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给:若曦和八爷之间的爱情 ——劝君惜取少年时
一直以来,我觉得压死若曦和八爷之间爱情的最后一根稻草是小说中八福晋带着明玉和弘旺遇见若曦的那次。
记得那一次,八福晋利用了明玉对若曦和若兰狠狠讽刺,弘旺更是冲上前去狠狠踢了若曦一脚,说“你们都是欺负我额娘的坏人”云云。
我想那个时候若曦就恍然了。
她能够看到自己和八爷之间的未来。
我很确定她为那句“同生共死”动摇过,甚至想要义无反顾一次。
在未遇到八福晋之前,她所想到的同生共死的结局是:她和八爷好好地在一起,即使是死,也还有十六年相守。
在遇到八福晋和弘旺之后,她明白了:纵使嫁了他又如何呢?她成了他众多妻妾中的一个,过着和那些女人争风吃醋的日子。年华老去,不过还是一片冰冷。
八爷最终没有成功。若曦能够想到的,不是同生共死。而是他们之间会因为这个没有成功发展成如何。他被幽禁被削王爵,而一个失败的男人会变成什么样呢?当往日的光环不再当往日的荣宠不在,他还会是那个曾经与她相恋的八爷吗?她没有这个信心。
记得若曦告诫敏敏的话吗?你能保证成为他众多妻妾里最受宠的一个吗?当你受委屈的时候他一定会帮你吗?你一定要葬送自己的青春在寂寥的后院吗?这是对敏敏的劝说,何尝不是她自身的警戒。
爱情,在若曦心里是多么不可靠的情感。
上文提到过若曦在书里好几次重复对父母的歉疚。那是因为成长了的若曦已经变得胆怯,她知道亲情是可靠的,她是白领,在穿越之后还读书识字,因为知识也是可靠的。但是爱情,那么多么不可靠的东西啊。
桐华大说她思虑过重。
我觉得,那不过是一个让时光沉淀了女子在心中吊唁自己的爱情吧。
十四曾为若曦吟诗: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世人记住那最后两句。
却忘却了,折花之时,需是年少。
![](http://hiphotos.baidu.com/%C2%FB%B2%DD%D4%DA%D2%B0/pic/item/9ede6188023ac7c1a4c2729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