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县摄影吧 关注:340贴子:4,794
  • 7回复贴,共1

记录幸福瞬间:婚礼摄影经验谈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古人曾言:“人生四大乐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结婚”对于生活在这个世上的人而言,是一辈子的大事。从婚礼的筹备开始,选喜饼、选婚纱、拍婚纱、订喜宴时间与地点、设计喜帖、统计参加的人数与桌数等、选择菜色以及婚礼中的流程等,常常让许多新人们忙得人仰马翻。参加过许多次婚宴摄影的笔者,每每看到这些新人一大早就起床化妆准备东西。忙得连吃口饭喝口水的时间几乎都没有。喜宴时如同两尊铜像在主桌上坐着。好不容易送完客之后。又要面临结帐、整理用品,直到三更半夜才有机会摸到床好好睡上一觉。
  而且别忘了,第二天可是新娘回门的日子,若是有请回门宴的家族,昨天婚礼的流程几乎又要再跑一遍。因此婚礼当晚的“洞房花烛”应该除了天赋异禀的人以外,几乎都是摸到枕头就给他呼呼大睡吧?不过不管婚礼多么累人,但人生的大事总是要好好的规划与执行,不是吗?
  提到婚礼,在数码相机泛滥的年代,不免想到“婚礼摄影”, 婚摄这档子事情,第一次接触是笔者大哥结婚时。记得当时席开88桌,笔者当时是身兼前导礼车的驾驶兼摄影,不过摄影的任务是在喜宴之时。婚礼仪式举行时,印象中倒是没有人进行摄影,为什么呢?因为当时是底片机的时代,整天拍摄下来,少说也要五六卷以上的底片。不过若问我为什么婚礼仪式时没有拍照,喜宴时才拍照,说真的,笔者也是丈二金刚摸不着脑,实在是不知道为什么。
  但那次的喜宴摄影,着实让笔者受了一次震撼教育。想一想,八十多桌的喜酒桌,在上第三道菜时就开始敬酒,等到八十多桌的桌次逐一敬完酒之后,也正好是送客的时候。笔者从头到尾只吃到三道菜,就这样满场跟着新人跑。
  还记得用的相机是佳能单反相机(忘记型号了)加上一颗28-105mm的镜头、四卷底片就这样从头拍到尾。在那个时代,什么光圈、快门、底片感光度值(ISO这个名词很多人可能都没听过咧)都搞不清楚的时候,献出了喜宴摄影的处女秀。想当然尔,拍出来的照片会好到哪边去才有鬼,因为无外闪,也不懂得机身设定调整,更不用说流程的掌控、技巧的掌握以及角度的拿捏等“眉眉角角”。
  该说是拜数码相机兴盛的关系吧,越来越多人投入了喜宴摄影的行列中,不管是与婚秘配合的专业摄影,还是亲戚朋友义气相挺临时抓公差的摄影,或者是参加朋友喜宴带着相机临时卡一脚的摄影。数码相机的便利性,让婚礼摄影逐渐的普及。只不过,婚礼摄影要拍的好、拍的巧,其实有许多门道要学习的。这一篇摄影教室单元中,笔者就以亲身经历过的婚摄经验与大家分享。


IP属地:河南1楼2011-09-13 00:26回复

    与摄像师协调
      虽然新人找您当摄影师,不过部分新人还会找拍摄动态影像的摄像师一并进行婚礼纪录。这些摄像师大都是老手,所用的器材不外乎DV或是肩扛式的Bata CAM。为了避免卡位造成影像纪录有所打折,在收到婚礼摄影邀约时,请记得与新人联络,询问是否有找录像师。若是有,可以取得联络方式,先以电话联系来讨论婚礼当天该如何配合。或者是婚礼当天直接找动态摄影师协调也是可以的。切记!千万不要自己拍自己的,互相尊重就可以让双方取得绝佳的角度,甚至还有可能对方有生意时,会记得当时与他互动良好的你,而介绍机会给你喔。
      笔者约有一半的拍摄经验是与摄像师配合进行的,所遇到的摄像师大都是经验丰富的老手,因此在拍摄时配合的很不错,很少会有互相卡到位子的情形。但也不是没有遇过比较“强”的摄像师,这时候笔者选择的就是另寻角度了。说实在的,毕竟是在婚礼上,尽量不要因为卡位起冲突,这样也可以避免造成尴尬的情形。
      因此,当你所遇到的任务是要与摄像师一起进行时,别害羞也别不好意思,直接事前或是现场找摄像师聊一聊,除了沟通拍摄时的位子与建立基本的默契外,对于婚礼摄影初入门者来讲,还可以在聊天中学到不少的经验。这可是花钱也买不到的咧。


