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税
历代封建王朝关于市税法令之苛酷,较之关税有过之而无不及。汉代重课商人,武帝元光六年(前129)令出算:非吏比者、三老、北边骑士轻车以一算,商贾轺车二算,船五丈以上一算。元狩四年(前119)始课税于缗钱,商人缗钱二千而算;手作者缗钱四千一算。商人要将自己的资产及收入禀报于官,隐匿不禀报者及禀报不实者,均处以戍边一年,缗钱没收,密告者则偿给其一半。晋室统一天下后,施行“散佑之制”,规定: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作成文卷,每一万钱,官征收四百钱,卖者纳三百钱,买者纳一百钱;无文卷者,从价征收4%。宋、齐、梁、陈各代皆沿用此法。 隋代商税较轻。唐初,对市税亦从轻征收。唐玄宗(712~755在位)以后,商税渐重,安史乱后肆意苛求,“借商”、“质钱”、“率贷”、“阅商贾钱”等变相征税名目繁多。宋代对于居者市鬻,课以“住税”,税率每千钱纳三十。淳化三年(992)令各州以端拱元年(988)至淳化元年期间最高税收额为“岁课”,凡达不到此额者,现任官吏要受到处罚。明初规定“商税俱三十分税一”和“凡物不鬻于市者勿税”两大原则,惟卖买田宅头匹时,规定立契,除正课外, 征收契纸铜钱四十文。 这是契税的原始形式。仁宗洪熙元年(1425),施行钞法,乃课税于市肆门摊;宣德四年(1429)将此税增加了五倍。其后,税率杂派不断增加,加上胥吏勒索无度,广大商人不堪忍受。明律严禁匿税漏税,商人如“不纳课程”,按律“笞五十,物货酒醋一半入官”(《大明律》)。清代咸丰(1851~1861)以前的税法,大抵因袭明代;较明代所增加者有契税、当税和牙税等项。顺治四年(1647)规定:民间卖买土地房屋者,由卖主依卖价每一两纳税银三分,官于其契尾钤盖官印以为证。雍正七年又将契税每两加征一分,以充科场费用。乾隆十四年又定契税之法,严格契约的印制、填写及保存,无“契尾”者,照漏税律例论罪,并提高税率,买契为9%,典契为4.5%。“牙税”系征自牙行的一种特别营业税。雍正年间规定,“牙帖”(经营牙行的执照)由户部颁给,每五年发给新帖一次,依牙行之资本、卖买成绩等,令纳税五十两至一千两不等,每年还要征收一定的牙税。“当税”系当铺的营业税。顺治九年制定典铺税例,规定各当铺每年纳税五两,康熙五年又规定当铺征税制,依等级每年征银五两、四两、三两、二两五钱,其后成为当税的标准。雍正六年制定当帖规则,令纳帖费,其额各地不同。以后产生种种附加税,当税亦渐增高,每年五两者,至光绪(1875~1908)年间增至五十两。
历代封建王朝关于市税法令之苛酷,较之关税有过之而无不及。汉代重课商人,武帝元光六年(前129)令出算:非吏比者、三老、北边骑士轻车以一算,商贾轺车二算,船五丈以上一算。元狩四年(前119)始课税于缗钱,商人缗钱二千而算;手作者缗钱四千一算。商人要将自己的资产及收入禀报于官,隐匿不禀报者及禀报不实者,均处以戍边一年,缗钱没收,密告者则偿给其一半。晋室统一天下后,施行“散佑之制”,规定:凡货卖奴婢、马牛、田宅作成文卷,每一万钱,官征收四百钱,卖者纳三百钱,买者纳一百钱;无文卷者,从价征收4%。宋、齐、梁、陈各代皆沿用此法。 隋代商税较轻。唐初,对市税亦从轻征收。唐玄宗(712~755在位)以后,商税渐重,安史乱后肆意苛求,“借商”、“质钱”、“率贷”、“阅商贾钱”等变相征税名目繁多。宋代对于居者市鬻,课以“住税”,税率每千钱纳三十。淳化三年(992)令各州以端拱元年(988)至淳化元年期间最高税收额为“岁课”,凡达不到此额者,现任官吏要受到处罚。明初规定“商税俱三十分税一”和“凡物不鬻于市者勿税”两大原则,惟卖买田宅头匹时,规定立契,除正课外, 征收契纸铜钱四十文。 这是契税的原始形式。仁宗洪熙元年(1425),施行钞法,乃课税于市肆门摊;宣德四年(1429)将此税增加了五倍。其后,税率杂派不断增加,加上胥吏勒索无度,广大商人不堪忍受。明律严禁匿税漏税,商人如“不纳课程”,按律“笞五十,物货酒醋一半入官”(《大明律》)。清代咸丰(1851~1861)以前的税法,大抵因袭明代;较明代所增加者有契税、当税和牙税等项。顺治四年(1647)规定:民间卖买土地房屋者,由卖主依卖价每一两纳税银三分,官于其契尾钤盖官印以为证。雍正七年又将契税每两加征一分,以充科场费用。乾隆十四年又定契税之法,严格契约的印制、填写及保存,无“契尾”者,照漏税律例论罪,并提高税率,买契为9%,典契为4.5%。“牙税”系征自牙行的一种特别营业税。雍正年间规定,“牙帖”(经营牙行的执照)由户部颁给,每五年发给新帖一次,依牙行之资本、卖买成绩等,令纳税五十两至一千两不等,每年还要征收一定的牙税。“当税”系当铺的营业税。顺治九年制定典铺税例,规定各当铺每年纳税五两,康熙五年又规定当铺征税制,依等级每年征银五两、四两、三两、二两五钱,其后成为当税的标准。雍正六年制定当帖规则,令纳帖费,其额各地不同。以后产生种种附加税,当税亦渐增高,每年五两者,至光绪(1875~1908)年间增至五十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