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亮吧 关注:11,499贴子:201,143

【原创】病号控的练笔之作·脑补孔明之死(极端细致描写,慎入)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写在前面:突然有点手痒,打算自己写几段练练手。
因此本文是身为病号控的某觉个人练笔之作,纯属架空基础上的脑补和YY,就是自己用来过瘾的段子,不是我对武侯历史形象的理解(我在病号控不发作的情况下关于武侯的理解,也一度表达过,是:“不惟有超世之才,亦有坚韧不拔之志”、具有孤臣刚冷之姿、智深勇沉、因为太一板一眼所以有点无趣的人物形象),所以请诸位勿怪。因为俺有工科生的坏毛病,写作力求技术层面的真实,所以不能兼顾唯美,不适慎入。
言至于此,希望读文的筒子们表质疑剧情,俺只是在练笔……
背景:架空,死在刘小备怀里滴(年龄设定亦为刘小备生前孔明的年龄……因为我一想到两老头抱在一起就觉得很诡异——毕竟这不是白头鱼水那样的洗具~~而且刘小备需要有一定的体力来照顾亮亮,不能老得自己都颤颤巍巍了……话说20年年龄差真不好处理,白发人送黑发人神马的最讨厌了……当然355神马的正太刘备更讨厌……)
另外,俺……俺终于可以摆脱喜感的桎梏和志怪的画皮,展现一下俺灰常一本正经的本色文风了昂~~以及神经质的精细描写~~虽然这不是行文的好习惯~~
正文:
暖橘色的夕照温柔地映在窗纸上,窗格上的简洁的雕花、榻边垂落的床帐、金色的黄铜帐钩、文雅的条案、案上那些玲珑的文玩、缄默的灯架、连同地上纹理细密的坐席,全都浮起一层虚幻的晕,浮尘像无数细小的金丝一样悬在空中,慢悠悠地扭动着。
刘备盯着这些变幻不测的微尘,突然打了个寒战。洋溢着金黄色调的秋阳并不能给他带来丝毫暖意,一颗心仍是沉沉冷冷地坠着,仿佛在身体内部变成了一颗冰冷的核,牵连得全身都冰冷起来。连日来几乎没能睡一个完整觉,他面沉如水,目光有些呆滞,眼白被血丝搅得混浊,眼下浮着两只明显凸出的眼袋,泛着疲倦的乌青和暗黄色。
“唉。”不知不觉就叹了一口气。
这几日叹气几乎成了家常便饭,仿佛要把憋在心里的那些哀伤和悔恨的情绪全都从这口气里吐出去。其实他更想找个没人的地方去痛哭一场。
但任凭千万愁绪翻滚来去,到底他也只是叹了这一口气。
看见跪坐在榻前的太医令慢慢抬起了身子,他立刻站在他身后问:“如何?”
“这个方子还对症,脉象虽弱,所幸六脉平和,眼下并无危险。”
这一句话直如春风化冻,无论是背抄手站着的刘备,俯首侍立的侍从,还是紧张地待命的药丞和方丞,全都长出了一口气。
太医令转身轻声嘱咐待命的下属:“去拿碗温开水。”
药丞还未动身,刘备已经自去拿了案上的热水冷水壶开始往水碗里调对了。
“如何敢劳动陛下……”药丞急忙上前,想从刘备手中夺过水壶,刘备用力拽了一下,竟是不肯给他,非要自己来。药丞不敢用强,只是小声地连声叫着“陛下……”
兑好一碗温水,刘备用嘴唇碰了碰水面,觉着凉了,又拎起壶稍稍加点儿热水,然后端到榻边儿的小几上。
太医令见主上如此,更不敢怠慢,赶紧接了过来。他用小镊子夹取了一小朵雪白的丝棉,放在水碗上沾得湿漉漉的,转身在孔明嘴唇上拭着,又轻轻挑开嘴唇,挤压丝绵上的清水,湿润着口腔内部。
“这是?”
“如此喘息,又昏迷不能饮水,津液不生,唇舌极易干燥,需时时湿润,才能呼吸顺畅。”
“哦……”刘备木然地应着,其实他脑子里并未反应过来是什么意思。
轻轻提出挤干了的棉团,洁白的小团上掺着小片儿浅淡的红,大概是先前咯血时沾在唇边的零星残血溶了进去,太医看了看,兀自摇了摇头。那一点点红却刺激了刘备,他眼睛不由得就湿了,觉得心里越发绞得难受起来。
这般沾了三四次水,太医令吁着气,抹了抹自己汗津津的额头,站起身说:“好了。”他一边示意药丞过来整理药箱,一边对刘备拱手行礼道:“陛下请暂且宽心,丞相可平安度过今晚,到了晨起,热度退了,自然会有起色。”