    IP属地:河南3楼2011-09-13 00:29
    回复

      准备器材
        常在摄影相关论坛上发现到总会有一个话题是:“我要帮朋友拍婚礼,该用哪颗镜头”或者是“我用XX机身拍婚礼够吗?”、“要用大光圈镜头还是闪光灯呢”诸如此类的问题总在反复出现,尤其是好日子比较多的时候,出现的频率也增加起来。
        那么到底婚礼摄影,要用哪些机身与镜头呢?我们先撇开品牌来讲,就笔者拍摄这些场次后所获得的经验来看,可区分几个项目:
        1.机身:
        机身部分,笔者其实并不挑,就是没有非什么等级以上的机身才能进行婚礼摄影。笔者所着重的在于“对焦是否快”、“是否支持连续对焦”、“快门迟滞时间短”、“拍摄模式支持度”这几点为主,放眼望去,其实真的只有DSLR相机足以担此大任。不过,笔者也看过有人用消费准专业相机拍的很棒的,但毕竟是少数。准专业消费相机虽然有着优异的操作性,不过快门迟滞时间比较长、对焦速度比较慢,加上非机械变焦的机种,在变焦速度上往往是急死人,所以笔者在机身的倾向上,还是以DSLR为主。
        2.镜头:
        镜头是许多人讨论最热烈的,有人可以以定焦镜来打全场,笔者这种依赖变焦镜习惯的人,还是会选择变焦镜头为主要拍摄用的镜头。至于焦段上,主打的镜头(婚礼进行、迎宾送客等),为标准到中望远的变焦镜,之前是用EF 24-70mm F2.8L USM,但后来因为购入了EF 24-105mm F4 L IS USM,这一颗兼具防手震与中望远与部分微距,焦段也比较长、重量比较轻的优点,改为目前的主力镜头。
        至于需求广角端时(敬酒、送客),EF 17-40mm F4L则是笔者习惯用的镜头,至于为什么,在后文予以分晓。
        当然在背包中还是会放一颗望远变焦镜头(小小白),有时候需要以特写来呈现意境时,就会请出小小白上阵。
        因此可以说,笔者是以小三元的方式搭配EOS 1D来拍婚礼摄影的。当然笔者的配备不见得是所有人都适合,毕竟每个人对于婚礼摄影的取景角度不同,所需要的镜头也不相同。不过笔者用这三颗镜头下来,其实感觉十分够用,也无须带其它镜头以加重摄影包的重量。
        3.闪光灯:
        笔者认为是绝对必要的。或许有人认为,可透过高ISO加上大光圈镜头来吃自然光,这样当然是可以的,只是并非所有人都有能力采购高ISO画质不错的DSLR,更不用说大光圈的镜头大都是定焦镜,在取景上总是有着这样一点不方便。且,景深过小,在拍摄婚礼上并不见得是一件好事。
        所以闪灯是有必要的,在闪灯部分,笔者不太在意GN要多高,几场下来的经验,GN-40的420EX笔者都觉得够用了,更不用说GN比较高的系列闪灯。唯一在意的是这支闪灯是否能够仰角以及转头,因为许多时候闪灯以跳灯的方式来打光,会比直打效果还要来的好上许多,所以笔者建议闪灯部份尽量要选择合用的。固定无法摆头的闪灯也不是不能用,只是打光上会比较硬就是了。
        4.电池:
        不论是相机还是闪灯电池,一定要多准备一套(甚至多套),笔者的习惯是先看当天拍摄的时间预计是整天还是只有请客?整天的话,含相机内已经装上的电池为共三组,并且在前一天晚上全部充饱。至于单请客的则是两颗电池,一样是充饱备用。闪灯的电池则是准备12颗以上,包括闪灯内四颗,以及闪灯电池包内八颗,然后再外加八颗备用电池。用电池包的关系是为了让闪灯回电速度缩短,能够针对动态场景进行连续的拍摄。
        5.其它配件:
        存储卡就不用讲了,有多少容量就带多少,一整天下来五百张以上的张数是跑不了,就算单一请客破三百张也是常有的事情。分辨率越高的相机,准备的记忆卡就尽量多。其它部分,闪灯架、热靴延长线、闪灯柔光罩或是反射片、擦拭布、CCD清洁用品等,看需求来携带。配件上一个原则是,宁愿多带也不要因为要用却没有带到,毕竟婚礼是无法重来的,随时保持绝佳拍摄状态,是对自己工作的尊重,也是对朋友期待的尊重,不是吗?


