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诗歌吧 关注:1,004贴子:4,162
  • 5回复贴,共1

嘉兴历代诗人(转)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诗歌在中国的文学中占有突出的地位,同样也在嘉兴文学中占有突出地位。嘉兴在春秋时地处吴越之交,战国时属楚辖。吴歌、越歌、骚声一直流传在民间,并给文人以深刻影响。唐朝以前,由于时代久远,缺乏这方面的记载;唐朝开始,代有才人佳作传世。特别是明代中后期后,资本主义开始在嘉禾平原及与之毗邻地区萌芽。经济发展,文化繁荣,诗人诗作如林,奠定了“文化之邦”的基础。今嘉兴图书馆所藏清代沈季友、胡昌基编辑的《携李诗系》及续集,’共收集从古至清的嘉兴诗人近4000家,尚不含海宁市(因海宁当时局抗州郡)。乾隆年间沈德潜选编《清诗别裁集》,收取了自清初至乾隆时的诗人900余人,嘉兴籍诗人占50多人。钱仲联先生编辑的《清诗纪事》共收集整个清代6000余诗人,嘉兴籍占350多人,且大多有诗集传世。这些数字充分说明了嘉兴诗歌在清代诗歌中的重要地位。其中如朱彝尊、查慎行、吕留良、钱载、王县、黄燮清、沈曾植、王国维等都是具有全国性影响的诗人,在中国文学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嘉兴籍诗人形成的“秀水诗派”是清代影响深远、规模巨大的几个诗派之一。纵观诗歌的内容、艺术,都具有鲜明的特色和较大的成就,值得肯定。进入近代,嘉兴诗歌又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时代特征。“五四”以后,诗人们致力于诗歌革新,从古典诗歌向新诗过渡,其中徐志摩的新诗实践具有承先启后的作用。解放后,诗歌创作走向大众,古体诗词焕发青春,新体诗更加普遍,新一代诗人茁壮成长。


第一节 清代以前的诗歌

嘉兴诗歌,现在能见到最早的是春秋时期越国国君勾践的一首诗。公元前493年,吴国攻破嘉兴,并俘虏了勾践。勾践在离开嘉兴时作了《离别相去辞》,其句式情调与战国后期盛行的楚骚体诗无异,实为楚辞先声。从其形式之娴熟,可知当时必已流行,惜无更多记载。江南是吴歌的发源地。古人有言:“江南音,一唱直千金。”晋时有民歌《阿于歌》,写古代嘉兴饲养鸭子的情况。由于时代久远,唐以前的嘉兴诗歌保存不多。唐以后,记载日多。下面介绍各时期的诗歌情况。
【汉代诗歌】
严忌(生卒年不详):西汉辞赋家,本姓庄,因避汉明帝刘庄讳,后人改为严。由拳(今嘉兴)人。有辞赋二十多篇,其中《哀时命》哀伤屈原,被收入东汉王逸所编的《楚辞章句》。曾为梁孝王门客。世称严夫子。其子严助(?一前122)也是西汉辞赋家,有赋三十余篇,今不传。与淮南王刘安相交,因刘安谋反而被牵连诛杀。
【唐代诗歌】
唐代嘉兴诗人记载不多,但也有几位影响较大。
丘为:嘉兴人,生卒年不详。天宝进士,曾官太子右庶于,与王维、刘长卿友善,卒年九十六。其诗大多为五言,内容多写田园风物,对唐前期五言格律诗的形成、成熟及唐代山水田园诗派的形成作出了贡献。原有诗集,现已佚失,《全唐诗》仅存他十余首。其中《湖中寄王待御》写自己在嘉兴的隐居生活,表达了不慕富贵、甘愿淡泊的志向。稍后的丘丹,也有诗传世。
顾况(?一806?):字逋翁,海盐人。至德进土,曾官著作郎。因嘲讽权贵而被劫贬饶州司户,后隐居茅山,自号华阳真逸。顾况善诗、画。其画多为山水,其诗不为形式所拘,反映现实广阔,富有创造精神,多用口语俚语,平易流畅。前人评为:“偏于逸歌长句,骏发绰厉,往往若穿天心,出月胁,意外惊人语,非寻常所能及,最为快也。”(《皇甫提序》)有《华阳集》三卷。其中如四言诗《囝》,写福建一带官僚、地主勾结摧残拐卖儿童的触目惊心事实;乐府诗《公子行》则又刻划一位公子王孙一天中的荒淫豪奢生活;还有写农村景物的《过山农家》等,都是唐诗中的名篇。
其子顾非熊,也能诗,有诗集一卷。
刘禹锡(772—842):中唐有名的诗人,唯物主义思想家,“永贞革新”的积极参与者。刘禹锡祖籍非嘉兴,其父刘绪时为避安史之乱,举家南迁。刘禹锡出生在嘉兴,并一直在嘉兴生活到19岁。嘉乐平原的生活、文化环境,使他从小就热爱诗歌,为他清新、明朗、豪迈的诗风和广阔的诗歌内容打下了扎实的基础。几十年后,他还在诗中回忆:



