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骑吧 关注:4,700贴子:158,636
杨广,又名英,隋文帝与独孤皇后的第二个儿子。相貌俊美,仪态万千,且 从小聪颖过来,思维敏捷,在隋文帝与独孤皇后的儿子当中备受宠爱。还在北朝周之时,因为其父亲杨坚的功勋,荫封为雁门郡公。隋开皇元年(581年),受封为晋王,并绶柱国将军,总管并州事务,时年仅13岁。因功绶武卫大将军,进位上柱国、河北道行台尚书令,同时统领军队。隋文帝杨坚特令项城公韶、安道公李彻辅导杨广学业。杨广其人聪颖好学,善于文章诗词,沉稳不轻浮,一时朝野声威日甚。隋文帝杨坚曾经让善于观象识人的异士来和来给自己的众子观象,来和得出结论:晋王眉上双骨隆起,贵不可言。隋文帝杨坚曾驾临杨广的住所,发现各种丝乐管弦等乐器大多腐坏,布满尘埃,很长时间没有使用,得出杨广不好声色的结论,愈加喜爱,于是杨广在这些方面更加克制,赢得了仁孝的好名声。曾经又一次围猎,突然下起大雨,左右侍从赶紧送来雨衣,杨广道:众将士都在冒雨,独独我一个人批这件雨衣吗?下令左右取走。开皇6年,转任淮南道行台尚书令,同年,再拜雍州牧、内史令。开皇8年冬,隋文帝以杨广为统帅,起大军南征陈,准备混一中国。次年二月,灭陈,中国一统,结束自汉末以来三国两晋南北朝之乱。灭陈后,杨广杀民怨最深的 陈湘州刺史施文庆、散骑常侍沈客卿、市令阳慧朗、刑法监徐析、尚书都令史暨慧等奸佞官员,平息民意,同时封 陈府库,一应资财俱皆不取。于是江南大定,天下皆称贤王。于是以军功进位太尉,赐辂车、乘马,衮冕之服,玄珪、白璧各一。再领并州总管。 同年,江南发生高智慧为首的暴乱,于是调杨广为扬州总管,驻扎江都平乱,乱平,遂长镇扬州,每年进京参朝一次。
杨坚祭泰山之时,杨广以武候大将军随祭,第二年,回归江都。此后数年,突厥屡次侵犯边疆,于是再次令杨广为统帅,率大军出灵武击突厥,于是边疆安宁,突厥绝迹,乃班师回朝。
600年,杨坚废杨勇太子位,以杨广为太子。文帝下诏以大兴为基业成就帝业,乃令杨广建舍大兴,当夜,烈风大雪,地震山崩,民舍多有倒塌,压死民众百余人。其后,封隋文帝旨意,巡抚东南各地。隋文帝末期,高祖每次避暑仁寿宫,都令杨广监国。



1楼2011-06-19 14:54回复
    先贴一段吧,一段一段的贴 自己翻译的隋史,错误不可避免,望指正见谅,确实没有太多的时间,慢慢的我都贴一下,欢迎喷 只要不涉及到人身攻击就可以


    2楼2011-06-19 14:56
    回复
      额~~~~~~~~~
      下文呢?


      3楼2011-06-19 14:57
      回复
        你想累死我啊,你可以直接翻成白话贴出来啊,我脑袋都炸了,没人贴的话 我会努力贴完的


        5楼2011-06-19 14:58
        回复
          问题是得到皇位后他的本性就开始暴露了~~~~~~~~
          杨坚的死和他肯定脱不了关系


          6楼2011-06-19 14:59
          回复
            争取一天能贴一段,估摸两个月差不多贴能贴完吧


            7楼2011-06-19 14:59
            回复
              我晕~~~~~
              原来的翻译啊


              8楼2011-06-19 14:59
              回复
                你牛


                9楼2011-06-19 15:00
                回复


                  IP属地:广东10楼2011-06-19 15:06
                  回复
                    第二段:
                    仁寿四年7月(604年),隋文帝驾崩,杨广在仁寿宫即皇帝位,8月,奉杨坚棺椁还京,。
                    时任并州总管的汉王谅举兵叛乱,杨广令尚书左仆射(宰相)杨素发兵征讨并迅速平息。
                    9月,任命 备身将军崔彭 为左领军大将军,统帅军队。11月杨广驾临洛阳,同月,征调男丁数十万开挖河道,自龙门东接长平、汲郡,抵临清关,度河,至浚仪、襄城,达于上洛,同时沿河道设立关闸。同月,颁发修建东都洛阳诏令
                    


                    11楼2011-06-19 15:51
                    回复
                      这一段可以忽律不计,因为根本对评价杨广生平没有任何意义。。。


                      IP属地:福建15楼2011-06-19 20:50
                      回复
                        开这个帖子,仅仅就是想将隋史帝纪·炀帝传 尽自己能力翻一下,看起来不至于那么累,不做评价,另外欢迎各位帮忙贴译文,可以是自己翻的,也可以是别人翻译好的,小墨墨开了一个讨论贴,要争论,要打口水仗俺们尽量去那里打 嘿嘿,另外 能力有限 有些词 有些句出错误,欢迎指正修改 


                        17楼2011-06-19 23:34
                        回复
                          大运河 + 探索丝绸之路


                          IP属地:天津18楼2011-06-20 00:27
                          回复
                            我把自己的楼删了,抱歉,决定不在此楼讨论。坚决支持写文学贴。


                            19楼2011-06-20 12: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