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黄冻吧
关注: 53 贴子: 171

  • 目录:
  • 个人贴吧
  • 6
    看了很多帖子,田黄冻,田黄石,今天我发下自己收藏的田黄冻和田黄石,请大家参考比对
  • 0
    清代.邓《石如》款,寿山鸡油黄田黄冻把件190克
  • 0
    清末民初寿山顶级白田冻,薄意雕(已绝迹)找个有缘的小土豪就嫁了,非诚勿扰
  • 2
    我这个是田黄吗
  • 2
    寿山石歌   无诸城北山寺幽,蓉峰秀削传炎洲。地脉凑聚山气结,其间产石如产镠。等差估两计以值,籀画斯篆穷雕锼。客游闽峤羁,深岩拟博采。冯公弹铗出无车,冥搜步未探章亥。有客遗我石六方,重之奚啻珠百琲。模山范水镂奇形,龟纽螭文蟠异彩。最上艾叶绿,其次瓜瓤红。蝶粉鹧鸪斑,品第从同同。我闻岳渎有神灵,第一产士扬王庭。宝货亦足裕家国,职方贯利劳丁宁。最下之产乃玩物,坐令地骨遭天刑。南海采珠人,于阗捞玉客,歙
  • 0
    温哥华玉 12-20
  • 0
    我的田黄冻佛像把件,87.3克
  • 2
    血丝之说,是玩染色赝品的人发明的理论,不足信。
  • 4
    很久后的一天,在当地的古玩市场上和几个人聊天,老远看到阜老太走过来,她明显憔悴苍老了许多,当她走近了,我喊了声“阜姨”和她打招呼,她漠然地看了我一眼,没有停顿一下就走过去了,愕然的看着那羸弱.消瘦的背影,说不出是什么感受。从那以后再也没见到阜老太,后来遇见一位阜老太所在社团的阿姨,才得知阜老太去了她在外地的女儿家了,并告诉我阜老太因那件事受了很大刺激,经常抱怨甚至责骂那几个“搞收藏的老家伙”,说是
  • 3
    田黄自发现开始就珍贵难得,不会有劣工雕田黄,只要发现工艺不对,就可以否定了
  • 6
    就像翡翠最珍贵的是帝王绿一样,田黄最珍贵的一定是正黄色,色浓质嫩
  • 1
    田黄无需油养,因为真田黄是不吃油的
  • 1
    静静欣赏这枚田黄石方章,会被印材的自然之美所打动,更会被其“大美至简”的形制所吸引。如此大材的田黄石平钮方章,存世稀罕,极为珍贵。印章光洁素雅,天然去雕饰,黄中透纹,均匀纯净,品质完美。可以推测,制此方章所用的田黄原石之硕大,方可切割出这样一枚颜色均匀,灵透无瑕的方章。 用手抚摸其质地,即可感受到它的温润,若少女之肌肤,极具妩媚亲近感。把玩摩挲间,凝腻如脂,恍若软玉在握。外表一层自然的包浆,颜色略
  • 0
    冻透润泽,质感细腻凝润,萝卜丝纹清晰绵密,通体呈黄金黄色,浓郁纯正,外裹一层明显的包浆,幽然古朴,发出灿灿葆光,是田黄石中的极品。
  • 0
    在关于视知觉的理论研究上,色彩的表象究竟如何,不仅取决于时间与空间位置与关系,而且还要取决于它准确的色彩,以及它的亮度和饱和度。歌德曾经指出:“一切色彩都位于黄色蓝色这两极之间,歌德还把色彩划分为积极的(或主动的)色彩(如黄、红黄(橙)、黄红(铅丹、朱红)……”。黄色就属积极的、主动的色彩。 黄色在可见光谱中,波长居中。但从光亮度方面看,它却是色彩中最亮的色,也就是说明度最高,色彩表现上具有很强的空间效果。
  • 0
    田黄稀少罕见,如果一个人接二连三的收获“田黄”,那就要小心了
  • 0
    阜老太的藏品在她单位的办公室里,原因很简单,就是她老伴对她的“爱好”极为反对,她也只有放在办公室里了。到了以后,阜老太打开厚重的防盗门,进屋后紧走了几步,把正对门的桌子上盖着的什么物件上的蓝布拉下,一块大个的长形石头显露出来,半米多高,粗大沉重的样子,黄黄的,表面油迹斑斑。阜老太看到我询问的目光,说出一句让我吃惊的话来:“小李啊,你见过这么大的田黄吗?”“啊?!您是当田黄买的?多少钱啊?”我赶紧问
  • 0