1楼2006-07-27 17:26回复
    忆得童年识君处,嘉禾驿后联墙住。
    垂钩钓得王余鱼,踏芳共登苏小墓。
    此事今同梦想间,相看一笑且开颜。
    (《送裴处士应制举》)
    唐朝政府对江南的残酷剥削,使刘禹锡对江南人民的苦难有了深切了解。这对他后来坚决参加“永贞革新”、不畏遭贬打击的顽,强精神也有深刻影响。
    【宋元诗歌】
    宋元时期,如康与之、朱敦儒、岳珂、赵孟坚等避居于嘉兴,留下不少诗作。嘉兴籍的诗人主要有:
    施德操:南宋初盐官人,与张九成、杨璇号为“三先生”。其写盐官《广福禅院》诗句云:“潮从海月生时上,蜂在云天尽处横。”
    杨 璇:南宋初盐官人。有写砍石西山的诗。
    王彦和:南宋时桐乡人。曾有《题扇》诗为人称颂:“天边一线征鸿没,山色浅深墨未匀。别浦渔舟待归去,夕阳渡口两三人。”
    陆德舆:桐乡人,南宋宁宗嘉定十年进士,官至吏部尚书。《至元嘉禾志》收其诗。
    许 斐:海盐人,南宋理宗嘉熙年间隐居秦溪,于水南种梅数十,自号梅屋,有《梅屋诗集》。其中《笋蔑羹》:“趁得山家笋蕨春,借厨烹煮自炊新。倩谁分我杯羹去,寄与中朝食肉人。”讽谕感慨之意自见。《泥孩儿》中有云:“岂知贫家儿,呱呱瘦于鬼。弃卧桥巷间,谁或顾生死?人贱不如泥,三叹而已矣。”更直接反映现实。
    叶隆礼:嘉兴人,南宋理宗淳访间进士,官建康府西厅通判,改国子监簿。其七律《烟雨楼》诗是较早写烟雨楼的诗,其中“掉歌远入秋波绿,塔影中分晚照红”,清新如画。另一嘉兴诗人唐天磷(南宋理宗宝枯间进士)也有《烟雨楼》诗:“四时天色有晴雨,一片湖光无古今。远塔连阴知寺隐,小舟穿柳觉春深。”
    常 嫩:海盐人,南宋理宗淳枯进士,累官浙东安抚使。宋亡,里居。《海盐县图经》收其诗。
    张尧同:嘉兴人。有五言绝句组词《嘉禾百咏》,现存《苏小小墓》、《天心湖》、《长水乡》等10首‘。当为后来朱彝尊《鸳鸯湖掉歌》之本。
    陆 正:海盐人。宋亡后隐居乡中,元世祖征召,称疾不出。有《拓上遗诗》等。
