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了场雨,现在已经停了,街上一定是潮湿的地。
他出去了,去散步。他总算出去了。
我伸了个懒腰,看了看周围。满眼都是他刚劲的字,黑色的钢笔墨水才被新鲜地灌入笔胆中,又立刻被新鲜地释放出来。他的字,说实话,写得不错。钢笔天天在纸上沙沙作响,而我也天天在那些华丽或朴素、豪放或幽婉的词句中穿梭。
是的,我是他的逗号。
我知道,他是个诗人,不管有名无名。我几乎每天都看见他那支黑色钢笔,和与这黑墨水一般深沉的眼睛。那眼神里时常含着期待或忧郁,接着纸上就开始有他的思想,我就开始跳跃。
他的书桌上有泰戈尔的《吉檀迦利》,有一天我瞥见摊开的书页上印着:“当你命令我歌唱的时候,我的心似乎要因着骄傲而炸裂……在歌唱中的陶醉,我忘了自己,你本是我的主人,我却称你为朋友。”现在我敢肯定,四年前我在他笔下跳跃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心情。因为他是我的主人,我这样想着。
然而。
待到我渐渐开始品味他的诗,热情仿佛就开始渐渐消退。不可否认,他的文笔在不断进步,比起几年前青涩而单薄的诗句,现在的作品的确有了老练的感觉。我热情的消退显然与此无关。
有关的是什么呢?一句话说不清,但我可以描绘出我的感觉:正在他的诗越来越出彩、我读他的诗越来越多的时候,却越来越读不懂他的东西,字我都认识,但就是看不懂。我不知道那些似乎很有喻意的事物指的是什么,暗示了他怎样的想法,我读不透。可是尽管这样我还是得在字里行间跳来跳去,在狭小而又广阔的诗的空间里忙碌地点缀着那些字句。很累。
对了,就是这样,我很累。令我自己都惊讶的是我竟然已不希望看到我欣赏的他,我总是祈祷他能偷一下闲,让我有喘息的机会。
说真的,我很羡慕句号。与辛苦得我相比,他显然挂了个闲职,只需我亲爱的诗人在诗的结尾自信地一点,他就算完成了任务。我发誓我不是个偷懒的逗号,然而每当我看着他忧郁的眼神却无法从他的诗中读出任何理由,每当我目睹他激动的神态却无从得知他的兴奋从何而来,每当我注视他刚毅的双目却全然不知他的思想中有何宏伟的远大计划……我都会感到即将崩溃。也许我不适合干这个,我在他的文字中自由地迈着舞步却了解不了他的内心,还算是个称职的逗号么。
想起这些陈年旧事让我怅怅地叹了口气。转头望向窗外,外面安静得很。
突然有个想法。乘他还没有回来,我要和句号换个位。
……连我自己都为这个决定感到惊奇。
句号在我下一行的对面,与我隔行相望。听完我如此这般的叙述和请求,他沉思了一会儿。
“你要休息,只是因为你觉得不了解他?”
“是的。”
“你最近读过他的诗么?”
“实话告诉你吧,这几天来都不读了。既然读不懂就干脆别看,免得心里又难受。”
句号的表情变得深不可测。
“这首诗……你应该看得懂。”
“哪首?”
