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吧 关注:147,807贴子:1,663,777

开帖发问,各国军队的行军速度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我知道魏武卒是 披甲带剑扛三天的干粮,半天行军100里
由此猜测,秦锐士的行军速度应该是差不多的
由此发问, 其他国家,军队在行军速度上的差异
这里,我说明,后勤不论,纯行军速度
最好是能否转换成现代的 长度单位,,或者说一下大概的换算比率 1:3,1:4
求吧内高手解答


IP属地:江苏1楼2011-05-10 19:13回复
    我自己坐着沙发,啃着黄梨,听着音乐,等吧里的高手解答


    IP属地:江苏2楼2011-05-10 19:15
    回复
      若半天行军100里是够快的,呵呵接近现男子50公里竞走记录了吧。
      另30里为一舍,舍为行所解止之处。原先中原讲究队列,每行军一舍就休整下。
      记得郑国还说楚军行速的弊端是“其行速,过险而不整;速则失志,不整丧列。”同理析公曰:“楚师轻窕,易震荡也。”
      荀子也说“楚师轻利骠速,卒如飘风。”


      IP属地:上海4楼2011-05-11 02:31
      回复
        《谷梁传》:“三百步为里。”
        百里=100*300步*6尺=1800尺*23.1厘米=415.8米=41.58公里
        呵呵马拉松的路程


        IP属地:上海5楼2011-05-11 02:41
        回复
          和地形很有关系吧。。。


          IP属地:北京6楼2011-05-11 08:06
          回复
            各国精兵要求侧重点不同吧
            齐桓、晋文始为召募、科民之法(《吴子》:齐桓募士五五,晋文召为前行四五。),而是时,秦有陷阵,楚有组甲被练,越有习流君子之军。迨至战国,盖尚骑射,而技击、武卒、锐士、胡服、百金之习行于中国,后世诈力之兵用矣(技击之法,得一首而受赐金。武卒,衣三属之甲,操十二硕之弩,负矢五十个,置戈其上,寇胄带剑,赢三曰之粮,曰中而超百里。中试则复其户、利其田宅。锐士,功赏相长,五甲首而隶五家。胡服,以金铛饰首,前插貂尾为贵职,武士冠鹖尾之冠、缦胡之缨、短后之衣。百金,禽将赏百金。)。
            魏武卒的要求是着重甲,携带12石重弩,50只箭,扛戈,背三天口粮,半日内快步新军百里,要求的重点是速度和体力
            齐技击看重个人能力,春秋时代管子就曾提拔“能陷阵破众者”为精兵
            秦锐士要的是勇气
            别的国家不清楚了


            7楼2011-05-11 11:34
            回复
              听吧主的解释,我怎嘛感觉魏武卒的选拔方式有些近现代部队的感觉。


              IP属地:山东8楼2011-05-11 12:53
              回复
                我就想大略猜测一下
                古代军人,和现代军人,身体素质上的区别
                然后先以行走速度为基准对比一下
                果就是对古今长度单位换算迷茫了
                现代的人,行走速度平均一下5-6公里/小时
                每天以8小时计算,可以走40公里左右,还有体力消耗
                职业的军人, 长期锻炼,速度肯定快, 9-10公里/小时为准
                每天以8小时计算,算体力消耗,走80公里不到
                这样算起来,魏武卒的行军速度,
                按 不战屈人的算法,百里=100*300步*6尺=1800尺*23.1厘米=415.8米=41.58公里
                每天83公里
                古代专业军队行军速度优势不是很大啊,
                只能算古代地形复杂,载重不同的原因了吧
                


                IP属地:江苏9楼2011-05-11 13:16
                收起回复
                  或许以上现代不行速度,还是我夸大了的,我相信没有的


                  IP属地:江苏10楼2011-05-11 13:26
                  回复
                    只因势而异,魏武卒“日中而趋百里”也合理。
                    日常训练或四更始行军或日中后休整那3天就趋300里还行,若是连续3天共600里那强度就强行军了。
                    记得白起在战华阳时,秦军8天也行军800里,那时实战强行军连续8天哦。
                    还有张楚的周文率部一个月从陈县攻到骊山,直线距离约1500里实际路程约两倍算,是连续30日强行战都百里。


                    IP属地:上海11楼2011-05-11 13:49
                    回复
                      肯定是白起指挥的华阳之战了;咸阳与当时华阳距里800多里。还不包括山林小路的阻挡…八日就到华阳,日行百里还是连续八天。


                      来自手机贴吧14楼2011-05-11 20:30
                      回复
                        肯定是白起指挥的华阳之战了;咸阳与当时华阳距里800多里。还不包括山林小路的阻挡…八日就到华阳,日行百里还是连续八天。


                        来自手机贴吧15楼2011-05-11 20:30
                        回复

                          魏武卒和白起,这百里都是要打八折的。


                          IP属地:上海16楼2011-05-12 02:07
                          回复
                            赵奢,行军速度最快,两天一夜行一百八十里,而且是山地。


                            IP属地:山西来自手机贴吧17楼2013-08-26 21:45
                            回复
                              古代兵法所推“日行三百里”为行军速度的极限。


                              IP属地:山西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3-08-26 21:5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