IP属地:北京1楼2011-09-21 22:21回复
    内侍帮着刘备把孔明掖起来,靠床坐着,但他只看了看漆盘,便靠在枕上微微摇着头。
    “不想吃也吃一点吧,昨天胃里就空了一天,今天白天也没吃,晚上你要是再晕了明儿就看不着我了。”刘备强作出责备的口吻说。
    “喉咙痛?”见孔明仍是不答,刘备担心地问。
    孔明叹了口气,点点头。
    “那也忍住痛吃一点吧,”刘备伸手去拿漆盘边上的白瓷碗,“这个是秋梨和贝母加蔗汁煮的,不是药,是甜的,吃了舒服点。”仿佛安慰自己似的,他用勺子舀起一勺甜汤,笑着又加了一句:“真的。”
    孔明不忍再拒绝刘备的好意,主上肯不顾身份地如此亲近,再拒绝下去就太任性了。他慢慢含了那一口梨汁,凉盈盈的甜汤滑过喉咙的时候竟然引起一阵刺痛,噎得胸前背后都跟着痛了起来,他双手揪紧衾被,竭力忍住疼痛和想要咳嗽的冲动,咽了下去。
    “是甜的吧?”
    天天发烧,孔明现在满嘴胆汁的苦味儿,他还是点了点头,想笑一笑却没能笑得出来。
    刘备几乎想扔了那碗和勺子,结果手上却又舀了一勺,狠狠心递了过去。
    孔明仍然是温顺地含在嘴里,手上却越揪越紧。他一次两次地竭力吞咽着,喉咙里发出汩汩的声音。
    “最后一勺。”刘备硬邦邦地说,又舀起一勺,甜甜的水果味儿似乎变得和苦药差不多了,他觉得自己嘴里苦涩不堪,一阵阵口干舌燥。
    这一次没能忍住呛咳,孔明急着探身找到唾盂,整口甜汤都喷了出来。他手上软得撑不住便栽在床沿咳着,若不是刘备一把兜住他,几乎要失重栽下去。
    他伏在刘备腿上喘息着,待咳嗽稍停,侍从从刘备手里把他扶到枕上。刘备兀自心头乱跳,定了定神才急切地问:“要不要紧?要不……”他帮他揉着胸口:“是这儿?”
    孔明吃力地摇了一下头,摇到一半就不动了。一阵阵没来由的疼痛从喉咙向下蔓延,在锁骨和肋间爆裂开来,疼痛向四面八方飞散,他眼前阵阵发黑,已经说不清楚究竟哪里疼了,只是身子挨不住痛地往下倒,挣扎了半晌才能喘息着对刘备说:“躺一下、靠不住……”
    他自己的体力几近衰竭,每动一下都要人扶助。起来靠坐一会儿,便弄得精疲力竭。躺下去便闭上眼,只微微张着嘴喘息。刘备毫无办法地茫然四顾,孔明这样子,一点儿东西都不能吃,就算是躺着不动,一夜一夜盗汗的消耗都经不起;若是喂他东西吃,咳嗽起来,身体更受折磨。
    “陛下,”似乎知道刘备的焦虑似的,孔明喘息稍平伏些,便低声说:“没事……”
    这也太假了吧。刘备在心里骂着,给他扯着被子:“你不要动,我叫人来看。”
    赶来的太医面面相觑,脉象疾而弱,几乎快得让人以为心脏是在擂鼓。实在也没什么好说的——谈不上好转,也谈不上更坏,因为他们估摸着也就是这一两天的事,随时准备应对着“大事出”,还能坏到哪里去。
    “让丞相歇着吧,早上会好一点……”虽然并无把握,年迈的太医还是面不改色的说出来。所谓医者父母心;又所谓医生的心,比刽子手还要硬。前者使其有悬壶济世之心,后者使视生老病死如寻常之事。
    “陛下若是不放心,臣自然会通宵在殿外待命。”
    夜色凉如水,人倦欲入眠。
    刘备听着孔明的咳嗽声,断断续续几乎没有片刻安宁,甚至无法平静地躺上一刻钟。他不得不好几次起身,帮着孔明翻转身体,轻拍着他的肩脊,慢慢缓解那仿佛没有尽头的呛咳。
    “陛下……您去寝宫……睡睡……好么?”孔明乞求地说,咳嗽让他的两颊冲起两团红晕。
    “不好。”刘备干脆地说。
    “您这样……太累,亮实在是——”
    “你别说话,闭眼,睡不着,养养神也是好的。”刘备瞪了他一眼,“你顾好自己就不错了,还要如此多心!”
    “您也该歇歇……万一……也染上了……”
    “我舍不得,”刘备笼着他削薄的肩,“我舍不得你。”
    后半夜两人都疲倦不堪,迷迷糊糊,倒是刘备先睡过去了。晨光微明的时候,刘备被一些杂乱奇怪的声音吵醒。他恍惚之间第一反应就是去摸孔明的身子,居然抓了个空,一阵心慌,顿时睁开了眼睛。
    