    赵孟坚、赵孟淳兄弟:宋太祖十一世孙,其先从高宗南渡,家居于平湖广陈。宋亡不仕。两人皆善书、诗、画。堂弟赵孟颓曾从吴兴来访,以其降元,孟坚闭门不纳。夫人劝之,始令从后门入。走后,使人涤其坐具。
    赵善应:宋太祖七世孙,南渡后居桐乡洲泉。其《题宁师西阁》诗;“漂泊南来几岁寒,追谈往事漫心酸。云烟暮隔中原望,归折梅花忍泪看。”
    吴 镇(1280一1354):嘉善人。元代画家、书法家、诗人,号梅花道人。其题画诗、跋,后人辑为《梅花道人遗墨》二卷。虽不以诗名,但诗风古朴,与画相得益彰。
    【明代诗歌】
    明代诗歌成就不大,纠缠于复古反复古之中。至明中后期始有转机,为清诗繁荣作了准备。嘉兴诗歌也大约如此,较有名的有:
    贝 琼:(1314—1378):桐乡祟德人,明初被聘为编修《明史》,后为国子监助教等。少年时曾跟杨维帧学诗,后有诗名。诗风“温厚之中自然高秀”,“足以领袖一时”。有《清江贝先生文集》,其中诗十卷,文三十卷。
    朱妙端(1423一1506):海宁女诗人。嫁教偷周济,才华不为其夫所识。后随夫做官去福建等地。工诗,多佳句,有《静庵诗集》一卷。现存四十余首。其中《咏虞美人》、《梅花灯笼》等诗,当时传闻。也不乏忧国忧民、慷慨激昂之作。《玉镜阳秋》评其诗:“上方古人,可接李清照、郑允端之 武;下视近代,颇出陆卿子、徐缓之右。”
    苏平、苏正兄弟:海宁人,1435年前后在世。与刘溥、汤允勋等诗人齐名,时称“景泰十才子”。苏平有《雪溪渔唱》集,苏正有《云旧社壑
    集》。
    胡震亨:万历时海盐人,曾任知县、知州等职。家藏书万卷,日夕不倦研读。著有《海盐县图经》等。其选编的《唐音统签》是最早的唐诗选集,成为清代《全唐诗》的基础。
    其他尚有海盐张宁、董云、李潭、朱朴、钱药、钱薇、钱芹、刘熠、冯皋谟、斯学等,海宁祝淇、祝萃、许相卿、冯勤等,嘉兴王周、吴鹏、包节、周履靖、项元淇、沈思孝、姚衷、冯梦帧、项穆、项兰贞(女)、沈兰(女);桑贞白(女)、殷仲春、李日华等,平湖屠熏、屠应云 父子、孙空、赵汉、赵伊、冯汝死等,嘉善陆梆、方泽、支大纶、魏大中等,均有诗作或诗集传世。
    


