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前写的一篇剧评居然被加精,受宠若惊,感谢吧主厚爱。
我其实并不算太客观,那篇剧评里我还是偏向姚雁的。这种偏向跟演员跟剧情都无关,更多的,大概是捍卫我自己的爱情理想吧。
我在这里做一个假设,即雨潇潇是理想的爱情对象,那么偏向姚雁是相信爱情具有一种超然于规律超然于时空的气质,独一和专一是其附带的品质,偏向凤凰是相信爱情来源于岁月来源于点滴关怀来源于患难中的扶持,细水长流中隐藏着深沉的重量。
雨潇潇和姚雁,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通过一些情景可能隐约知道他们最初相爱的原因,可是也解释不了相爱的原因。有人说雨潇潇和姚雁在一起是因为爱着爱,而不是爱着姚雁。据说这是初恋普遍的性质。我并不认同在概念上的牵强附会,文字上的斟酌缺乏实质意义。
剧中对云姚二人如何从遇见到深爱的过程简单带过,给人一种一见钟情的错觉,却也给人顺理成章的感受。雨潇潇和姚雁的爱情里,两个人的相互吸引是不由自主的。云姚都是忠于自己感受的人,这可以从后来雨潇潇发现自己离不开凤凰时对姚雁说的那句“分量最重”的道别,也可以从姚雁听到那句话泪如雨下却也决绝离去的表情中看出来。所以一开始雨潇潇对姚雁的爱情里恐怕所谓爱情的因素占得最重。他不由自主地深爱着姚雁,这种情不自禁的幸福可以反映在他虽然犹豫然而也坚决的背叛燕山,他受卓雄一刀后虚弱地搂过姚雁时那种淡淡的温柔,尤其是他听到姚雁那句“就用一生来报答”的情话时刹那间流露出的允诺和憧憬。这些场景在看完全剧再看第二遍时是一种恍若隔世的痛楚,同时也看到原本爱情的样子是这么美。
凤凰和雨潇潇的爱情也是感人至深的,我自问凤凰如此,谁忍伤之。他们的爱情开始得并不激烈,回头看时还可以找到来龙去脉,但是这段感情如此真实,细水长流的背后是深深的依恋。凤凰的付出,凤凰的忍让,凤凰的可爱,她以独特的方式走进雨潇潇的心里,也震撼着雨潇潇。他可能是第一次认识到世界上还有一种感情是可以这样的,他不知觉中投入的感情深到自己都不敢确认。还是那个悬崖,他以成熟而负责的拥抱告诉凤凰,这是他们不老的江湖。是的,这也是爱情的样子,是具体而又值得珍惜。
只是我忍不住心酸,不为任何人,只为爱情本身的悖论。
是的,命运恐怕是解释云姚分开的最佳理由,却恐怕也是对爱情本身最苍白的一次注释。爱情,如果只是付出得到回报的定律,那么不值得期待。可是,作为人,感情或者爱情本身却是可以再定义的。细水长流,潜移默化,日久生情,这些美丽的字眼散发着醇香,它们是关于人生更为接近的真理,但是却否定着爱情更为极端的魅力——如果爱情是可以培养的,可以替换的,那么爱情的意义朦胧不清。
这部剧似乎在告诉我,任何爱情都有一个柔韧度,超过这个柔韧度,那么变化不只是爱情的初衷,也包括它的根基。做一个简单的假设,如果云潇潇的处境不那么糟糕,即宰相那时不阴差阳错地邀请了姚振天而让他的伤顺利康复,他和姚雁不至于一再错过见面,或者让他跳崖时没有摔得那么惨,那么我相信凤凰的细水长流和默默付出无法以质变的形式改变他的感情。然而,他被逼到一个极点上,爱情的柔韧度悄然崩裂,他绝望而惨然,挽救不了的已然挽救不了。他在绝望里试图坚持着对姚雁最初的信念,然而生活已经把他带入下一个一去不复返的循环。他像一张没有失去防备的白纸由凤凰重新上色。
诚然,凤凰为云潇潇所付出完全值得云潇潇此生钟爱,可是姚雁又是如何悄然成为过去的?也许可以感叹命运境遇的安排,可是是不是也得质疑为什么爱情是不是也有着某些边界。
还没写完。不想写了。也许很多问题追根究底问为什么也得不出一个统一的答案。这部剧教会我很多,这就足够了。
