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宝马R72到乌拉尔M72再到长江750
有人说,我国长江750“侉子”的原形是BMW在二战时期的jy摩托车。其实二战时德国鬼子的“侉子”是R12、R75和尊代普(ZUNDAPP)等750型摩托车,这些车跟我们现在的“侉子”不一样。经过大量调查,我们发现跟“侉子”最相象的是BMWR71摩托车,R71的生产年代是1938-1941,而二战时纳粹德国几乎没有使用R71作为jy车。
那么从BMWR71到现在的“侉子”是怎么一个过程呢?1939年,斯大林想为苏联红军装备机动性很强的车辆,他想到了一种750cc、对置双缸、带边车的摩托车。而这种摩托车刚好是当时BMW的R72。于是斯大林派人同希特勒商量引进的事,可当时纳粹德国正忙着占领波兰。 后来,5辆BMW摩托车被“走私”到了苏联,这些车又被解体、测绘……苏联人造出了乌拉尔(URAL)M-72型摩托车。仿制的M-72型摩托车比原车作了某些改进,更适用于越野和军事行动,以重心低、坚固耐用、便于维修著称。但该车也存在压缩比小、热效率低、耗油量大、前后减震器差、车辆过重等缺点。在此后的60多年里,乌拉尔共生产了约320万辆这种车。 20世纪50年代,我国军方提出了生产jy摩托车的装备要求。在苏联“老大哥”的支援下,我国航空企业参照乌拉尔M-72生产出了我国自己的750型摩托车,这就是我国生产的“侉子”的原型。
我国生产的摩托车一开始没有品牌意识,几个工厂生产的车都打着“长江750”的商标,多年来一直装备部队做机要和通讯用车,也被当做卫戍部队的巡逻车。改革开放以后,人们有了品牌意识,长江750变成了包括长江在内的长洪、长动、湘江、赣江和战友等多个品牌。车型也打破了多年一贯制的单调,发动机功率由原来的22马力,发展到24马力,30马力、32马力和最近用于出口的40马力水冷发动机。可奇怪的是,虽然大浪淘沙,在市场上最有生命力的却居然仍是最原始的M1型。目前国内的几家车厂都处于停工状态,唯*出口订单或军警订货能带来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