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苏菲的世界》产生许多疑惑,我挑一个今天忽然想到的请教一下大家。
被华生考察为“对哲学一窍不通”的福尔摩斯曾对麦克唐纳警官说:“把自己关在屋里读三个月的书,只读犯罪编年史,样样事情都是循环往复的,甚至莫里亚蒂教授也是如此”、“旧的车轮在转动,旧的车辐也在转动。一切以前都有过,将来还要再发生。”
这其实应该算是印欧民族循环式历史观的体现了吧。当然了,福尔摩斯不研究哲学,他只是在凭自己的经验判断,但我倾向于这种观点:即使事件的细节有所变化,但其动机、根本手法很有可能就是历史的循环。这样一来似乎就不再需要纠缠于历史的开始与结束,但是这样循环下去人类不就停滞不前了吗?我的理解有两种:历史的车轮在转动 ①它依照以前的车轮印滚动 ②它依照的只是自己的”轮子“,轨迹并不一定相同。但是轨迹不同还能叫”循环“吗?
上哲学的时候,对于老师讲的“螺旋形上升”一直搞不太明白,这种无穷无尽的发展让我非常头痛。虽然它可以解决我对”发展“的疑问。但难道我们就一直这样永无止境的发展下去?甚至没有倒退、永远前进?而且人类历史难道没有尽头?还有,”螺旋“不同于”循环“的是:一个圆你无法确定其起点,但一只弹簧就可以——那么”螺旋“的起点在哪里呢?我总怀疑这样的说法有“偷懒”之嫌——老马只是在尽全力避免一些问题。
至于直线型,老实说我无法相信”最终审判日“的存在,或者说这种”审判“让我感到沮丧。相比于”世间只有一个上帝”“我们都要等待上帝的宽恕”这样被动的学说,我对佛教、印度教甚至道教里“得道成仙”的境界更有好感。
循环式?直线式?螺旋式?大家的观点呢?
PS.《苏菲的世界》是我读过的唯一一本课外哲学类书籍,虽说一直在努力做笔记试图能更深一层理解,但还是感到非常困惑。各种哲学思维在我的眼前展开后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似乎都有道理但又都不甚完美。不知道这是不是被中国的”马哲“影响太深的后果。总之,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
被华生考察为“对哲学一窍不通”的福尔摩斯曾对麦克唐纳警官说:“把自己关在屋里读三个月的书,只读犯罪编年史,样样事情都是循环往复的,甚至莫里亚蒂教授也是如此”、“旧的车轮在转动,旧的车辐也在转动。一切以前都有过,将来还要再发生。”
这其实应该算是印欧民族循环式历史观的体现了吧。当然了,福尔摩斯不研究哲学,他只是在凭自己的经验判断,但我倾向于这种观点:即使事件的细节有所变化,但其动机、根本手法很有可能就是历史的循环。这样一来似乎就不再需要纠缠于历史的开始与结束,但是这样循环下去人类不就停滞不前了吗?我的理解有两种:历史的车轮在转动 ①它依照以前的车轮印滚动 ②它依照的只是自己的”轮子“,轨迹并不一定相同。但是轨迹不同还能叫”循环“吗?
上哲学的时候,对于老师讲的“螺旋形上升”一直搞不太明白,这种无穷无尽的发展让我非常头痛。虽然它可以解决我对”发展“的疑问。但难道我们就一直这样永无止境的发展下去?甚至没有倒退、永远前进?而且人类历史难道没有尽头?还有,”螺旋“不同于”循环“的是:一个圆你无法确定其起点,但一只弹簧就可以——那么”螺旋“的起点在哪里呢?我总怀疑这样的说法有“偷懒”之嫌——老马只是在尽全力避免一些问题。
至于直线型,老实说我无法相信”最终审判日“的存在,或者说这种”审判“让我感到沮丧。相比于”世间只有一个上帝”“我们都要等待上帝的宽恕”这样被动的学说,我对佛教、印度教甚至道教里“得道成仙”的境界更有好感。
循环式?直线式?螺旋式?大家的观点呢?
PS.《苏菲的世界》是我读过的唯一一本课外哲学类书籍,虽说一直在努力做笔记试图能更深一层理解,但还是感到非常困惑。各种哲学思维在我的眼前展开后有种无所适从的感觉——似乎都有道理但又都不甚完美。不知道这是不是被中国的”马哲“影响太深的后果。总之,希望能得到大家的指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