  • 0
    zhaoguo6 2013-09
    成连:春秋时一位有名的琴师,伯牙之师。伯牙从其学琴,三年而成。其于精神情志方面对伯牙进行点拔,伯牙遂为天下妙手。《乐府解题》记载有伯牙学琴的故事:伯牙学琴于成连先生,三年不成,至于精神寂寞,情之专一,尚未能也。成连云:“吾师方子春今在东海中,能移人情。”乃与伯牙俱往。至蓬莱山,留宿伯牙曰:“子居习之,吾将迎师。”划船而去,旬日不返。伯牙近望无人,但闻海水洞滑崩澌之声,山林寂 寞,群鸟悲号,怆然而叹
    zhaoguo6 9-25
  • 1
    zhaoguo6 2013-09
    薛谭:古代传说人物。战国时秦国人,善歌。薛谭师从著名歌唱家秦青学习技艺,薛谭非常聪明、好学,嗓音又格外甜美嘹亮。“响遏行云”的典故就源于此。
  • 1
    zhaoguo6 2013-09
    古代传说人物,战国时秦国人善歌以教歌为业。 据《列子·汤问》记载秦青曾收薛谭为徒。薛谭未尽得其艺欲辞归。秦青送行至郊外别时引吭高歌声震林木响
  • 1
    zhaoguo6 2013-09
    绵驹,春秋时高唐人,有史记载的第一位国家级歌星。他弟子众多,形成浩大的民歌队伍,对古代民间歌舞发展有举足轻重的作用,部分传唱作品被孔子收入《
  • 1
    zhaoguo6 2013-09
    春秋时卫国人,善讴。居于淇 ,而河西之人化之,亦善讴。另有《封神演义》同名人物。相传王豹是古时“十二音神”之一,有“韵吟王豹”之美誉,在音神
  • 0
    《柘枝舞》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著名「健舞」。来自西域的石国,石国又名柘枝,唐卢肇《湖南观双柘枝舞赋》中,有「古也郅支之伎,今也柘枝之名」句。郅
  • 0
    人物简介 罗公远(618-758),唐代道士。又名思远。彭州九陇山(今四川彭县)人,一说鄂州(今湖北武昌)人。筑室修炼于漓元治中,常往来青城、罗川
  • 0
    zhaoguo6 2013-09
    师乙,先秦时鲁国乐师。《礼记·乐记》载:他与子贡探讨乐理,认为不同类型的歌适宜于不同个性的人演唱,“宽而静柔而正者宜歌《颂》,广大而静疏达而
    zhaoguo6 9-24
  • 0
    觱篥,又称觱栗[the Tartar pipe] 。汉朝古代的一种管乐器,形似喇叭,以芦苇作嘴,以竹做管。吹出的声音悲凄,羌人所吹,用以惊中国马。客驰下,吹觱篥
  • 0
    沉香亭畔谱华章 李龟年是才华横溢的艺术全才。他神于审音辨律,精于谱乐度曲,擅长觱篥、箫笛、琵琶等多种器乐,亦能表演滑稽戏,而他的歌唱艺术在当
  • 0
    李龟年,以出类拔萃的音乐天才,活动于唐代开元、天宝年间的社会大舞台。李隆基和杨玉环的风流艳史,载有他的行踪;诗仙李白的冠世华章,伴有他的倩影
  • 0
    zhaoguo6 2013-09
    董大(董庭兰)(约695-765):盛唐开元、天宝时期的著名琴师,陇西人。 是开元天宝年间的著名音乐家。他少年时并不肯读书,到处游荡,甚至做了乞丐,
    zhaoguo6 9-9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中国古代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