    IP属地:北京3楼2011-09-21 22:21
    回复
      “孔明?”
      诸葛亮居然自己挣到床边儿,半撑着身子,刘备从背后光看见他肩头耸动,听见他呼吸里夹着的杂乱声响,又像咳嗽又像喘息。刘备生怕他撑不住又要栽倒,急忙起身从背后伸手穿过腋下托抱住他,结果手上忽然一热,什么东西湿嗒嗒的直往下淌。
      刘备心里叫一声不好,探头一看,被那刺眼的鲜红色吓了一跳,还没等他喊出声来,大颗大颗的血珠子扑簌扑簌地跌落在他手上,摔碎了淌成一道道,艳色支离,上面漂着几粒白色的小泡,满手湿淋淋的捧都捧不住。
      刘备张了张嘴,他太紧张了,仿佛被人瞬间捏住了喉咙一般,只能发出喑哑的失措声响。他顾不得手上的血水蹭得孔明满身都是,急着把孔明往怀里抱。
      孔明微声叫了一声“陛下”,他眼里含着抱歉的神色,喉头一动一动的似乎是想要吞咽上涌的血气,可是满嘴的鲜血含不住直溢出来,漫过枯白的嘴唇和下颌,眨眼间便须髯尽染,沿着胡须的末梢淌在雪白的衣襟上,竟像是毛笔蘸着朱砂绘在白绢上。
      近来孔明病况不容乐观,咯血亦是常事,但他这样吐血刘备之前也没有见过,霎时间觉得眼前发花浑身冰冷。
      “孔明……别……别说话……你别说话……”
      虽说关心则乱,他到底是死人堆里滚过来的马上天子,而非遇事则乱的深宫妇人,他深吸一口气竭力抑制住浑身的战栗,慢慢把孔明横过来让他侧卧在榻上,托起他的胸腹让头部向下垂着,然后他大声喊着太医令的名字。
      滴落的血染红了榻上素色的锦缎,孔明艰难地喘着,下意识地想偏开头,刘备一叠声地厉声喝着:“咳出来,别咽!你别躲!脏了就脏了!不怕!”
      值夜的侍从和医官脚步杂沓地匆匆而入,一时间满眼血色把几个人都惊呆了,那侍从甚至以为是丞相已经不行了,慌得去看皇帝的脸色。
      皇帝脸色凝重如铅,但是神色不乱。
      两个太医拥在床前,一人忙着在腕子上摸索着寸关尺,一人扶持着孔明的身子让他头垂在卧榻之外,侍从忙乱地拿过唾盂,又搬过来几只胖鼓鼓的靠枕,药丞打开药囊和针囊——刘备倒是一下子腾出手来。他只得站在一边儿,目不转瞬地注视着众人的动作,也不敢乱发命令干涉行医。
      孔明一边痛苦地倒气,一边断断续续地呛咳。他太阳穴上的血管隐隐跃动,一头冷汗折射着淡青色的微薄晨光。伴随着喉咙里滚动着的可怕的喉鸣音,夹杂着白色浮沫的血水一簇一簇,断续落在白瓷盂里,渐渐漫过了盂底,一会儿就积了浅浅一洼,艳得刺眼。
      刘备看得头晕目眩,浑身都软了,伸手扶着案子方才勉强撑住身子。他强压住鼻酸眼热,鼻翼呼哧呼哧的一张一翕。
      眼见着那一口一口的血终于停了,他长出了一口气,摇摇晃晃地走过去,想看看孔明。