“哪首?!”句号吃吃笑道,“就是你我脚下的这首。”
我忙用大笑掩饰着自己的尴尬,随后一路沿着句子的停顿跳至诗的开头,开始我五天来的第一次阅读。
***
我是一个句号,
俯首在浓墨重彩间,
饱满的身材,
完美的点缀。
我还年轻,
不过永久默然,
滞留在每个末尾,
告诉人们,
这就是结局。
在一片沉寂的黑暗中,
远方似乎传来喧嚣。
也许是碎落的铅芯的呻吟,
抑或是纯净的墨汁的流淌。
我回头。
惊起。
那段载有记忆的只言片语中,
竟迸出思想的火花,
耀眼的白光,
伴随火花迸落而吟唱。
那声音拨乱了心弦,
那光芒迷乱了眼界,
我低下了头,
我闭上双眼,
走进了,
在那一端隆隆运转的世界。
原来这里是这样,
有画中勾勒过的白雪红墙;
原来这里不一样,
有恢宏摄人的竞技场;
原来这里是这样,
雕刻着每一秒闪现的想象,
原来这里不一样,
堆砌着无数年日月与芳华。
华丽,浓重,惊艳,炫目,
或清澈,纯净,素雅,静谧。
在静止的世界中永远无法看见,
这里的诱惑与生机。
于是,我变了,
变成了更活泼的逗号,
跳跃在每一个需要呼吸的地方,
处处品味,各有体会,
陶醉的模样,
连自己也欣赏。
抬起充实而沉重的头颅,
向着我逃离的那方土地,
膜拜,
眺望,
放声歌唱。
***
有点恍惚。
也许是因为写的就是我们本身,看着这首不长的诗,竟然脚下有些颤抖。很明显,他更偏爱逗号,或者说更偏爱逗号的个性。然而他又怎能理解,在纷乱的文字中跳动,就像是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求支点一样,一旦进入了,就要一直跳下去。这不可能是什么享受。刚想到这里,却看见诗的下方还有一个短句:
世界的绚烂,让我无法安于平静。
句号见我呆呆地看着这句话,拍拍我肩膀:“知足点。”
不,不是这样的,这不仅仅是我的去留问题。我竟然没有在他深邃的眼神里看出他对世界“绚烂”之处的向往,没看出他的内心原来藏着不为人知的占有欲,作为他的逗号,怎么能不知道……
“我……应该劝他别那么天真,至少……别那么莽撞。”我改了改主意。如果能成功的话,也算是尽职了吧。
句号似是没听清:“什么?你说要干吗?”
“劝劝他啊,”我说,“至少我们是他文字里的骨架。”
“骨架?”他大叫一声,而后大笑不止。笑罢,正色道:“原来你做了他的奴仆还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他怎么听你说话?怎么听从你劝告?你是可有可无的,就算你不存在,他的诗还是可以照样行云流水!你还说你是‘骨架’,你在做梦吗?!”
我睁大眼睛看着睁大眼睛看着我的句号,不知道怎么回答。我试图找些什么理由来辩解自己并不是微不足道的,可惜失败了。多可笑啊,我本想劝我年轻的主人不要冲动地面对外面的世界,因为他还太渺小,可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他的世界里也是如此渺小。
啪嗒,开门声。
……他回来了。
他出去了,去散步。他总算出去了。
我伸了个懒腰,看了看周围。满眼都是他刚劲的字,黑色的钢笔墨水才被新鲜地灌入笔胆中,又立刻被新鲜地释放出来。他的字,说实话,写得不错。钢笔天天在纸上沙沙作响,而我也天天在那些华丽或朴素、豪放或幽婉的词句中穿梭。
是的,我是他的逗号。
我知道,他是个诗人,不管有名无名。我几乎每天都看见他那支黑色钢笔,和与这黑墨水一般深沉的眼睛。那眼神里时常含着期待或忧郁,接着纸上就开始有他的思想,我就开始跳跃。
他的书桌上有泰戈尔的《吉檀迦利》,有一天我瞥见摊开的书页上印着:“当你命令我歌唱的时候,我的心似乎要因着骄傲而炸裂……在歌唱中的陶醉,我忘了自己,你本是我的主人,我却称你为朋友。”现在我敢肯定,四年前我在他笔下跳跃的时候,就是这样的心情。因为他是我的主人,我这样想着。
然而。
待到我渐渐开始品味他的诗,热情仿佛就开始渐渐消退。不可否认,他的文笔在不断进步,比起几年前青涩而单薄的诗句,现在的作品的确有了老练的感觉。我热情的消退显然与此无关。
有关的是什么呢?一句话说不清,但我可以描绘出我的感觉:正在他的诗越来越出彩、我读他的诗越来越多的时候,却越来越读不懂他的东西,字我都认识,但就是看不懂。我不知道那些似乎很有喻意的事物指的是什么,暗示了他怎样的想法,我读不透。可是尽管这样我还是得在字里行间跳来跳去,在狭小而又广阔的诗的空间里忙碌地点缀着那些字句。很累。
对了,就是这样,我很累。令我自己都惊讶的是我竟然已不希望看到我欣赏的他,我总是祈祷他能偷一下闲,让我有喘息的机会。
说真的,我很羡慕句号。与辛苦得我相比,他显然挂了个闲职,只需我亲爱的诗人在诗的结尾自信地一点,他就算完成了任务。我发誓我不是个偷懒的逗号,然而每当我看着他忧郁的眼神却无法从他的诗中读出任何理由,每当我目睹他激动的神态却无从得知他的兴奋从何而来,每当我注视他刚毅的双目却全然不知他的思想中有何宏伟的远大计划……我都会感到即将崩溃。也许我不适合干这个,我在他的文字中自由地迈着舞步却了解不了他的内心,还算是个称职的逗号么。
想起这些陈年旧事让我怅怅地叹了口气。转头望向窗外,外面安静得很。
突然有个想法。乘他还没有回来,我要和句号换个位。
……连我自己都为这个决定感到惊奇。
句号在我下一行的对面,与我隔行相望。听完我如此这般的叙述和请求,他沉思了一会儿。
“你要休息,只是因为你觉得不了解他?”
