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本周的第十三、四集之后,一时不知从何下笔,不是没话说,而是,想说的太多,所以不知自已这感受能否写得出来?於是对自已说,姑且试试吧。
看完这两集后,你是否会有气愤,伤心的感觉?如果说没有,那肯定是骗人的;如果说有,亦在情理当中。但如果我说,第十四集,是我看至目前为止最为喜爱的一集时,你会不会有所异议?甚至,不屑一顾?
如若你看此剧的焦点只是落在「爱情」二字上面,那恐怕此剧会让你很扫兴,而这样的剧情更是会让你的期待大打折扣,甚至落空,你或会大骂编剧竟将剧情写得如此「狗血」。你也会说,此剧既定位为「爱情浪漫轻喜剧」难道,不正是为了彰显这爱情二字麼?如果不是这样,那我为何还要自讨苦吃去看它?活著本来就已经够累了,我只想轻松一下而已,才不要什麼狗血剧情。(呃,老实说,对於狗血二字,我不是很理解它的实际含义,纯属从字面揣测,不见得当准~)
我想问一句「爱情,是不是人生的全部?」曾经,我有一位朋友这样对我说「因为觉得活得很痛苦,有时想从楼上一跃而下。」说死亡对她来说是一种解脱。听了,心里隐隐作痛,因为明白朋友为何痛苦所以心痛。
我对朋友说可以理解她的心情,了解她的处境,但却无法认同这样的想法,死亡,有时,对於逝者而言或是一种解脱,但对活著的人来说却是一种折磨,一个永远的创痛和遗憾。
爱情和婚姻都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除却婚姻和爱情以外,还有一份责任。一份对父母、对子女、对手足、对朋友、对亲友的责任。当我们步向死亡或以死亡为名的时候,是否,这些都可以置於不理?看到这里,你大概也会摇头吧?如果有那麼一个人,整天只是想著如何与你聊聊我我两情相悦,心中只有自我,对身边的其他的事情罔置若闻毫不理会的话,那麼,这样的人,你还会如此爱他\她吗?(这是个不需要回答的问题)
关於成长,香港著名的言情作家张小娴曾如此写道「我们想要的,不一定就能得到,我们不想失去的,不一定就能留得住。但是得和失都是成长的一部份,让我们变得坚强。」
我曾经不止一次面对死亡,也曾感受与目暏死亡给生者带来的种种痛楚。所以,对於编剧第十四集的发挥作为个人而言,我很喜欢,因为编剧在此集当中对各个人物角色的描写是现实生活中的我们该有的反应。
换你易地而处,我想,你便能体会到剧中每个人的心情了,你一点也不会意外他\她的做法,当你理解了,我想,你心里会好受一些,也会少些指责或抱怨。当你不再把每个人都想得那麼完美的时候,你的要求自然会没那麼高。
本集里的每个人物的形象都刻画丰满,我觉得编剧是个对生活触感非常细腻的人,所以,她才会把各人的心思与反应写得如此细腻贴切、生动与传神。
在以往数集当中,我一直存有这麼一个想法:妈妈对妍在的病,是否真如我们眼中所见的一无所知?」当然,这个答案将会在随后而至的第十五集中揭晓。我觉得妈妈是个有著大智慧的人,常言道:大智若愚。我为什麼会这麼说?大家只要回顾一下妈妈见完智旭后的反应便可得出答案。
喜珠的离逝,只不过写出当死亡真正来临时的真实情况,至此,对於作为医生的恩锡来说,其成长可说是已达至成熟。「医者父母心」感同身受,这才是身为一个医生应有的态度。(不知大家有没有留意到,恩锡的同事,就是接手末伏的那位四眼哥哥,其实在他众多台词当中就已经很好诠释了作为一个医生而言会经历的一切。)抛开表面,你会看到,这里描述的是同僚之情。
其实,当你本著「因为爱,所以爱」这样的想法去看本周的这二集的时候,说明你内心已经宽容许多,这二集更多来说,凸显的是「人性」二字,编剧只是写出了,当我们遭遇剧中人所经历的一切时,人性的本能与会有各种反应而已。
除却世景对智旭的感情稍嫌来得有些太过突然以外,其他的,我并不觉得唐突或莫名其妙,一切,发生得都是那麼的自然而然,自然平常得就像是发生在你我身边的故事一样。也正因此剧有违惯常太过写实的编写手法,所以,一时让很多人难以接受或理解,从而,怨声四起。而这一切,如果我没理解错误的话,是(编导)意料之中的事。
但如果,我是说如果,如若你能静下心,哪怕是用上那麼一点时间放慢一些去看此剧的话,你绝对会看到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而不止是单纯的表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