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冈子规吧 关注:24贴子:79
  • 1回复贴,共1
2009年05月09日 11:59


1楼2011-06-15 23:34回复
    对金阁寺的柔情百转,起源于三岛由纪夫的“金阁寺”,峰巅于阿信的“浪漫的逃亡”。
    阿信的说法是“美的过火,美的失火。据说在那个毁灭的夜里,
    金色的墙上映照着不停摇曳的火光,是金阁寺最美的一刻”
    “美是对抗世界不停崩毁的自然定律、是费劲心思挽留定格感动的无尽追求。美是心灵被触动的渺小一瞬,是人类脱离兽性的痛苦过程。想要搜集美的野心,就好像尝试用双手握住摇曳的火焰一样。”
    我对阿信没有平常心,有爱。哈哈哈。不适合评论他。
    三岛由纪夫呢,我还是愿花时间即使暴露我的浅薄和教条,也要来评论一下的。
    三岛由纪夫呢,照自己的美学,挣扎出了金阁炎上事件。挣扎的过程哀伤,缓慢,优雅,从容。
    但。纵使三岛描述的细致到仿佛他亲身经历,我还是,跟看那些恐怖的测试变态的心理题目一样,不明白:
    为什么主角最后要走上这条充满荆棘的毁灭之路,明明还有很多其他路可以走。
    不同的是,恐怖测试的答案分析起来总是,阴暗有力,残酷而极富逻辑。
    而三岛的金阁寺弥漫的是虚脱无力,苦涩疏离。没有符合我推理的逻辑。
    生活总是教我们,要权衡利弊,要合情合理,要合乎逻辑。这些东西在金阁寺里完全没有。
    可为什么非要有逻辑呢!那些苦痛都是真的,苦痛从来不需要逻辑。
    金阁寺里至死不渝谈论的只有美。靠近美。美是奢侈。令人发指。不是占有。就是销毁。
    “我迄今不曾见过那样充满拒绝感的脸。我认为自己的脸是被世界拒绝的脸。可是有为子的脸是拒绝世界的脸。”
    "我梦想中的金阁需要以围涌四周的黑暗为背景。"
    “我故意佯装出一副少年的模样(唯有这种时候,唯有故意演戏的时候,我才像个少年),兴高采烈的跑在前头,
    于是,这样梦萦魂绕的金阁,就这样简简单单地将其全貌展现在我的眼前”
    “我感觉我可以把金阁藏在我的肉里,藏在我的机体组织里,然后潜逃,就像潜逃的盗贼把昂贵的宝石咽下,
    然后隐匿起来那样。"
    “傻孩子,连你这样结巴的人都得当兵,日本也就完蛋啰” 母亲说。
    “我孤身独影,绝对的金阁包围着我。不知是否因该说我拥有金阁,或者说金阁拥有我?
    抑或是那里产生了罕见的均衡,使得我就是金阁,金阁就是我的这种状态成为可能。”
    “金阁不是无力,绝不是无力,但它是无力的根源”
    “美...美的东西,对我来说是怨敌”
    结巴阴沉丑陋的少年,丑陋的周遭,相互拒绝,相互抛弃。
    幼年时感知的美——金阁之美,偏执的成了少年今后人生的全部。
    他以为只需要美,也只有美可以弥补他,拯救他,庇护他。
    他以为只有依赖美,才能缓和他对世界,对自己的鄙夷和绝望。
    而他生命里的非金阁之美——美丽的少女有为子,洁净明亮的少年鹤川。他们的美和早夭,是他心里的谜。
    这些谜又加在了金阁身上。
    他把所有的热情和幻想交给金阁,也只有金阁,才能让他自悦自喜。
    金阁是美的,金阁的美是璀璨夺目的,是神秘内敛的,是无以伦比的,是接近永恒的,
    可依旧无法拯救自己和周遭的不洁丑陋:
    少年半被迫去脚踏娼妇小腹,却意外获得的甜美快意。行恶的快意。
    母亲的罪。
    住持老师的放浪阴暗庸俗伪善。
    内翻足柏木的痉挛阴暗残暴。
    美是虚无。美是梦魇。美是一切矛盾痛苦的根源。
    少年决心彻底放弃自己,放弃整个世界。少年瞬间想,一定要毁掉那永恒虚无,时刻笼罩横亘的美。一定要烧掉金阁。
    少年僧侣烧掉金阁,在美崩塌时,少年想,终于亲手结束了梦魇,我一定要活下去。
    最后结论:
    哇。甚是无聊,浪费我本来就没剩多少的青春。真是。
    原来,我还是需要逻辑——符合我心智的逻辑,或者使我崇拜的逻辑。
    当然,在日本人那,在侮辱了自己的人面前切腹,(额。切自己的,还不是对方的。)也算是报复了对方。这据说是符合他们的逻辑。
    当然,日本人的变态,他们的逻辑理性,和对美的感伤创造,都可以达到让人惊呼“砥柱中流是此峰”的境界。
    不过,还是,
    很想去看看那个原样原地重建了的金阁。
    感受下镜湖衬托,林中掩映,凤凰涅磐的金阁。
    感受下让人动容,勾引故事的金阁,
    感受下引来自身和别人灭亡的金阁。
    究竟它是怎样的美................................ 


    2楼2011-06-15 23:35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