“是的。”
“你最近读过他的诗么?”
“实话告诉你吧,这几天来都不读了。既然读不懂就干脆别看,免得心里又难受。”
句号的表情变得深不可测。
“这首诗……你应该看得懂。”
“哪首?”
“哪首?!”句号吃吃笑道,“就是你我脚下的这首。”
我忙用大笑掩饰着自己的尴尬,随后一路沿着句子的停顿跳至诗的开头,开始我五天来的第一次阅读。
***
我是一个句号,
俯首在浓墨重彩间,
饱满的身材,
完美的点缀。
我还年轻,
不过永久默然,
滞留在每个末尾,
告诉人们,
这就是结局。
在一片沉寂的黑暗中,
远方似乎传来喧嚣。
也许是碎落的铅芯的呻吟,
抑或是纯净的墨汁的流淌。
我回头。
惊起。
那段载有记忆的只言片语中,
竟迸出思想的火花,
耀眼的白光,
伴随火花迸落而吟唱。
那声音拨乱了心弦,
那光芒迷乱了眼界,
我低下了头,
我闭上双眼,
走进了,
在那一端隆隆运转的世界。
原来这里是这样,
有画中勾勒过的白雪红墙;
原来这里不一样,
有恢宏摄人的竞技场;
原来这里是这样,
雕刻着每一秒闪现的想象,
原来这里不一样,
堆砌着无数年日月与芳华。
华丽,浓重,惊艳,炫目,
或清澈,纯净,素雅,静谧。
在静止的世界中永远无法看见,
这里的诱惑与生机。
于是,我变了,
变成了更活泼的逗号,
跳跃在每一个需要呼吸的地方,
处处品味,各有体会,
陶醉的模样,
连自己也欣赏。
抬起充实而沉重的头颅,
向着我逃离的那方土地,
膜拜,
眺望,
放声歌唱。
***
有点恍惚。
也许是因为写的就是我们本身,看着这首不长的诗,竟然脚下有些颤抖。很明显,他更偏爱逗号,或者说更偏爱逗号的个性。然而他又怎能理解,在纷乱的文字中跳动,就像是在纷扰的世界中寻求支点一样,一旦进入了,就要一直跳下去。这不可能是什么享受。刚想到这里,却看见诗的下方还有一个短句:
世界的绚烂,让我无法安于平静。
句号见我呆呆地看着这句话,拍拍我肩膀:“知足点。”
不,不是这样的,这不仅仅是我的去留问题。我竟然没有在他深邃的眼神里看出他对世界“绚烂”之处的向往,没看出他的内心原来藏着不为人知的占有欲,作为他的逗号,怎么能不知道……
“我……应该劝他别那么天真,至少……别那么莽撞。”我改了改主意。如果能成功的话,也算是尽职了吧。
句号似是没听清:“什么?你说要干吗?”
“劝劝他啊,”我说,“至少我们是他文字里的骨架。”
“骨架?”他大叫一声,而后大笑不止。笑罢,正色道:“原来你做了他的奴仆还不知道自己是干什么的——他怎么听你说话?怎么听从你劝告?你是可有可无的,就算你不存在,他的诗还是可以照样行云流水!你还说你是‘骨架’,你在做梦吗?!”
我睁大眼睛看着睁大眼睛看着我的句号,不知道怎么回答。我试图找些什么理由来辩解自己并不是微不足道的,可惜失败了。多可笑啊,我本想劝我年轻的主人不要冲动地面对外面的世界,因为他还太渺小,可却没有意识到自己在他的世界里也是如此渺小。
啪嗒,开门声。
……他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