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野了的我,朋友一叫,就又背起行囊出发了,这回是去洛阳的白云山,一个成熟的景区,它周围的新开发景区我都去了一个遍,木扎岭,龙隐,老君山,就是这传说的美丽的白云山没去过。
白云山就是气派,外面的车是不允许进景区的,门前的广场、售票大厅比郑州的火车站还大,你可想正常时这里会有多少人?可偏巧近期下了十几天雨,我们去时又是周二,诺大的广场,诺大的大厅,就我们一行几人。使这个平时人声鼎沸的所在显得格外冷清,进了大门,景区的车一字排开,我们坐上一辆小型车,结果足足在山里绕了近一个小时,把朋友转得晕车难受才到了景区的下一个停车点,这里有食宿的地方。安顿好住宿,我们又坐车去看瀑布。来到下一个停车场。一路走去,还真山清水秀,就是山都修成了台阶路,水离得太远,没一会儿,就把我们这一群娇生惯养的人们的腿给溜劈啦,开始有人不想走了,开始有人坐着不动了,开始……哎啊,我跟了一群娘娘团啊。不过我自己在家呆得,也快成娘娘啦。到最后一个瀑布,已经有一半以上的人只愿意远眺而不愿意近观啦。我再怎么说也是在驴群里混过,还是坚持着下到最下面,感觉了一下飞流直下三千尺的震撼。
第一天下到沟底,第二天就要去攀登2216米的山顶(据说是中原第一峰),没走多远,跟我们的小导同学就告累歇工去了,我们就在这遮天蔽日的山里,沿着台阶路一点点地走,走两步找个台阶歇歇,三个女人一台戏,走不动,我们还说不动,走啊走,除了台阶还是台阶,小导同学又说这条路没什么意思,没什么看头,就这一条路,你们走累了就返回。我们也是越走越没劲,台阶越来越难走,眼睛也就只能用来看脚下的路,什么景都顾不上了,开始有意志不坚定者抱怨此次登山纯属找罪受,走走,停停,只因想在这茂密的森林里多呆一会儿,尽可能时间长点地享受这天然氧吧,才使我们没有急于返回。就这样,我们居然走到了一个建筑物前,玉皇阁什么得,一看就是新做的仿古建筑,象一个浓装艳抹戏子,我连看一眼的兴趣都没有,倒是这里做的榛子凉粉还有几分吸引力,还有老板娘的热情好客还有满眼温暖的阳光让我们在这里又停下步来。山顶就在上面,同伴们(除一个小姑娘)已经纷纷表态坚决不上顶了,在这里吃着凉粉,晒着太阳,多惬意啊。我开始问下山顶的人,大家都说不远了,太好了,不去太可惜啦,可这些娇娘们就是不为所动,直说别人在忽悠,唉,这年头,真话,假话,大话,套话,都烩到一个锅里,听不出来了,我开始发挥自己的鼓动特长,连动口带动手,把她们一一鼓捣起来,跟着我向前走,其实只有十来米,我们就登顶了,登顶的一瞬,我们被憾住啊,被HOLD,被雷着了,被。。。。。。反正被头顶的蓝天白云,被望不到边际的群山峻岭深深地感动了,东西南北,上下左右,我们看了又看,这种美极了的景致我们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再看到,刚还死活不想上来的那个姐,现在就端坐在山顶对我们说,你们下去吧,我要化成石头留在这里,我要和这美景永远在一起。一路的辛苦,一路的沉闷,没想到会有那么一个阳光明媚的结果。
下了山来,早已等急了的小导和司机都说我们,一般的团队只用三、四个小时就返回了,只有我们足足用了六个小时。而我们却兴奋地说着登顶时的快乐和山顶的美丽,还说着有人想化做石头留在山上,只把小导说后悔没跟我们一起走,感慨以前山顶也是大雾,登上去也什么可看。
每一次户外都不一样,有时我们享受着过程愉快,而有时我们沉醉于着结果的出乎意料。这回是山顶那一瞬间的豁然开朗,君临天下的感觉,让我们不虚此行。
这次户外让我体会出诗是怎么写出来的,置身于这山山水水之间,不由地想起那一句一句词,堆起来,就成了“诗”。
飘在白云山,
青山碧水间。
瀑布飞流下,
头顶彩虹旋。
千般辛苦万般难,
只为登顶一瞬间,
晴空万里白云飘,
绿浪绵延不知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