    2楼2006-07-27 17:26
    回复
      朱彝尊现存诗2000多首。尤其值得一提,其绝句如《鸳鸯湖掉歌》广泛反映出资本主义萌芽时期嘉禾平原的现实。作为田园诗来说,写出了时代新意。诗人笔下的农村,已非昔日平静、闭塞、落后、单纯小生产式的农村,而是开放、喧闹、充满活力和城镇、工、商结合的农村:“楼头沽酒楼外泊,半是江淮贩本船”;“五月新丝满市厘,缫车响彻斗门边”;“金鱼院外即通律,转粟千艘压水滨”,“舟移濮九娘桥宿,夜半鸣梭搅客眠”;“石尤风急驻苏湾,逢着邻船贩梅还” 诗人采用一点一诗、由点成面手法来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又加上自注,成为“方志诗”。艺术上清新活泼,优美深长。组诗影响深远。不久,嘉禾平原出现了许多各地的方志组诗。
      其长篇歌行体如《玉带生歌》气势充沛,自然流畅,通过文天祥砚台,抒发亡国之恨,斥责变节投降。长诗《风怀二百韵》情致缠绵,丰赡华艳,据传系写其与妻妹的情事。其乐府诗如《马草行》、《捉人行》、《田家留客》,反映当时自己及人民的苦难,真切感人。
      朱彝尊诗是秀水诗派先声,他是清代前期百年中的重要诗人。“清代诗风,浙派为盛。浙派尤以秀水为宗,开其先朱竹席。”(钱仲联《梦苕庵诗话》)
      此时嘉兴诗人较有名的还有曾王孙、叶封、王蓍、王庭、徐嘉炎、高以永、钱陈群、顾仲清、朱昆田(彝尊之子)、沈廉、沈存周等人。
      平湖陆氏诗人
      陈 柔(1630—1699):康熙六年进士,十八年召试博学宏儒,授编修。有《雅坪文稿》诗四十卷、文十卷。与彝尊为中表兄,倡和较多。
      陆陇其(1630—1692):康熙九年进士,官至四川道御史。有诗文《三鱼堂集》。诗风质朴醇正,似唐代元结,多反映现实。
      陆奎勋:康熙六十年进士,官至检讨。有《陆堂诗集》二十四卷。诗学朱彝尊,内容广泛。《京邸杂咏》、《海舶行》、《筑堤行》等反映当时现实。
      沈季友:康熙二十六年副贡,陆柔之婿,有《学古堂诗集》六卷。五言诗古朴,近体诗清逸。《武林行》记述当时耿精忠反叛之事。曾辑亮禾诗人诗集《携李诗系》。
      此时平湖诗人还有邵延龄、姚世靖、严思位、胡庆豫、丁嗣微、裔沆兄弟(孪生,时人目为“双丁”)、韩戴锦等人。
      嘉善诗人
      魏 坤(1645—1705):康熙三十八年举人,工诗词,有《倚晴阁诗钞》。《清诗纪事初编》:“魏塘魏氏文学最盛,学 、学渠最著。坤少有志,与嘉定陆元辅、海宁陆嘉淑订忘年之款。以贫客游南北,尽识当时名游,独无所遇。其诗才情茂密,与朱彝尊、李良年相亚,而声名不及。”
      此时嘉善诗人还有曹尔堪、曹奕霞、李应机、孙琼、曹庭枢等。李应机有《圃隐诗文集》十六卷,高祖李标、祖李炜、父李光尧及李氏子孙二十多人皆能诗,一门诗集为《陇西诗萃》。
      桐乡诗人
      劳之辨:康熙三年进士,有《静观堂诗集》三十卷,诗多纪事之作,擅长乐府,反映当时现实。《红剥船行》等写当时漕运、外国进贡等事。
      汪 森:贡生,原籍安徽休宁,居桐乡。家有裘杼楼,藏书万卷。有《小方壶存稿》。
      汪文柏:康熙时为北城兵马司指挥,有《古香楼吟稿》。朱彝尊对他评价颇高,称颂其《过吴江盛泽诗》中“夜灯千匹练,秋雨半湖菱”句。
      吴宗元:有《约言书屋诗钞》。
      吴之振:贡生,官内阁中书,有《黄叶村庄诗集》八卷。七绝成就最高。如《常州歌》:“下车容易上车难,水到田头渐渐干。莫惮辛苦齐着力,十分收得总输官。”“早唤儿孙小陇头,一车十轴数难周。阿爷不吃闲常饭,充作长年到晚休。”田园诗写出农民痛苦,实为难得。
      海盐诗人
      徐豫贞:监生,有《逃奄诗草》等。诗风近白居易,写农村事较多。《仲夏田家即事》、《观刘稻口号》等反映嘉禾平原农村生活。
      马维翰:康熙六十年进士,官吏部主事等。有《墨麟诗卷》十二卷。
      张宗松、张宗橚兄弟:宗松有《们腹斋诗钞》,宗橚辑《词林纪事》一书。
      彭孙 (1631—1700):字骏孙,号羡门,又号金粟山人,孙贻之弟,顺治十六年进士,康熙十八年举博学宏儒,有《松桂堂诗集》等。诗风藻丽秀逸,但也有《老翁叹》L1《贫湖叹》等反映民间疾苦的乐府诗。尤以词名。
      