      咯血仿佛是暂时止住,孔明的咳嗽却愈见艰难,太医急得把他的身子越托越高,连原本在一旁点着灯火给针灸针消毒的药丞都过来拍着他的背。
      看着孔明的肩胛骨像鸟翼似的撑着寝衣凸出来,“啪啪”几声拍在上头,震得刘备心慌意乱,他一把揪开药丞的手,自己上前抚着孔明的背,责怪地说:“你轻些!怎能如此鲁莽!丞相身子瘦弱……经不住……”他心里难受,后面的话不像是皇帝的命令,倒像是在乞求。
      “陛下勿怪!”太医焦虑地解释着,“血还没止住,怕是淤在喉咙里出不来!若是不把淤血排出,恐怕会气闭!”
      刘备看了孔明一眼,他脸色惨白,乱了的碎头发被汗水粘在额上,所有的血色都冲上了颧骨,两颧涨得血红,已是咳得力竭,咳一声就倒一口气,有什么东西在喉咙里一进一出地哧哧作响,听着快要咳出来了,却又随着喘息吸了回去。
      “咳出来!”刘备急得在他背上拍着,又不敢用力,喊得嗓子都痛了,“孔明!咳出来!”
      “请陛下用力些!”
      刚刚被责怪过的药丞不敢再上手了,但是看着刘备这不得力的动作,只得硬着头皮劝说。
      刘备是武人,虽说年届花甲,运起力道狠拍几下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可是孔明瘦弱得像个纸糊的风筝,也就是衣服罩在外面还好看些,摸上去满把的骨头就像是风筝的竹架子,刘备用力拍了三四下,看着孔明身子一颤一颤的,自己手先软了,再也没力气抬起来,还如何拍得下去。
      “孔明……我下不去手……你自己用点力……咳出来……求你……”
      孔明听着刘备的声音,可是身上的力气仿佛都随着那点血流光了,连意识都模糊起来。每倒一口气,喉咙里就像是过了一把锉刀,满嘴血咸味儿,那粘稠的血液粘腻地贴着气管和咽喉,他动用全身残存的力气,已经咳得内脏像火烧一般痛,却还是没办法摆脱它。
      “臣斗胆!”太医令突然跪了下来,刘备心口扑通一跳,他生怕太医令斗胆说出什么不得了的话。
      “怎么?”他焦躁道,“说!”
      太医令站起身来比划着:“倘若咯血量大,气闭不出,有一急救之法,若是二人提着丞相的脚踝,倒立过来,一人轻拍其背,或许可以……”
      此人若非太医令,大概此时会被刘备一掌扇倒在地。
      “荒唐!”刘备难以置信地瞪着他,“丞相何如人,你岂能……唉!……你可有把握?若是全无把握,这么着折腾,丞相岂不是更要受苦?”
      “这……臣实无把握……只是情势万急,恳请陛下准许一试!”
      “孔明……”刘备连连唤着他。
      他哪里还有什么力气回应,早已心神耗散,喉咙里响着的,都是哮喘音了。
      “那就……试试……你们千万……轻点儿……”


