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彬县吧 关注:865贴子:1,654
  • 5回复贴,共1

郑智贤:读贾平凹散文近作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日日月月,步履勿勿,新年不用人请就自到了。在新的一年里,我对散文居的心很重,极想在数量与质量上取得新进步。但十多天过去了,却全泡在旧体诗的水里,将散文冷落在寻找突破口的尝试中。
     精诚终于打动了金石,突破口也姗姗而至了。我从去年第9、10期的《美文》上欣然阅读了贾平凹几篇近作,包括《走了几个城镇》、《写给母亲》、《说棣花》、《天气》、《药王堂》、《崂山太清宫》等。读后大开眼界,随即涌出纷纷然的所感所思,急欲一吐而后快,作为一个借雪迎春的开端吧。
     读了贾氏新作,让我眼前一亮,原来散文还可这样写。这些散文,看似质朴无华,信笔漫写,实则兼有小说家的才气和散文家的灵性,从内容到形式,从思想到艺术,都呈现一种大想象,大气魄,大手笔,简直是海阔天空,游刃有余。穆涛说:“他笔下的乡村,对乡土散文的写作,乃至当下的文风,还是有一点启示和启发的。”我认为,贾平凹笔下的商洛、陕南的山、水、人,既不同于关中,又有别于陕北,更不同于全国其它地方,是带有陕南文化底蕴和地域灵气的山、水、人,也许这就是商洛或陕南一方热土所孕育的独树一帜的乡土散文吧。我从前将贾平凹散文的整体风格概括为率真灵动,行云流水,即内容的率真,艺术的灵动,以及在内容率真与艺术灵动紧密结合前提下传形、传意、传神兼行云流水的散文语言。咀嚼这些新作,进一步弘扬了这种弥足珍贵的散文风格。
     贾氏散文新作来源于写完长篇小说《古炉》之后的一些边角原材料。因而,它们与长篇小说彻底脑离了干系,全部化作了精短散文的有机部分,这再次证明了短小精悍特点散文的顽强生命力,是对那些醉于在散文上以长取胜者的当头棒喝。谈及散文的真情时贾平凹说过:“散文有最基本的东西,不能忘了。人类最基本的食物是米和面,散文最基本的东西是情感,没有真情实感就写不成散文么。”这同季羡林先生散文的精髓在于“真情”二字,同阎纲先生“散文者情之裸美”是一个意思。纵观贾平凹新作,其中人物皆主人,景语皆情语,尽可视为情感之结晶。散文大家贾平凹的创作实践表明,如果没有长期积累的真情实感,就不能写出《商州三录》,也不能写出《从棣花到西安》,同样也不能写出《说棣花》和《走了几个城镇》。
     我想,读了贾平凹的散文近作,决不是要像东施一样一味效颦,也去模仿率真灵动,行云流水的风格,也去一窝蜂地争写乡土散文。而是要不畏艰难,充满勇气地打开自己的散文创作局面,不断形成和完善自己的散文风格,在勇于探索和独立思考中寻找一条属于自己的突破之路。倘属真心爱散文,唯有如此,别无选择。
     二0一一年元月十四日
及陕西省彬县城关镇瑶池头村      郑智贤


1楼2011-05-10 10:34回复
    他出过一本散文书,我阅读过


    4楼2012-05-13 13:24
    回复
      老师你好,请问你有郑智贤老师的联系方式,我们在做八十年代的三套集成,想联系郑智贤老师。


      IP属地:陕西6楼2021-01-14 16:56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