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照耀世界吧 关注:24贴子:353
  • 1回复贴,共1

解释基本粒子的重力与其典型质量差距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解释基本粒子的重力与其典型质量差距
电仪公司 云维集团 云南 中国   黄兆荣
摘要:本文讲述作者做了大量摩擦实验,通过对实验的分析、论证,说明何种物理学能够解释基本粒子的重力与其典型质量之间的巨大差距?摩擦并不是产生静电,而是给一种比电能量还高的粒子、即具有类似磁的特性、又具有类似电持性、同时还具有电、磁没有的特性的粒子(吸粒子)加能量,地球通过由吸粒子组成的引力场吸引地球上的任何物质。从而达到解释基本粒子的重力与其典型质量差距的目的
关键词:摩擦    吸引力    吸粒子    引力场    波动
何种物理学能够解释基本粒子的重力与其典型质量之间的巨大差距?换言之,为什么重力比其他的作用力(如电磁力)要弱得多?一块磁铁能够吸起一个回形针,即使整个地球的引力在把它往下拉.
     根据最近的一种说法,重力实际上要大得多.它仅仅是看上去比较弱而已,因为大部分重力陷入了某一个额外的维数度之中.如果我们可以用高能粒子加速器俘获全部的重力,也许就有可能制造出微型黑洞.虽然这看上去会引起固体垃圾处理业的兴趣,但这些黑洞很可能刚一形成就消失了.
中学课本上是这样说:摩擦生电。当绝缘棒与丝绸(毛皮)等摩擦后能吸引碎纸屑等小物体就说绝缘棒带电。说明绝缘棒失去电子或得到电子而带电,笔者做大量实验,一一将实验现象分析。
一、实验原始记录
A,各种实验现象及原始记录
1、用绝缘棒与毛皮摩擦后会吸取小纸屑、小金属铝片、小像胶片等小物体,作者于2007年10月在工作场所(办公室)中(和在家中)将小纸屑、小铝片、小像胶片等小物体,悬挂在空中保持自由状态,将绝缘棒与毛皮摩擦后,用绝缘棒去接近小纸屑、小铝片、小像胶片等小物体,第一次能吸引小纸屑等小物体,再一次重复实验,再用绝缘棒去接近小物体时,则表现出排斥现象,直到消耗到打破平衡时。又开始吸引现象,吸引一次后又表现为排斥,同样的操作在工作场所和在家中却表现出不同的现象,上述现象是在家中做实验表现的现象。在工作场所做实验,表现的是不论怎么做,小物体均表现为吸引之现象。将家中的小物体拿到工作场所同时做实验,发现工作场所的小物体都表现为吸引现象,后为排斥现象,和在家中做小物体的表现一样,过了一天后,又将工作场所小物体与家中小物体同时在工作场所做,都表现为吸引现象。用10KV电压等级绝缘热缩套管与细线相连的小物体相隔离,用与皮毛摩擦过绝缘棒接触小物体,每次接触每次都是表现为吸引的力量。只是吸引力减弱一些而矣,分析怀疑工作场所是否比较潮湿,用红外线取暖器加热小物体,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去吸引悬挂在空中的小物体,第二次有一小点排斥,第三次就又吸引小物体。后又用红外线取暖器加热细线,第一次为吸引现象,第二次为排斥现象。将小物体用水打湿,再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去吸引小物体,第二次就有排斥现象, 与在家中做的实验-样。所用的细线都在10cm以上。这说明绝缘棒与毛皮摩擦产生不是电,要击穿10cm长的棉线需要不低于100KV的电压,摩擦是不可能产生100KV的电压。
2、用干竹片(如竹筷子)、干木材与人造皮、布料摩擦也会吸收小物体的力量。将绝缘棒在空中用手摆动,绝缘棒同样会产生吸收小物体力量。且绝缘棒垂直摆动产生吸引小物体的现象比水平摆动产生吸引小物体的力量强。这说明物体与空气摩擦也会产生物体吸收小物体的力量,同时说明垂直的效率比水平的效率高。空气中还有磁粒子。
3、用一段12cm的0.25mm2的聚氯乙烯铜线,中间剥去绝缘层2cm长,两头留有绝缘层,用铜与毛皮摩擦,铜也会产生吸引小物体的力量,只是没有绝缘棒与毛皮摩擦产生吸引小物体的力量强。金属与物体摩擦也会产生吸收小物体的力量。吸引小物体时,小物体是先慢后快,越来越快。



