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叹吧 关注:4贴子:332
  • 8回复贴,共1
新手必须掌握的常识手法—错误引导法(文字) 
    “眼疾不如手快”这句老话最初很可能是出自一位聪明的魔术师之口。作为迷惑观众的一条信则,这也许是千真万确的。表演魔术节目时,迅速利落的动作可以瞒过人们的眼睛。然而,它也会增添观众的疑虑,而不是带来更多的神秘感。唯一可行的补救手段,就是用各种巧妙的办法把观众的注意力从值得怀疑的关键动作上转移开,魔术师们把这些办法统称为“错引”就是错误引导的意思。

  如果你的节目需要接连进行可能引起怀疑的动作,你必须考虑以某种错引方式来消除观众在某一动作上的疑心。譬如你要使一件类似钱币的小物品从手中消失,可以装成把它放到了左手上,而实际上它仍留在你的右手中。你不能只是简单地把左手伸开表示钱已经变没了,机灵的观众往往会看着你的右手,因为他们最后一次看到钱币是在你的右手上。所以你的视线应该一直跟着自己的左手。这就是错引手法最重要的一条规则:你看着哪里,观众就注意哪里。

  左手在“隐遁”钱币的时候,应该先晃一个圈,或者是让手指头一个一个地打开,最后才露出一只空手。右手也可以拨着左手,使观众把注意力集中在那儿,同时也给他们一个印象:你的右手肯定是空的。简言之,你把观众的注意力错引开得越久,节目的高潮也就越显得神奇。

  错引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重复动作”,也就是说,在高潮之前的预备阶段,你将一件物品从一只手转换到另一只手,或者是从一个地方转换到另一个地方,你的动作常常可以按照一套程式来反复进行,让观众习惯、默认这种“规矩”。当你的“秘密动作”到来时,你仍然显得是在“循规蹈矩”,观众就不会意识到中间出了什么问题。其原因当然是在于你事先用一套自然的、有规律的动作错引了他们的注意力。这一点特别适于纸牌节目,只要你使观众熟悉了你的操牌方式,象“移牌”和“标位”等手法你尽可以用正常的分牌和洗牌动作来加以掩饰。

  老一辈的魔术师(包括许多现代的优秀魔术演员)都爱用一根“魔棍”作为错引的工具,将它从桌于上拿起来或放回去时就可以“带彩”,即秘密地抓起或扔开什么东西。今天,魔术师们从衣服口袋里拿出一支铅笔再把它放回去,也可以获得同样的结果。在适当的场合,铅笔就代替了魔棍的作用。你把手伸进衣服口袋里抓一把“谁也看不见的魔粉”,也是错引的一种方式,观众往往把它错为一个喜剧性的过门,而不会察觉这是对某种秘密动作的遮掩。

 

(完)





1楼2006-08-10 15:34回复
    哪儿抄的


    IP属地:北京2楼2006-08-12 15:28
    回复
      你是谁?


      3楼2006-10-24 19:01
      回复
        亲爱的袁淑怡啊!你连他们都不知道吗?
        第一个是徐明远,
        第二个是张汉!!


        4楼2006-11-19 11:21
        回复
          晕,都注册了这么长时间了居然还有人不认识我!


          IP属地:北京5楼2006-11-30 10:20
          回复
            • 221.218.27.*
            5楼,别把这么恶心的图到处贴!


            6楼2006-12-03 18:26
            回复
              你说什么?报上名来!这可是在哈5例出现过的D.A,有常识没有呀


              IP属地:北京7楼2006-12-20 10:27
              回复
                D.A.邓不利多军?Dumbledore's army?


                8楼2008-01-21 21:58
                回复

                  原先的意思是Defense Assocation
                  防御协会


                  IP属地:北京9楼2008-01-23 16:1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