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鹅乐园吧 关注:23贴子:5,680
  • 4回复贴,共1

【文摘】闲书四种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从朋友处索得一书,是湖北辞书出版社出的《闲书四种》,四种为:冒辟疆的《影梅庵忆语》、沈三白的《浮生六记》、陈小云的《香畹楼忆语》以及蒋坦的《秋灯琐忆》。其实之前都看过,然而把这四种放在一起,确实比较有趣,因此接书之际,心中大乐。  
  合在一起的好处是能见高下。题材则一,都是男人笔下的女人。单以文名而论,冒襄自当居于魁首,何况他所记述的是董小宛这般神仙也似的人物;但如果依照我的排名,这篇仅列第三,浮生六记为首、秋灯琐忆次之;更进一步,论及文章中显出的情之深厚、品之高下,则冒氏当居末席。  
  这里其实也有些缘故。香畹与影梅,所记录的大约是妾;而另两种记录的是妻。妻与妾,在现在看来好像不是什么大事,在当时则譬如天壤。简而言之,妻偶尔还有做人的权利,妾则只是侍奉他人的工具。浮生与秋灯之所以美,是因为它们都是将人作人看待的,而另两种虽也有人味,终脱不了居高临下的口气。  
  交友当如沈三白、陈芸娘。最喜三白处:事实上是亲生弟弟的阴谋,害得他与芸娘被逐出门,漂泊困顿,甚至父亲去世,其弟也处心积虑不让他知晓,还挑唆债主上门,最终霸去了全部家财。然而三白在文章中也只是隐晦地暗示,自始至终无一怨怼语。至于穷愁潦倒之际,辛苦一年赚来的银子,朋友一说有事,则双手全数奉上,唯恐不周至,而芸娘也典当相从,竭诚谋划,则二人笃于友情可知。布衣侠士,强胜名门公子。  
  按明末清初一节,六字可以概括:乱世、才子、佳人。然而乱世佳人,犹胜才子,其刚烈勇毅,男子多有不及。钱谦益降清,而柳如是投河,虽未死成,最终还是以投缳自尽挽救了钱氏家产;桃花扇之绝唱,李香君固令人感佩,侯方域终怕死失节;即如影梅庵中董小宛,能于乱军丛中孤身寻冒氏,之死矢靡他,而冒氏对陈圆圆一直念念不忘,有负佳人多矣。  
  性情是天生的,与后天的教养无关。书读得多了,未必是好事。万卷无一用。 


1楼2006-07-04 09:46回复
    性情是天生的,与后天的教养无关。书读得多了,未必是好事。万卷无一用。 
    全文的总结性语句,但偶不苟同------性情虽是天生的,但若没有后天的修养造化,人是不为其人的,所以读书越多,修养就越高,怎能说不是好事呢...


    2楼2006-07-04 17:11
    回复
      我觉得应该是因人而异吧,看你是否能理解并消化好书中的内容,将别人的思想精华融入自己,并赋诸行动.有些人是读死书


      3楼2006-07-11 09:33
      回复
        沈三白芸娘确是性情中人,被逐那段写得也是敦厚之极。三白夫妇算幸运的,假若六记不传,二人必然湮没于里巷而不为后世所知,中国也好,西方也好,这样的人都太多了。所以说文化的精髓心灵的高贵往往是深藏在民间,而未必在于那些所谓的精英和成功人士之中……
         读影梅庵忆语时我的感觉跟LZ差不多,也是对冒襄莫名反感,这厮真情不多,自我标榜倒不少。(也可能还是有真情的,只是弄文太久,沾了文人的毛病,反不及身为布衣的三白们真率自然……)总之读完忆语我几乎没怎么被打动,除了董小宛做的那些美味……>_<

         布衣侠士,强胜名门公子。
         书读得多了,未必是好事。
         很赞这两句。


        4楼2008-03-23 00:34
        回复
          • 218.107.132.*
          王静安诗云:人生过处惟存悔,知识增时只益疑。信哉此言!读书太多,转成累赘。

          窃以为四书之中,以文字精美论,《秋灯琐忆》为最,断简零章,无不精妙绝伦,沁人心肺,本于自然,臻于化境。沈三白以真情语写伤心事,亦足动人。冒陈则习气未脱,矜持过甚,自桧而下矣


          5楼2008-09-27 12: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