      IP属地:北京4楼2011-09-21 22:21
      回复
        楼主也到这里贴文了咩0 0 其实好奇楼主的专业?如此细致到可以当教科书用的描写,绝对不是百度所能提供的?以及,为嘛结核晚期会咽痛咩,咳的?or并发症or喉结核?又以及,关心而不慌乱的马上天子各种带感(乃甚么关注点…)


        来自手机贴吧5楼2011-09-22 00:23
        回复

          这是在虐谁啊


          IP属地:四川6楼2011-09-22 09:22
          回复
            啊哇里呀~这文~


            来自掌上百度7楼2011-09-22 11:06
            回复
              再看一遍,让我想起了藏弓~


              来自掌上百度8楼2011-09-22 11:38
              回复
                玻璃心神马的碎了一地QUQ


                IP属地:浙江9楼2011-09-22 13:12
                回复
                  肺结核伴随喉结核常有,同时并发胸膜炎,所以呼吸困难、发烧,并且咽喉和胸部都有剧痛。


                  IP属地:北京10楼2011-09-22 13:17
                  回复
                    "咯血窒息时取45°头低足高俯卧位,同时拍击健侧背部"……宇文乃也是临床的,鉴定完毕XD翻着课本看文的精分之晗路过……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1-09-22 22:35
                    回复