      6楼2006-07-27 17:26
      回复
        【新体诗人王县】
        王 县(1760—1817):字仲瞿,嘉兴人,乾隆五十九年举人。有《烟霞万古楼集》文六卷、诗二卷。诗风雄奇粗肆,兼工戏曲剧本。舒位《乾嘉诗坛点将录》将他比作“黑旋风李适”,赞其诗:“牛而铁,风则黑,突如来如,学万人敌。”时人将他与常州诗人黄仲则诗合刻,题曰“乾隆二仲”。
        陈文述为其诗集所作序说:“秀水王君仲瞿,奇才也。奇于文,亦奇于诗。言论风采,出于游戏,雄辨博奥,所至倾其座人,类谈天雕龙所为,非狂傲也,而世人咸以狂傲目之。” 。
        梁启超《清代学术概论》:“嘉道间,龚自珍、王县、舒位号称新体,则粗犷浅薄。”
        所作如《祭西楚霸王之墓》、《焦山夜泊》、《松门望海观都督李长庚将军水师大战》等诗,体现此种特色。后一诗写嘉庆年间浙江定海总兵李长庚抵抗安南入侵的水战,悲壮激烈,描绘如画,语言耀肄,精感激荡。
        桐乡诗人蔡鸿燮(嘉庆九年副贡)有《养灵根集》,诗学长吉体,诗风奇特雄浑。如《九铁阎王歌》长诗,人评为“力追长吉,作险语,吓破鬼胆”。
        【海盐朱氏】
        朱 炎: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官阜平知县。有《笠亭诗集》。乐府诗能反映现实,如《筑塘谣》写海边人民苦难,《陌上桑》写蚕农一年艰辛生活,《封门渡》写灾年人民苦难等。
        朱履中:有《玉堂存钞》。曾官福建龙溪知县,值台湾动乱,两渡重洋,襄理军务,遇台风而经日本,泊琉球,去广东,皆有诗纪之。
        朱葵之:嘉庆十八年拔贡,二十三年副榜。有《妙吉祥诗钞》十二卷等诗著。其长诗《自题焚香祝国一百韵》、《夷警四首》、《粤事十二首》、《款议四首》、《收复二首》等记载鸦片战争前后情况及英军侵略中国、攻占乍浦等情况,堪称史诗。
        陈融《颐园诗话》:“海盐为人文渊薮,而朱氏尤盛。若樊树、巽峰皆以诗名。笠亭主东南坛坫者数十年,人各有集。”
        【其他诗人】
        张 庚:嘉兴人,乾隆元年荐举博学宏儒。有《强恕斋集》。工诗、书、画,人称“三绝”。
        郑虎文:嘉兴人,乾隆七年进士,官左赞善。有《吞松阁集》。“善为排律。诗馆中有难题,辄请郑拟作,握笔既就,传颂甚多。”(法式善《梧门诗话》)其短篇如《巴陵道中》:“新涨沙州十亩强,裙腰草绿菜花黄。不愁芦长添新课,只恐官来要丈量。”
        冯 浩:桐乡人,乾隆十三年进土,授编修,历官御中。有《孟亭诗集》,并注笺李商隐《玉溪生诗集》。子冯应榴也工诗文,有《学语稿》。
        庄肇奎:嘉兴人,乾隆十八年举人,历官广东布政使。有《胥园诗钞》。曾谪塞外十年,有《塞外纪实》、《伊犁纪事二十首》等,反映西北边关风土。
        盛百二:嘉兴人,乾隆二十一年举人,官山东淄川知县。宗程朱理学,对天文、地理、赋役、河梁、考证均有研究,著述较多。诗风清秀,学朱彝尊,有《皆山阁吟稿》。
        黄金台:平湖人,岁贡生。工诗、骈文,有《木鸡书屋诗集》。诗工咏史,善持议论。小诗尤佳,富地方风情。如写新仓的《芦川竹枝词》:“木棉生计抵桑麻,白雪盈筐妇女夸。去岁价昂今岁贱,村村夜半听弹花。“村姑姚着卖盐篮,掩耳盗铃苦不堪。劝汝还家勤纺织,免教胥役虎眈眈。”
        沈秋培:嘉兴人。曾有《永新塘修复杂咏》诗记载石门至平望一带运河水害,十二年中淹死六十余人:“才过前程又后程,蹇衣涉水且行行。可怜淡月黄昏后,多少含冤鬼哭声。”
        朱 钟:平湖人,布衣,隐居乍浦。有《白石山房诗稿》。家贫,《除夕食豆渣为内子解嘲》二首传播四方,人称“朱豆渣”。
        陈莱孝:海宁人,号谁园,有《谁园诗集》。是海宁诗派后期重要诗人。其诗学习查慎行,“心慕手追,论者谓数十年来诗才敏妙,篇章繁富。谁园之较初白具体而微,其稿亦与初白相埒”(《两浙锚轩录》)。有《春燕》四首,传颂一时,时人称之“陈燕子”。
        此时海宁诗人尚有周春(有《松窃诗钞》)、吴骞(有《拜经楼诗集》)、查铨(有《溪烟诗草》)、查揆(有《寂原堂集》)、查岐昌(有《岩门精诗钞》)等。特别是查氏门庭诗人众多。《寄心庵诗话》评:“海宁查氏名家选出,伯葵刺史(按:即查揆)起于初白、声山后,是继家学。为诗清绵宛丽,固自独成一家。”
        