IP属地:云南1楼2011-04-09 18:21回复
    4、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在靠近金属物吸引的小物体的距离是3~5cm(称为吸距),越靠近金属吸距越短,悬空时吸距不少于5cm。而在同样的环境和条件下,用2500V的直流电的吸距是0.5~1.5cm。用2500V的直流电吸引住小物体时,再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在靠近金属物吸引的小物体,在距离小物体2.0~4.0cm时,会从2500V直流电源处将小物体等抢吸过来,证明摩擦产生的粒子能量比电强。吸引小物体时,小物体是先慢后快,越来越快。
    5、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在靠近金属物时,去吸引过悬挂在空中的小物体,纸与磁铁的吸距为1cm,纸与纸的吸距为1.0~1.5cm,纸与布的吸距为0.5~1.5cm,纸与玻璃的吸距为2.0~2.5cm,纸与金属的吸距1.0~2.5cm。吸引小物体时,小物体是先慢后快,越来越快。
    6、将小纸屑等小物体悬挂在空中,用10kv的绝缘热缩套管套住与毛皮摩擦后的绝缘棒,去接近小纸屑,小纸屑依然被吸引或排斥。然后再用小铝片、小塑料等小物体进行实验所发生的现象小纸屑相同。用数字式的兆欧表2500V档对10KV级的绝缘管进行测量,实验发现绝缘电阻没有任何改变即无穷大,说明绝缘材料是良好的,如果是电则无法通过10KV的绝缘等级热缩套管,也不会将10KV绝缘热缩套管击穿。兆欧表的读数也说明这一点。这又是说明绝缘棒与毛皮摩擦产生的是比电的能量还强的粒子。只是吸引力减弱一些而矣。
    7、用24V的直流电压对小纸屑等小物体进行试验,在电源中间串联一块电流表,将24V的正负极相差1mm,将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把小纸屑吸引到24V的正、负极之间,如果纸屑带静电,那么电流表应电流指示,但电流表没有任何指示,这说明小纸屑没有电荷。
    8、在家中做同样的实验。将与毛皮摩擦后的绝缘棒与小纸屑、小铝片、小塑料等接触,再用绝缘棒接触小物体,绝缘棒就会排斥小物体,用小木片、小竹片、金属、棉花、塑料、10KV绝缘热所管、380V电缆绝缘层与小物体接触,小物体都会吸引这些物体,所有物体释放,然后小物体又被绝缘棒吸起,1秒钟后,小物体自然离开绝缘棒,再用上述任何一种物质放在小物体旁边,小物体都会吸起物体,这说明小物体所带的物质是绝缘棒传递的,小物体又将所带的物质传递给与它接触的物体。然后、在用24V的直流电的正、负极、4.5V的干电池的正、负极接触,结果小物体都会吸引,没有排斥现象,这说明小物体带的不是电荷。
    9、将一块铝板与地绝缘水平放置,用数字万用表测量铝板对地电压,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接近铝板,数字表上有0~0.25V的电压,越接近电压就越高,接近固定不变时,读数为零,当绝缘棒离开铝板,数字表有0~0.25V的读数,将铝板改成导线一圈,用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接近线圈,数字表又有相同的读数,固定不动时读数为零,离开时读数有为0~0.25V、当把导线增加一圈时,读数为0~0.5V。同样的条件用同样的方法,用2500V直流电的正、负极分别接近铝板和导线,万用表的读数均为零。后用永久磁铁接近铝板和导线,万用表的读数也为零。将两块不同材质金属板(铝板和镀锌铁板)水平放在相差1mm的绝缘层上,用万用表测量两块金属板的电压,电压为零。将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同时靠近两块金属板,最高读数为0.27V。如在—定高度来回切割两块金属板,最高读数为0.39V直流电压,这说明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具有磁更强的特性。
    10、用绝缘棒与绒布摩擦15cm长,在5cm处能将至少将.0.8mg小纸屑吸起,需要多大的电场力。根据同性相吸、异性相斥的原理,要使纸屑产生正、负分离,又需要多少功。而后将小物体悬挂在空中时,用两个绝缘棒与毛皮摩擦后,将绝缘棒与小物体接触一下,然后从与小物体互成180度的方向接近小物体时,就没有发生一边吸一边排斥的现象,而都是排斥现象,这说明小物体没有带正、负电荷,不具备真正的电荷的特性。
    11、绝缘棒与毛皮摩擦后,将细线一端固定,另一端去与绝缘棒相吸引接触,绝缘棒离开细线0.5-1cm距离,移动绝缘棒,发现细线做跳跃运动,这说明绝缘棒产生的不是电荷。将小纸片、小铝片、小塑料片等小物体放在桌子上,将与毛皮摩擦过的绝缘棒接近小物体,发现多摩擦几次的绝缘棒接近小物体时,小物体有时会不停地在绝缘棒上翻转运动,有时发现小物体很快与绝缘棒接触-下又很快地离开绝缘棒。真正的电是不会产生这样的现象。
    


    IP属地:云南2楼2011-04-09 18:2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