                      他把手巾投入铜盆里,一缕一缕的血丝在水里分散,热水渐渐泛了浅浅的赤色。
                      又绞了一把手巾,听见榻上微弱的动静。
                      “陛下……”枯白的嘴唇微微翕动。
                      “冷,是吧?”刘备俯在他耳边问。
                      孔明慢慢摇了摇头。
                      “你别动!”刘备忘了他就在孔明耳边,失声喊了出来,这一下实在太大声,孔明条件反射似的一震。
                      刘备呼地一下抬起身子,远离了孔明的耳朵,他按着他的双臂,草木皆兵地絮叨着:“你千万别动!太医说了你要绝对卧床静养!”
                      刘备这么说着,突然发出一声响亮的肠鸣声。他这才羞赧地觉得自己腹内空空,肚子咕咕地叫了起来。
                      孔明没有力气作出笑容,眼里含了笑意地看着主上。
                      “这里有个铃铛,”刘备把一个小铃铛拴在孔明手腕上,“要叫人,就摇一摇,铜铃可响了,比你说话声音大。”
                      “您……朝中有事?”孔明听见这句话便挣扎地问。
                      “我不走。”刘备握住他单薄的手掌。本来孔明的手比刘备大,他个子高,长手长脚的,还被自家主上开玩笑说果然不愧是个庄家把式,现在他的手却可以被刘备一把攥在手里了。
                      “有事我也要陪着你。”刘备趴在他身边儿,“给你个铃铛,我是怕我万一我忍不住睡着了,听不见你叫我……就像昨天晚上那样……你为什么不叫我?那么难受还要自己忍着?”
                      “不会了,亮不会……再让您担心了。”
                      孔明疲倦地闭着眼睛,喃喃地说。
                      “你歇会儿……好好歇着……”
                      刘备喊了两个人进来,让他们千万看好丞相,自己到外间去用膳。
                      到了外间,立刻有内侍上来,给刘备换衣的换衣,打水的打水,洗手的洗手,奉药的奉药——倒不是刘备身体有什么不适,而是少府的太医令丞们特意嘱咐过的,因为孔明虚劳之症亦可过于他人,而刘备又偏偏要和丞相在一起,为了皇帝的身体,只好让刘备吃饭饮水必须在孔明的寝室之外,而且只要离了寝室,就要换衣、净手、净面,沾了血迹的东西必须弃毁不能再用,还要不时地给刘备吃些解毒健身的平和小药。
                      刘备望了望那一桌子茶点,益州人会吃,做的东西精细,又香,他却全无胃口,叹了口气,随便抄起一碟子吃了起来。
                      他吃东西不讲究,早年颠沛流离,饥一顿饱一顿的,在荆州站住了脚就忙着进川,后来又打汉中,南来北往的东西都吃过,也说不上特别喜欢什么,反正吃饭管饱就行。刚进益州还很闹了几次肚子,被简雍嘲笑他“山猪吃不了细糠”。
                      说起来,那会儿还有几个旧人,现在……唉!
                      刘备抡起腮帮子狠命嚼着,喉结一耸一耸用力地咽下,吃得两眼泪汪汪。伺候膳桌的内侍十分紧张,丞相病重,皇帝的情绪堪忧,宫人也跟着风声鹤唳了。
                      入夏的时候孔明病势尚不太重,各种事情千头万绪也少不得他,一天一天东奔西走地捱着,只有发烧厉害的时候才稍稍卧床。刘备想起那会儿,有了好吃的点心,就亲自给他带去相府,边吃边说些亲密的话,中途变成了前朝的宫廷八卦,然后就“叹息痛恨于桓、灵”,刘备说自己要向高祖看齐,孔明说更希望您做光武——据说大概是光武帝的私行更好一些吧。刘备开玩笑地安慰他说这种日子多一点儿也好,偶然小病亦神仙么,趁机歇歇也免得太累。那时候孔明的表情掩饰得好,刘备亦看不出他的哀伤;见他汗流竟日居然也以为只是成都夏天太热——成都的夏天倒真是热。
                      后来见孔明实在是虚弱得厉害,烧总是不退,一咳就喘得不能止住,便严禁他再理事,死活追问了太常的医官,才第一次知道原来那不是不死之病,而居然是不治之疾。一贯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几乎对所有人都怀了一腔怨气儿,孔明更是被他责备得灰头土脸。可是孔明温和地看着他发脾气,并不辩驳,骂着骂着,最后却是他抱着孔明掉了眼泪。
                      终究是无可挽回了。
                      要是能重来一遍,回到几年前,就是颠沛流离的日子他也觉得幸福;哪怕回到去年,不,半年前……三个月前……哪怕是上个月也好啊!
                      


