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吧 关注:540贴子:1,669
  • 3回复贴,共1

Vancouver,The Eden of the Riches(温哥华,富豪的人间伊甸园)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作家辛恩·罗西特曾这样写到:“如果把建筑物全部去掉,巴黎不过是塞纳河两边的一片丘陵,加上河中间几个小岛屿而已。但是,如果把温哥华的建筑全部去掉,那可还是一个非常令人震惊的漂亮地方”。




1楼2011-03-30 16:31回复

    宝翠花园,百年的忏悔
    大自然似乎格外偏爱这个城市,从飞机上俯瞰,居然70%的温哥华都被原始森林覆盖着。不论何时何地,抬起头来,你看到的天总是蓝的,空气中没有沙尘,花草植被都好像水刚洗过,特别透亮新鲜。
    “良禽择木而栖,富人择地而居”,因这毫无污染的环境,富人们爱上了温哥华。享受的同时,他们也不忘为天堂增色。富商布查夫妇就亲手演绎了这样一个斑斓童话。
    当年,水泥巨富布查先生大肆开采矿石,给当地环境带来了极大的损害。热爱自然的布查夫人深感内疚,立志要亲手改变这一切。之后的时光,她像愚公移山那样,奔波于世界各地,将寻觅到的奇花异草一点点种进采石场。布查夫人去世后,她的子孙们继承了她的遗愿。
    转眼一百多年过去了,布查夫人终于实现了她的愿望。温哥华南部的温哥华岛上,真的出现了一座繁华锦簇,终年不败、震撼世界的宝翠花园(世界十大花园之一)。

    


    2楼2011-03-30 16:32
    回复
      枫叶与鲑鱼染红的秋天
      去温哥华,不能不欣赏秋天略带忧伤的红枫,而鲑鱼大回流更将秋意推向了悲壮。
      鲑鱼俗称三文鱼,每隔四年就要回到故乡,产卵,繁衍下一代。为了不破坏这种生态,北温哥华造水坝的时候,也不忘修建一条适宜回流的“鱼梯”。
      每年秋天,温哥华至少迎来150万条鲑鱼大回流,当它们从太平洋游入温哥华,银色的身体便渐渐变成绯红。湍急的水流中,成千上万条鲑鱼争先恐后地跃起,不 时又有体力透支的鲑鱼跌下来。可是它们却毫不畏惧,即便摔得遍体鳞伤,只要还有一口气,就奋力向着上游,一次又一次地跳跃……
      值得一提的是,鲑鱼一生一世只有一位伴侣,相依而行,同生同死。待雌鱼产完卵,便双双长眠于故乡。
      不知何时,岸两边的红枫挣脱了树枝的羁绊,轻轻盖住鲑鱼们渐渐冰冷的身体,在河水无情的冲刷中,枫叶与鲑鱼染红了整个秋天。

      


      3楼2011-03-30 16:32
      回复

        温哥华,与克林顿、普京一起晨跑
        如果你厌倦了温哥华,那你也就厌倦了生活。
        许多名流政要都对温哥华情有独钟,李泽楷出海首选耶鲁镇码头,克林顿和普京每次来,都要在街头散步或慢跑。在温哥华,富人们追求的不再是财富,而是更纯 净,更自然的生活方式。富豪们的一天可以这样度过:沐浴着带着松叶清香的“森林浴”醒来;边欣赏海与夕阳每两分钟变换一次色彩,边享受著名的“温哥华水 疗”。
        除了大自然的恩赐,在温哥华还能进行一项隐秘的、且只为富人们服务的项目:注射一种据说可以刺激人体自己长出胶原蛋白的奢侈品爱贝芙 (Artecoll),让自己慢慢变得年轻而不露痕迹。Artecoll倡导自然、渐进的肌肤年轻化过程,还可以纠正面部的一些不足和缺陷,使容貌更美 丽。Artecoll的发明人Dr. Lemperle(前德国整形外科协会主席),70多岁高龄依然充满了活力,他是提倡原生态生活的领袖人物之一。

        追求自然的代价不菲,但对富豪们来说,宁静、安逸、无人干扰的温哥华,是真正的人间伊甸园。也许只有在这里, 才能偷得浮生半日闲,做一场无拘无束的美梦。
        摘自《中国民航》2011年2月刊


        4楼2011-03-30 18:2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