    那是02年的夏天,当地的收藏人士阜老太到我店里来,请我去她处看东西,已是几天来第三次邀我了。阜老太虽早已退休,但在当地还是很有名气的,她是一老年社团的负责人,是很有些能量的人。酷爱收藏,不过只追求“高端大气上档次”的东西,最喜欢到各处古玩市场“检漏”,并且一到市场就人气十足,成为地摊主们讨好招揽的对象。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些吧,在那个地方都有这类“收藏家”,这也是我前两次推脱不去的原因,因为你去了
  • 0
    在室内没有自然光的情况下,黄光手电最接近日光
  • 0
    一般丹东石做的假田,大多是方章,很透而缺乏厚重感,由于是染色关系,会感觉颜色不真实,另外石质也不够细腻致密,没有田黄的纹理,与田黄的材质相差悬殊。
  • 0
    田黄在同等品质与形制下,越大越珍贵,这是无疑的,劣质的大田黄,往往不如优质的小田黄更有收藏价值
  • 0
    很多人没有见过田黄是什么样子的,就一再将自己手中的黄石头当田黄研究,浪费精力财力
  • 0
    田黄因为名气很大,所以只要是田黄,就有田黄文化附加值。真正的藏家买品质,大部分投资者买的是田黄这个名字
  • 0
    赝品的成本极低,不可以有“卖这么便宜,还不够造假成本”的想法,何况赝品也可以处理甩货的
  • 0
    田黄石极为珍贵,都是名家所雕刻,不可能出现学徒工
  • 0
    假田黄是没有价值的,造假的成本不同于其他成本,不保值也没价值
  • 0
    不要过度研究赝品,对比真品会发现不同。
  • 0
    地摊上没有田黄,现在的地摊都是卖现代工艺品的
  • 3
    与文化精神相承相通的品石传统“晶不如冻”,是寿山石品鉴传统中的一个说法。从这简单的四个字,可以看出寿山石的材质审美已经达到一个高级微妙的层次,乃至与中国的文化精神相承相通。 “晶”与“冻”的分野在于透明度,微透明或半透明者为“冻”,透明感极强者为“晶”。透明感本为宝石的一个重要特征,但中国人讲求的是“似透非透”、含蓄内敛的中庸之美,味之不厌、常看常新的持久魅力。 而这一点对于西方人来说似乎很难理解,
  • 0
    寿山印石歌 清·梅瞿山    谁为南宫颠,呼石下拜名争传。 谁为焦先怪,煮石疗饥我亦爱。 古来奇物遇奇人,无意相遭各有神。 天教文彩应国瑞,泗石汜石各有类。 青田旧冻美绝伦,冰坚鱼脑同晶莹。 迩来寿山更奇绝,辉如美玉分五色。 将毋炼石女娲归,补天滴沥遗天脂。 风雷恍忽腾蛟螭,土奔石裂堆琉璃。 柑黄蜡白朱砂肥,绿浮艾叶尤称奇。 镌猊镂虎蹲灵龟,制成篆籀怀李斯。 陆予好奇走东海,寄我四笏封磊磊。 婆娑两手生霞彩,醉饮高
  • 2
    鉴别田黄心得分享   随着艺术品市场的升温和田黄价格的逐年提升,田黄石的收藏已然成为一种时尚。田黄石在外观和肌理与其他寿山石是不同,鉴别田黄石主要凭感觉和经验,第一眼看一定要有田黄味,有油脂分泌感,内含温的宝气。二是手感,特别湿、软、重、滑、糯、腻。三是看成色,田黄石的成色是纯正、明快,灿烂夺目,耐人寻味。   田黄石在不同光线,不同角度下看是各有不同欣赏的味道。上品田黄石在强光下色泽是浅淡、娇嫩、
  • 1
    若将田黄石誉为“石中之帝”,那么田黄冻石便是帝王中的明君,注定名扬千古。田黄石中色浓质嫩、细腻而晶透者方可称之为田黄冻石,只在寿山溪的中坂田中偶能觅获,是为田黄石中之最上品。此田黄冻石獬豸钮方章正是取材于这种极其珍贵的石材,形制方正饱满,重量近144克,耗材颇费,这对于田黄石这种“无根而璞”、“无脉可寻”的珍稀石种来说,无论在是几百年前的明清还是在田坑已近绝响的现代,都是极为难得,可遇而不可求的。而将
  • 0
    在关于视知觉的理论研究上,色彩的表象究竟如何,不仅取决于时间与空间位置与关系,而且还要取决于它准确的色彩,以及它的亮度和饱和度。歌德曾经指出
  • 0
    亲爱的各位吧友:欢迎来到田黄冻

  • 发贴红色标题
  • 显示红名
  • 签到六倍经验

赠送补签卡1张,获得[经验书购买权]

扫二维码下载贴吧客户端

下载贴吧APP
看高清直播、视频!

本吧信息 查看详情>>

会员: 会员

目录: 个人贴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