                      IP属地:北京13楼2011-09-23 10:59
                      回复

                        他就不会无所事事地浪费掉那些光阴,不会在作战的长久分别中浪费掉那些光阴,不会在日常的琐事中浪费掉那些光阴,不会在各种应酬中浪费掉那些光阴……不,他若是更小心些,更在意些,就可以不给他生病的机会……也许那是可以避免的偶然。
                        能在一起的时间一分一秒地缩短,像长江汉水一样汤汤而去永不复返,死亡的黑色阴影已经笼罩在他们的面前,他睁眼就能看见。他想尽一切办法,不休不眠地拼命拖挡着死亡的足步,从死神手中夺来的每一天都浸满了锥心的痛苦乃至于淋漓的鲜血——不论是对于他,还是对于孔明。
                        刘备接过侍从递来的新手巾,狠狠地抹掉眼泪,返身回了内寝。
                        两个内侍见了皇帝没有行礼,而是站在榻前向刘备比划着“嘘”的手势。如此具有眼色的举动让刘备很是欣慰,他稳着步子,一步挨着一步无声地走到榻前。孔明的身上搭着新换的薄衾,呼吸微弱而均匀,似乎是睡了,脸容很平静,只是一颗颗汗珠凝在额上,有几粒顺着眉毛滑下来停在鬓发和耳朵上,侍者怕弄醒了他,也不敢擦拭。
                        枕头和床褥上凝着方才留下的血迹,已经干涸了,变成一片片铁锈般晦暗的颜色,因为不敢搬动孔明,就没有更换。
                        刘备笑逐颜开,赞许地向着两个侍从点了点头,做个口型:“退了吧。”
                        两个侍者蹑手蹑脚地领命退下,他们十分小心,也许是越小心越要闯祸——其中一个人向后退的时候没看身后,突然一脚撞在了盛水的铜盆里,在死寂的深殿中,铜盆倾翻的“咣当”一声,直如惊雷一般。
                        刘备都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声惊得心跳漏了一拍,他几乎跳了起来,顾不上发火,一个箭步冲到榻前。迷蒙中的孔明抽搐了一下猛然惊醒,他的眼睛木然地张着,接着就发出一声痛苦的呻吟。孔明一直很能忍得住,刘备还没有听过他这样直接呻吟出声。这并非意志或者镇定的缺失,而是他的身子虚弱到了极致,心脏已不能承受如此突然的惊扰。
                        刘备一手握住他的手,一手慌乱地抚着他的胸口。
                        “没事……孔明……没事儿……你缓缓……不要急……缓一缓……”
                        孔明竭力调整着呼吸,喉咙里又发出了咳喘声,刘备紧张得心都揪紧了。
                        “什么事儿都没有……我在这儿……”
                        他很怕他又吐血,凌晨的光景宛如地狱一般,倘若再来那么一次,孔明一定熬不过去了。
                        原本没什么血色的嘴唇渐渐逼上了青紫色,孔明人已经镇定下来,但促急的喘息还是停不住。刘备后悔得想哭,该死的,我在那里放一个水盆干什么。他不敢吼叫,横眉立目地向着那两个内侍使眼色。
                        两个侍从吓得手足无措,踢盆子的那个更是跪在了地上。
                        刘备简直要怒骂了,你磕头有什么用啊,还不是更吵,赶快滚!
                        内侍哭丧着脸走了出去。
                        “好点儿没有?”
                        “疼么?”
                        刘备连声的问着。
                        “嗯。”
                        刘备知道孔明是不愿意说疼,痛得厉害的时候也只是含糊地敷衍过去。他心痛地在孔明的额上拭了汗,又流连地摸摸他的脸。微温的触感像是有个毛茸茸的小耗子贴在他心上,让他心疼得不得了,又心里痒痒的。
                        换班来伺候的内侍出去传达了刘备刚才的处罚:踢翻铜洗者,杖二十。
                        这不是什么严重的大刑,只是刘备无论如何气不过,一定要那孩子受点皮肉之苦才甘心。
                        虽是秋季,成都并不凉爽。顶着午后的骄阳蒸腾起的热气儿,刘备在书案边儿勉强集中精神,大致看完一天呈上来的奏表,一一分派有司发布了,一路上凿着后背伸着懒腰去看孔明,他也上年纪了,连日担惊受怕,实在觉得疲乏。
                        室内居然一片祥和之相,两个侍从安安静静地侍立着,孔明虽然仍是瘦嶙嶙地陷在被褥里,不过神智清明,正在百无聊赖地晃着铃铛。
                        这情形实在难得,刘备不由得精神一振,他挥手让侍从退下,悄声问:“孔明,你觉得如何?”
                        


                        IP属地:北京14楼2011-09-23 10:59
                        回复
                          555……偶可怜滴丞相……


                          来自手机贴吧16楼2011-09-23 13:50
                          回复
                            TT~介个竟然就结局了~~


                            17楼2011-09-23 18:15
                            回复
                              终于死了啊……竟给人一种解脱的感觉……甚至算是HE了,毕竟能死在深爱的人怀里……无聊遥小铃的孔明好可爱,给人一种想要抚摸的感觉……


                              来自手机贴吧18楼2011-09-23 19:5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