      IP属地:河南4楼2011-09-13 00:31
      回复
         揭头纱啰
          在婚宴上,新娘与母亲拥抱,看到这一幕,当然要赶紧按下快门。所以拍摄婚宴时,虽然也是有的吃喝,不过请发挥尖兵的精神,随时将注意力放在新人身上,进行机动的拍摄
          平角度是许多人比较常用的摄影角度,当然笔者也不例外,有时候俯角、仰角,甚至是将相机拿斜着拍照,也是会有另外一番风情呈现。
          有时候,新娘的捧花不是用丢的,而是指明送给自家好姊妹,通常也是即将结婚的准新人,这时候更不能漏掉镜头。


        IP属地:河南7楼2011-09-13 00:42
        回复
          盲拍
            虽然数码单反中可以用LCD实时取景的机型越来越多,在拍摄角度上不在受限于观景窗,可以以更多的角度来拍摄婚礼。但并非所有人手上的相机都有此功能,在遇到需要抬高相机拍摄时,该怎么拍?一般而言,笔者遇到要将相机举高来拍,也就是所谓的盲拍,在婚摄上会遇到的情境有“敬酒”、“新娘下礼车”。尤其是敬酒遇到的机会最多。
            主要是因为当新人开始到各桌敬酒时,基于对新人以及双方家长的敬意,大家都会拿起酒杯站起来回礼。这时候最苦恼的莫过于婚摄的摄影师了。身高高的也就罢了,身高如笔者我只有170+4.99公分的身材,往往只能将相机举高,然后调整到适当角度后开始拍摄。这种不透过取景器或是LCD方式的拍照法,就称为盲拍。
            盲拍是需要很多经验来累积才能拍的准又拍的稳。笔者在盲拍时,DSLR相机上的对焦点全部开放,不限于单一点对焦。对焦模式采连续对焦。至于闪灯看情况是否采取跳灯,且将闪灯速度开成HS的高速闪灯模式,已应付未知的拍摄状况。拍摄时,将相机高举过头,然后镜头转至最广角端,向下先试拍一张后,接着修正角度,然后就可以持续拍摄了。
            一天拍摄下来,笔者最不喜欢的其实是敬酒时的拍摄,盲拍也就算了,有时候因为日子好,常出现许多对新人挤在同一间饭店甚至同一层楼宴客。这时候桌与桌之间往往可以容身的空间就很小。所以在敬酒时,常会看到摄影师为了取得好角度,满场跑的情况。若是下回各位看到这种情形,请稍微挪动一下身体,让个小路让摄影师走,他会很感激你的。此外,新人来敬酒时,也不要站起来,这样不仅可以凸显新人与双方家长还有来宾的互动样子,更可以让摄影师拍到更好的照片喔。
            这是笔者看到要敬酒了,抢先一步请饭店带敬酒的人员在每桌敬酒前,请大家不要站起来,于是再用直拍或盲拍的方式,拍下了新人与宾客户动的样子。


          IP属地:河南8楼2011-09-13 00:42
          回复

             别畏惧拍摄
              很多人受朋友请托拍摄婚礼,往往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因此所拍出来的照片只能当“纪录”用,当然我们知道婚礼摄影就是一种记录,只是这种记录的性质之外,如何将整个画面更丰富也更具有纪念性,实在是挑战着每个婚摄手的创意。
              只要在饭店或是大型餐厅拍摄时,很多时候都会遇到同时有两三家婚宴一起举办。中间抽空休息时,常会跟其它场次的婚摄聊天。大家谈起刚接触这一行的心情时,大都有“不知道怎么拍”与“畏惧拍摄”这两大障碍。
              畏惧拍摄,这是为什么呢?以笔者的经验来讲,畏惧拍摄就是相机除了拍新人之外,对于其它人,往往会不知道该怎么拍、该拍什么。因此整场婚礼下来,新人的照片占了多数(当然这是应该),只是同来道贺的亲朋好友,却是少之又少。这样的纪录就不见得是完整了。
              其实我们不妨放宽心想,现在婚摄这么常看到,只要参加过一两次喜宴的人,一定都会注意到有这号人物,既然新人请了婚摄来拍照,很多人都会“就让他拍吧”这样的想法,自然也就不会排斥婚摄拍照。假设来宾都这样大方了,我们就该更大方,正大光明对好焦,按下快门,别再想是否对方会不高兴或者是不愿面对镜头这样的想法,拍!就对了。
              另外,当你受委托担任婚礼摄影,这时候可以说你就是导演。这也就是说,在适当的时候,或是必要的时候,记得出个声音提醒新人看镜头,或者是注意等一下如何互相配合。千万别默默的就拍起来,新人往往是第一次,有时候婚礼摄影经验多的人,甚至可以引导新人下一步的动作。
              拍!就对了
              其实这篇文章虽然是心得分享,不过笔者发现写的好像是丢三落四的,没有很完整的把该有的细节一一写出。笔者评估过,若真的要将婚礼摄影巨细靡遗的都考虑到,恐怕文章会落落长到大家没兴致看了。


            IP属地:河南9楼2011-09-13 00:44
            回复



              10楼2011-09-14 11:29
              回复


                来自iPhone客户端11楼2022-08-14 14:5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