再会了,凤在江湖。
我其实并不算太客观,那篇剧评里我还是偏向姚雁的。这种偏向跟演员跟剧情都无关,更多的,大概是捍卫我自己的爱情理想吧。
我在这里做一个假设,即雨潇潇是理想的爱情对象,那么偏向姚雁是相信爱情具有一种超然于规律超然于时空的气质,独一和专一是其附带的品质,偏向凤凰是相信爱情来源于岁月来源于点滴关怀来源于患难中的扶持,细水长流中隐藏着深沉的重量。
雨潇潇和姚雁,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通过一些情景可能隐约知道他们最初相爱的原因,可是也解释不了相爱的原因。有人说雨潇潇和姚雁在一起是因为爱着爱,而不是爱着姚雁。据说这是初恋普遍的性质。我并不认同在概念上的牵强附会,文字上的斟酌缺乏实质意义。
剧中对云姚二人如何从遇见到深爱的过程简单带过,给人一种一见钟情的错觉,却也给人顺理成章的感受。雨潇潇和姚雁的爱情里,两个人的相互吸引是不由自主的。云姚都是忠于自己感受的人,这可以从后来雨潇潇发现自己离不开凤凰时对姚雁说的那句“分量最重”的道别,也可以从姚雁听到那句话泪如雨下却也决绝离去的表情中看出来。所以一开始雨潇潇对姚雁的爱情里恐怕所谓爱情的因素占得最重。他不由自主地深爱着姚雁,这种情不自禁的幸福可以反映在他虽然犹豫然而也坚决的背叛燕山,他受卓雄一刀后虚弱地搂过姚雁时那种淡淡的温柔,尤其是他听到姚雁那句“就用一生来报答”的情话时刹那间流露出的允诺和憧憬。这些场景在看完全剧再看第二遍时是一种恍若隔世的痛楚,同时也看到原本爱情的样子是这么美。
凤凰和雨潇潇的爱情也是感人至深的,我自问凤凰如此,谁忍伤之。他们的爱情开始得并不激烈,回头看时还可以找到来龙去脉,但是这段感情如此真实,细水长流的背后是深深的依恋。凤凰的付出,凤凰的忍让,凤凰的可爱,她以独特的方式走进雨潇潇的心里,也震撼着雨潇潇。他可能是第一次认识到世界上还有一种感情是可以这样的,他不知觉中投入的感情深到自己都不敢确认。还是那个悬崖,他以成熟而负责的拥抱告诉凤凰,这是他们不老的江湖。是的,这也是爱情的样子,是具体而又值得珍惜。
只是我忍不住心酸,不为任何人,只为爱情本身的悖论。
是的,命运恐怕是解释云姚分开的最佳理由,却恐怕也是对爱情本身最苍白的一次注释。爱情,如果只是付出得到回报的定律,那么不值得期待。可是,作为人,感情或者爱情本身却是可以再定义的。细水长流,潜移默化,日久生情,这些美丽的字眼散发着醇香,它们是关于人生更为接近的真理,但是却否定着爱情更为极端的魅力——如果爱情是可以培养的,可以替换的,那么爱情的意义朦胧不清。
这部剧似乎在告诉我,任何爱情都有一个柔韧度,超过这个柔韧度,那么变化不只是爱情的初衷,也包括它的根基。做一个简单的假设,如果云潇潇的处境不那么糟糕,即宰相那时不阴差阳错地邀请了姚振天而让他的伤顺利康复,他和姚雁不至于一再错过见面,或者让他跳崖时没有摔得那么惨,那么我相信凤凰的细水长流和默默付出无法以质变的形式改变他的感情。然而,他被逼到一个极点上,爱情的柔韧度悄然崩裂,他绝望而惨然,挽救不了的已然挽救不了。他在绝望里试图坚持着对姚雁最初的信念,然而生活已经把他带入下一个一去不复返的循环。他像一张没有失去防备的白纸由凤凰重新上色。
诚然,凤凰为云潇潇所付出完全值得云潇潇此生钟爱,可是姚雁又是如何悄然成为过去的?也许可以感叹命运境遇的安排,可是是不是也得质疑为什么爱情是不是也有着某些边界。
还没写完。不想写了。也许很多问题追根究底问为什么也得不出一个统一的答案。这部剧教会我很多,这就足够了。
再会了,凤在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