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了,我今天看了一档节目,说,一个老头收藏家,很喜欢收藏奇石,他的好朋友买了一块原石,600块,给他打电话说可以原价或者打折卖给他,一开始这老头没兴趣,他朋友又说这石头半夜会发出路白色的光,这老头感兴趣了,坐车去东海他朋友家看,当场就买了。回去后拿着这石头乐了一天,他老婆又说会发光的石头会不会有放射性,他还特地去鉴定,结果说没有放射性。然后这老头又突发奇想,说,这会不会是夜明珠?!还查了很多夜明珠的资料···
我就纳闷了,这老头真的是收藏家么?他不知道有一种东西叫萤石么?或者你直接去鉴定,看看是什么石头不就好了,还浪费钱去检查有没有放射性。那石头是绿色的,颜色很浅,两个巴掌捧起来那么大,很透,我当时就猜,是不是萤石啊,或者是夜明珠,没想到到最后还真的是萤石···
至于楼主你说的,萤石在温度较高的发光源旁边吸收后,是会发光的,而夜明珠是自己会发光的,不过从来没人见过夜明珠,它只存在于古代···
“近年来,珠宝、奇石市场上到处可见所谓球状萤石“夜明珠”出售。严格地说,“夜明珠”特别是古籍记载的“夜明珠”并非是圆珠体,只有现在市场上出售的假“夜明珠”,才个个都是标准的圆球状。
古代的“夜明珠”,是指能够在夜晚(或暗室中)自行发光的天然物体,而且这种光是人用肉眼能够直接看到的光。从我国古代史籍文献中大量有关“夜明珠”的记载中,我们可知,这种天然的发光体从古至今都特别稀少,若被人发现后,绝不会经过任何加工,更不会去把它磨成标准的圆球体,成为“珠”状的实物。古籍文献和口头传说中的“夜明珠”发光强度虽然有些过分夸张,然而“夜明珠”在我国古代确实出现过。直至今日,古代“夜明珠”对人们来说仍是一种真实而神秘的东西。
笔者曾在上世纪50年代采到一种萤石,其不需要经过人工因素的“激发”,夜晚能够在漆黑的环境中发出一种白色的冷光,这种“白色冷光”似乎亮而无光。这几块“发光萤石”到了70年代末期,便自然消失了发光现象。与普通萤石一样,其不经过强烈的加热“激发”,是不会再在黑暗中“发光”的。是不是所有的天然的“发光萤石”都会如此呢?这尚需进一步的研究。
萤石是一种产量多、十分易得、十分便宜的透明晶体矿物,又是最容易通过人为的手段“激发”使其“发光”的。天然的自行能发出人肉眼可以看到光线的萤石是可遇不可求的,所以近年来在我国珠宝、奇石市场上见到的所谓球状萤石“夜明珠”实际上是现代人为所作。这种人为的东西,都没有什么欣赏价值、收藏价值和经济价值。”这是我看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