        8楼2006-07-27 17:26
        回复
          乾、嘉诗人众多,其余不一一赘述。


          第四节 清代后期的诗歌
          (道光至宣统年间)


          近代中国的百年,是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把中国逐步变成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的过程,也是中国人民英勇反帝反封建的战斗过程。百年风云激荡,志士仁人激昂。可悲可恸的经历,可歌可泣的斗争,使极大多数诗人的诗歌为之一变。近代诗词在中国古典诗歌史上留下了一个光辉的结尾。嘉兴诗歌也是如此。由于嘉兴地处东南沿海前哨,又是历代封建统治者重压重榨之地。帝国主义的入侵,更加剧了对人民的剥削,使诗人们早早感受到国家败亡、人民破产的忧虑。第一次鸦片战争,平湖、海盐一带人民直接遭受到侵赂者的蹂躏。乍浦的陷落,更留下血泪的创伤。这一切,都在诗人的笔下得到了反映。特别是长篇的乐府歌行体,适宜反映广阔的现实,因此得到长足的发展,留下许多史诗式的名篇。
          近代中国也一直贯穿着维新人士与封建守旧派之间的激烈斗争,直到孙中山先生为首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起来,遂使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制度宣告结束。一些封建文人,如沈曾植、王国维等,面临近代的骤变,一方面忧虑中国的前途,一方面又坚持传统的儒学。这种矛盾也在诗歌中反映出来。沈曾植以学问为特征的“浙派”诗歌和当时的“同光体”是同出一辙的。这也是中国古典诗歌企图抵抗诗歌改革新潮的最后一击。而王国维接受西方新学评诗论
          词,也说明新思想的不可抵抗。
          下面介绍主要的几位诗人。
          【黄燮清与海盐诗人】
          黄燮清(1805—1864):字韵甫,号韵珊,海盐人,道光十五年举人,以实录馆誊抄录用湖北补候知县。因病而未上任,在家修筑园林倚晴楼,栽花吟诗。1861年,太平军陈炳文部攻克海盐,黄西走湖北,任宜都县令。不久调为松滋县令,旋卒。黄燮清工诗、词、戏曲,有多种著作传世。其中诗有《倚晴楼诗集》十二卷。诗内容广泛,感情深沉,语言朴实流畅,不拘一格。乐府诗叙事清晰,现实感强;格律诗工整流利,稳健老成。有许多名篇传世。
          《杂感》感慨帝国主义贩卖鸦片掠夺中国及对严重后果的忧虑:“祸乱伏隐微,所患不独贫。”
          《灾民叹》通过衰州、泅州、徐州一带灾民情况纪述,描绘出一幅触目惊心的苦难图:“白骨浩纵横,零残手与足。村荒狗彘饥,矫尾食人肉。”表达“时艰乐土少,忧端两茫茫”的忧虑。《雨》写道光二十年的南方水灾:“江南禾黍地,半为芦获洲。”又加上帝国主义入侵:“况值海氛起,列舰森戈矛。”
          《闻浙抚督师海上》、《乍川纪事》、《吊关中卒》、《京邸秋感》、《定海收复》等诗记录了鸦片战争的大致经过,特别是帝国主义攻陷乍浦、人民英勇斗争的史实。
          《高税使》、《丈船行》等诗揭露帝国主义、清统治者对人民的残酷压榨。《广陵吊史阁部》则赞扬史可法的爱国精神,斥责南明统治者的荒淫误国。
          另一海盐诗人陈景高,道光二十三年举人,有《绿焦山馆诗钞》。其中《浙东纪事》组诗写英军入侵宁波、宁绍道台罗桂昌自尽之史事。
          【海宁诗人】
          许 楣:字辛木,海宁人,道光二十三年进士,官户部主事。有《真意斋诗存》。兄许 也有文名,“时人以二难目之”(《嘉兴府志》)。潘衍桐《缉雅堂诗话》:“海宁许氏为两浙望族;一门著述数百种……皆有用之事。至珊林、辛木先生继起,文章政事,益大其门。世之论者,皆与查氏并称云。”诗能反映现实,诗风古朴质实。如小诗《述事志慨》:“杀人如草路隅横,消息乡关半未明。见说穷村了无寇。新来残卒作干城。”作者自注为当时清兵借“剿寇”为名,在海宁许村一带抢掠杀伤乡民二十余人之事而写。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伯隅,号观堂,又号永观,海宁人,诸生,著名清末学者。曾任通州、苏州等地师范学堂教习、学部总务司行走。清亡后携眷侨居日本。19l6年归国,以“教授自给”。巴任清华研究院国学导师。后投昆明湖自尽。他通英、日、法文,先后从事哲学、文学、戏曲史、甲骨文、金文、古器物、殷周史、汉晋木简、汉魏碑刻、敦煌文献以及西北地理、蒙古史等学科的研究。一生著述六十多种,批校192种,成果丰硕,在国内外学术界有巨大影响。代表性著作有《观堂集林》二十四卷等。
          


          9楼2006-07-27 17:26
          回复
            lz辛苦


            16楼2011-12-26 12:00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