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拉拉吧 关注:41贴子:4,818
  • 7回复贴,共1

关于物理。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力学】
1、速度:V=S/t
2、重力:G=mg
3、密度:ρ=m/V
4、压强:p=F/S
5、液体压强:p=ρgh
6、浮力:
(1)F浮=F’-F (压力差)
(2)F浮=G-F (视重力)
(3)F浮=G (漂浮、悬浮)
(4)阿基米德原理:F浮=G排=ρ液gV排
7、杠杆平衡条件:F1 L1=F2 L2
8、理想斜面:F/G=h/L
9、理想滑轮:F=G/n
10、实际滑轮:F=(G+G动)/ n (竖直方向)
11、功:W=FS=Gh (把物体举高)
12、功率:P=W/t=FV
13、功的原理:W手=W机
14、实际机械:W总=W有+W额外
15、机械效率: η=W有/W总
16、滑轮组效率:
(1)η=G/ nF(竖直方向)
(2)η=G/(G+G动) (竖直方向不计摩擦)
(3)η=f / nF (水平方向)
--------------------------------------------


IP属地:海南1楼2011-05-27 14:02回复
    【热学】
    1.吸热:Q吸=Cm(t-t0)=CmΔt
    2、放热:Q放=Cm(t0-t)=CmΔt
    3、热值:q=Q/m
    4、炉子和热机的效率: η=w有/Q燃料
    5、热平衡方程:Q放=Q吸
    6、热力学温度:T=t+273K
    ----------------------------------------


    IP属地:海南2楼2011-05-27 14:02
    回复
      【电 学 部 分】
      电流强度:I=Q电量/t
      电阻:R=ρL/S
      欧姆定律:I=U/R
      焦耳定律:
      (1)Q=I^2Rt普适公式)
      (2)Q=UIt=Pt=UQ电量=U^2t/R (纯电阻公式)
      串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R=R1+R2
      (4)U1/U2=R1/R2 (分压公式)
      (5)P1/P2=R1/R2
      并联电路:
      (1)I=I1+I2
      (2)U=U1=U2
      (3)1/R=1/R1+1/R2 [ R=R1R2/(R1+R2)]
      (4)I1/I2=R2/R1(分流公式)
      (5)P1/P2=R2/R1
      定值电阻:
      (1)I1/I2=U1/U2
      (2)P1/P2=I12/I22
      (3)P1/P2=U12/U22
      电功:
      (1)W=UIt=Pt=UQ (普适公式)
      (2)W=I?2Rt=U?2t/R (纯电阻公式)
      电功率:
      (1)P=W/t=UI (普适公式)
      (2)P=I^2R=U^2/R (纯电阻公式)
      --------------------------------------
      注:
      R=ρ.L/S是导体的电阻公式
      其中R为电阻,单位:欧姆
      ρ为导体材料的电阻率,单位:欧/米
      L为导体的长度,单位:米
      S为导体的横截面积,单位为:平方米
      


      IP属地:海南3楼2011-05-27 14:05
      回复
        【声】
        1.基本概念
        (1)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注意: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的物体不一定在发声。物体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但声音不一定停止。
        (2)声音的传播:声音在介质中以声波的形式向周围传播。传播声音的物质叫介质。声音的传播离不开介质。
        注意: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真空不能传声。
        (3)回声: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要发生反射。人们把声音遇到障碍物反射回来的声音叫做回声。
        人耳分辨出回声和原声的条件是:反射回来的声音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以上,即声源到障碍物的距离大于17m。
        (4)声速:声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叫声速,声速的大小与介质的种类有关。一般情况下,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最快,液体中次之,气体中最慢。
        声速的大小还与温度有关。在15℃的空气中,声速是340m/s。
        2.声音的特征
        ⑴音调:声音的高低叫音调。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决定的。声源的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人们听到的声音越尖细;声源的振动频率越小,音调越低,人们听到的声音越粗钝。不同物体的振动频率不同,同一物体的振动频率也可以调节。
        人的发声频率范围大约是85~1100Hz,人的听觉频率范围大约是20~20000Hz。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称为次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自然保护区为超声波。
        ⑵响度: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强弱就是响度。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声源的振幅越大,声音的响度就越大,人们感到声音就越大:声源的振幅越小,声音的响度就越小,人们感到的声音就越小。
        响度除与振幅有关外,还跟耳朵与声源的距离有关。离声源越远,声音越发散,人耳感觉到的声音响度越小。
        注意:我们平时所说的声音“大小”是指响度,而声音“高低”一般是指音调。
        ⑶音色:声音的品质。音色反映了声音的特点,也叫音品。音色由发声体的材料、结构决定。
        注意:我们能分辨出不同的人,不同的乐器发出的声音的依据就是音色。
        3.噪音
        ⑴噪声:从物理角度看: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叫噪声。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到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⑵不同等级的噪声会对人、动植物产生不同的危害。
        为了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
        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声音不能超过70dB。
        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
        ⑶控制噪音的三个途径:在声源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
        4.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


        IP属地:海南4楼2011-05-27 14:12
        回复
          -5
          透明体物的颜色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透过什么颜色的光);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什么颜色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其它颜色的光,白色物体发射所有颜色的光,黑色吸收所有颜色的光)


          IP属地:海南6楼2011-05-27 14:29
          回复
            物理没什么用啊


            IP属地:北京来自掌上百度8楼2011-05-27 14:33
            回复
              没用就不用呗 物理各种烂


              IP属地:海南来自手机贴吧9楼2011-05-27 15:14
              回复


                IP属地:北京来自掌上百度10楼2011-05-27 20: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