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露盈衫吧 关注:1,223贴子:229,826
  • 10回复贴,共1

从基督教的内部矛盾分析其堕落的原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IP属地:四川1楼2011-04-29 21:51回复
    难道这是你写的论文的题目?


    2楼2011-04-29 21:57
    回复
      ╮(╯▽╰)╭
      无奈。我还是做了。


      IP属地:四川4楼2011-04-30 16:55
      回复
        维克多·雨果曾形象的比喻,人有两只耳朵,一只听从上帝的声音,一只听从魔鬼的声音。就此而言,人生不过是一个灵魂与肉体、神性与人性激烈鏖战的战场。那么,在希腊文化当中,灵魂与肉体之间尚未分裂,因此在希腊人的生活当中,我们感受到一种和谐之美。在罗马人片面的追求现世功利和物欲享受中,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时间上都公然奉行物质主义和纵欲主义。基督教的唯灵主义作为对付罗马物质主义的一个克星,代表着灵魂和神性的崇高理想。然而,唯灵主义的理想缺过于冰清玉洁、崇高典雅,他是一班的凡夫俗子包括哪些具有血肉之躯的教士们根本无法达到的。这种理想是神的境界,而非人的境界。因此,在这辉煌的神圣理想的阴影下,各种人性的欲望都在悄然的膨胀,潜移默化的动摇着唯灵主义的根基。于是就造成了一种奇特的二元分裂现象:一遍是光明圣洁的神性,一遍是粗野卑劣的人性;一边是白璧无瑕的理想,一边是污秽龌龊的现实,这种尖锐的矛盾造成了每个基督徒灵魂深处的彻心透骨的痛苦。
        


        IP属地:四川5楼2011-04-30 16:55
        回复
          基督教的本质精神就是那种空灵幽邃的唯灵主义,在中世纪的基督教文化中,作为对穷奢极欲的罗马物质主义的一种历史性报复,唯灵主义得到了近乎病态的发展,光明圣洁的天国被教会宣布为人生的唯一目的,而世俗世界的一切物欲享乐都被打伤了深深的罪恶烙印。然而在中世纪的现实生活中,唯灵主义始终只是一种空洞的理论或理想,在崇高圣洁的精神旗帜下,种种卑劣邪恶的欲望和罪恶却在疯狂的生长着,从而是基督教文化陷入了深刻的自我矛盾和普遍的虚伪之中。中世纪基督教文化留给人最深刻的印象就是他在理论与实践、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巨大反差。基督教的理想力图将人提高到光明圣洁的神性生活,然而罗马教会的实践活动却把基督教徒们印象了最粗鄙野蛮的**放纵之中。基督教的谨慎本质与教会的实践活动之间的巨大反差,构成了基督教文化的内在矛盾,他成为滋生中世纪社会的一切罪恶和虚伪的根本原因。
          


          IP属地:四川6楼2011-04-30 16:55
          回复
            基督教文化既不像希腊文化那样呈现出一种原始的和谐,也不像罗马文化那样成纤维一种单纯的片面性,而是呈现为一种无法克服的痛苦的自我分裂。美与丑、善与恶、真挚与虚伪、崇高理想与卑劣欲念,在基督教文化中以一种令人震惊的野蛮方式融为一体,其结果就导致了普遍的伪善。因而在中世纪社会中,我们就看到了种种有无比虔诚的宗教动机而造成的滔天罪恶,在骇人听闻的自我折磨中所体验的心旷神怡的境界,以及以上帝的名义所从事的邪恶勾当。基督教文化所表现出来的这种深刻而痛苦的矛盾,归根结蒂是由人性中固有的两种倾向决定的。有神行与人性之间的这种尖锐矛盾所导致的巨大痛苦,必然会把人印象最无耻的虚伪和最无情的残忍。
            


            IP属地:四川7楼2011-04-30 16:56
            回复
              早期的基督教徒一信仰坚定和道德高尚而著称,这种信仰和到底是与一种深沉的罪孽意识紧密相关的。到了中世纪,随着教会权势的确立和信仰的强制化,赎罪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以往那种内心真诚忏悔和肉体自我折磨的赎罪方式,除了在修道院中以一种苦行竞争的变态形式走向极端外,在一般情况下已被教会任课的种种替代性赎罪方式:购买圣徒遗物、想教会捐赠财产、参加十字军圣战和购买赎罪券等等所取代;而在信众面前进行的公开忏悔也让位于悔罪者与神父在密室中私下进行的灵魂赎罪交易。在这种情况下,基督徒就可以一面肆无忌惮的堕落,一面痛心疾首的忏悔,用外在的善功和种种替代性手段来补偿内心信仰的松懈和道德的沦丧,从而导致了基督教信仰和道德的虚伪化。在中世纪,当众公开忏悔的制度被教会改为罪人在密室中向神父私下悔罪,这样就为出钱赎罪打开了方便之门。此外,作为对苦行赎罪的一种取代手段,罗马教会制定了相应的折算制度,如把几年的斋戒苦行折算为多少次的祷告和唱诗,或者一定的济贫物质和罚金,从而是灵魂的买卖获得了合法性。
              


              IP属地:四川8楼2011-04-30 16:56
              回复
                总的来说,基督教会的神圣职责就是在于引导有罪的灵魂摆脱世俗世界的种种物质诱惑,教皇和神职人员作为上帝派驻人间的代理人,应该成为纯正信仰和崇高道德的楷模。然而在中世纪的现实生活中,由于美与丑、善与恶、真挚与虚伪、崇高理想与卑劣欲念,在基督教文化中以一种令人震惊的野蛮方式融为一体,导致了普遍的伪善。我们就看到了种种有无比虔诚的宗教动机而造成的滔天罪恶,在骇人听闻的自我折磨中所体验的心旷神怡的境界,以及以上帝的名义所从事的邪恶勾当。教会从根本上背离了自己的天职,成为了腐败堕落的罪恶渊薮;而教皇和神职人员则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利,巧取豪夺、纵情声色,成为一些口是心非的伪君子。理论与实践之间的这种尖锐矛盾导致了整个社会道德的普遍沦丧,从而使中世纪基督教文化临近崩溃边缘。
                


                IP属地:四川10楼2011-04-30 16:56
                回复
                  哎,好吧,可能逻辑很混乱。。。


                  IP属地:四川11楼2011-04-30 16:57
                  回复
                    学术性很强,


                    12楼2011-04-30 20:1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