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们学习 结构对应
也就是说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
以及修辞的运用 合乎规律或习惯 彼此对应平衡
以上这些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联律通则试用稿中有这么几项
联文用词的构成、词义的配合、修辞的运用,上下联要对应平衡
而修订稿则增添了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要合乎规律和习惯
所谓结构对应
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当相同或相似
就是说出句在句法上按怎样的语法组成的 则对句组成语法也要与之对应
如二00五年高考对联题
科学能致富==
我们来看下联的对法
科学能致富==
教育可兴邦
“科学能致富。”(出句求对句)
那么 “科学”是名词 作主语
“能”是能愿动词 作状语
“致”是动词 作谓语
“富”是名词 作宾语
这就是句子的结构
即出句为主谓宾结构
应对这一题就应用相同结构的句子
如“教育可兴邦”
那么 教育 一样是名词
而且是作为主语
可 毫无疑问 也是能愿动词
作状语
兴 为动词 作谓语
邦 名词 作宾语
大家看 下句的结构 与上联的结构 毫无差别
再来看下一个例联
月斜诗梦瘦 ==
风散墨花香
上联的 月 下联的 风 都是名词
都是作为主语出现的
那么同样上联的 斜 下联的 散 都是动词 但在这里 不是单独作为谓语
这是与上一例联联结构的差别
月斜 风散 本身构成了 主谓结构
原因是 后面的 诗梦瘦 墨花香 也是同样的结构
由名词和动词来构成
这就使这一联 没有了宾语
这两个句子同属于倒装句
也就是说 上下联词语的构成、词义的配合、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
以及修辞的运用 合乎规律或习惯 彼此对应平衡
以上这些是我们今天要重点研究的内容
联律通则试用稿中有这么几项
联文用词的构成、词义的配合、修辞的运用,上下联要对应平衡
而修订稿则增添了词序的排列、虚词的使用要合乎规律和习惯
所谓结构对应
指上下联语句的语法结构应当相同或相似
就是说出句在句法上按怎样的语法组成的 则对句组成语法也要与之对应
如二00五年高考对联题
科学能致富==
我们来看下联的对法
科学能致富==
教育可兴邦
“科学能致富。”(出句求对句)
那么 “科学”是名词 作主语
“能”是能愿动词 作状语
“致”是动词 作谓语
“富”是名词 作宾语
这就是句子的结构
即出句为主谓宾结构
应对这一题就应用相同结构的句子
如“教育可兴邦”
那么 教育 一样是名词
而且是作为主语
可 毫无疑问 也是能愿动词
作状语
兴 为动词 作谓语
邦 名词 作宾语
大家看 下句的结构 与上联的结构 毫无差别
再来看下一个例联
月斜诗梦瘦 ==
风散墨花香
上联的 月 下联的 风 都是名词
都是作为主语出现的
那么同样上联的 斜 下联的 散 都是动词 但在这里 不是单独作为谓语
这是与上一例联联结构的差别
月斜 风散 本身构成了 主谓结构
原因是 后面的 诗梦瘦 墨花香 也是同样的结构
由名词和动词来构成
这就使这一联 没有了宾语
这两个句子同属于倒装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