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1a号推理社吧 关注:80贴子:1,126
  • 0回复贴,共1

最深刻的推理小说,最早的社会派-卡拉马佐夫兄弟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伟大的俄罗斯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创作的最后一部长篇小说。小说以发生在外省一个小城里的弑父惨案为主线,其主要人物是费奥多尔·卡拉马佐夫和他的三个儿子。陀思妥耶夫斯基的小说一向以晦涩深刻,充满人性追问闻名。像其他的俄罗斯经典一样,其冗长的人名也阻碍了读者阅读。在江南的校园小说《此间的少年中》,作者借令狐冲之口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阿历克赛•费多罗维奇•卡拉马佐夫是我县地主费多尔•巴夫洛维奇•卡拉马佐夫的第三个儿子”令狐冲用他极富感情的声音说。
“这不是第一句么?”
“读完第一句我就丧失了读下去的勇气。”
不过一向被视为纯文学经典的《卡拉马佐夫兄弟》是不是也能归类为推理小说?这是我在读完此书后产生的一个奇怪想法。作为推理小说必备的犯罪事件,本书的核心就是弑父惨案,足够血腥也包含一定猎奇要素。而事件的真凶也一直到结尾处才向读者挑明,这也满足了推理小说所需的悬疑要素。虽然在how,who,why三点上,how是平常无奇的暴力凶杀,但是本书在
why一点上可以说是开社会派推理小说的先河。
对于本格推理小说,why就是犯罪动机,复仇,金钱,情欲,只要最后凶手坦然相告,或者侦探找出了什么十年八年前的资料来证明,就算及格了。社会派的重点就是探索动机后的动机,也就是解剖孕育犯罪的社会。这可以说是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项了,在十九世纪的犯罪学家和社会人士都认为罪犯是天生恶种时,他就在《罪与罚》中提出,犯罪是弱者求生的无奈哀嚎。社会制造罪犯这一观点在当时无异于惊天霹雳,虽然这之后的百年中,经过松本清张,东野圭吾等人的不断演绎,这一主题已经快被发掘成废矿了。《卡拉马佐夫兄弟》中关于为何会有犯罪行为的观点走的更远,更偏激。书中的二儿子伊万说:“我只晓得人间的苦难是有的,但是应对此负责的人却没有,一切都是由简单的因果关系直接产生的,一切都在自然流动,并且互相取得平衡。”罪恶是世界的必然,是上帝的意志。在苦苦追问自己几十年后,陀思妥耶夫斯基近于绝望的给出了这一解释。



1楼2011-09-13 13:01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