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初代是秋天的故事,在无声划过的时间中飘落下丝丝怅然。那本作则很适合夏秋之交的八月,闷热,略带狂躁,令人有些迷乱。侧耳细听,依稀可以感受到隐隐的雷声。
当长期作为精神依托的奋斗目标骤然消失,取而代之的必将是难以弥补的空虚。健的状态大抵如此,即使听从信的建议去打工也不可能立刻适应新的生活。面对变化,人的反应往往显得滞后甚至慌乱,对于失去曾经生活中重要组成部分的健,其影响可想而知。而当新事物到来时,人总会或多或少地感到畏惧,没有足够的勇气与决心去接受,有过童年告白时留下的阴影,健在尝试迈进新的世界时难免会感到不自信。因此,一段不稳定的时光无法避免,而在这危险过渡期中,很多曾经稳固的事物都将受到考验,包括感情。
萤篇
“扫晴娘的样子是可爱还是可怜?”截然相反的答案,似乎映照出两个交集越来越少的世界。
健无法领会萤的不安,萤也无法读懂健的苦闷,尽管不断努力,却总是显得难以达意。过近的距离,反而无法看清全貌;过热的情感,反而加剧了自惭形秽的感受。
对于疏离的感情,自己还是更愿意去尽力维护。因此在一周目时一边祈盼着这段恋情能顺利延伸,一边惴惴不安地等待着命运的裁决。作为初心者对自己的选择很是在意,因此提示进入萤篇时的激动至今记忆犹新。
于是,我目睹了健的失意,登波离桥上的分离,互相倾诉的心意,醒悟的健,直到最后萤的离开。在打越的笔下情节波澜起伏,剧情的推进却如行云流水般顺畅,使得当生活渐趋平静时,读者的心境很容易同健一样清朗,仿若雨后的天空。
然而,故事却没有到此为止,当思念逐渐成为习惯时,却发现同萤的距离并非总是那么遥远。意想不到的欢乐往往更令人喜悦,相信这个灵动的女孩在未来的生活中一定会创造更多的惊喜,奏出更加美妙的乐章。
燕篇
月色溶溶,一个神秘而不晦暗的女子沐浴其间,吟诵着风的词句,显得异常贴切。
意味深长的话语,潇洒随性的举止,无不表现出她独特的气质,令人意荡神迷。
然而,这个女子不是沉静的水,不是飘逸的风,而是炽烈的火。只有走近,才能察觉那些不为人所见的痛苦。她可以说一无所有,所以才肆无忌惮地燃烧,只是以自己的生命作为烈焰的祭品终究难以持久,她需要依靠,需要能够助长火势,能够托起翅膀的风。
柠檬和蜜蜂花,风与水,现在的健君是哪一个?然而他无法回答,因为他自己也在迷惘着。布理丹的驴大概是全篇中令我印象最深之处,因为自己也不清楚身处相似情境会迟疑多久。好在命运有时也会露出温和的一面,送来了一位开导自己的朋友。“稻穗信的信是相信的信”,如果还能再辜负那个天真的笑容就实在太不开窍了。自己对于信的最佳印象也一直停留在这一刻,不同于初代的插科打诨,发挥的作用也有一定偶然的成分,不同于后续作品中的玩世不恭,表现得有些故作深沉,在这里,睿智和亲切得到了完美的融合。
只是压力并非来自单方面。另一边,他的朋友,他倾慕的女子,包括他自己的苦闷纠缠在一起,形成了又一个复杂的迷局。如果无法理顺,不如彻底消去它的踪迹。于是在萦绕着回忆的住所,火再一次燃起,上演了最后的最炽烈的舞蹈。她以诗人的方式登场,也以诗人的方式离开,只是此刻,回荡的余韵只剩下苦涩。细数这一个月的时光,恍若镜花水月,然而当事者却不可能作为梦一笑置之,因为失去和从未拥有的感受截然不同。
GE虽然作为后来的补充出现,却完全不显违和或赘余。崭新的季节,和煦的色彩,吹响未来的风,让这个结局充满清新,不落俗套。
巴篇
应该是对健争议最大的路线,不同于燕篇在不断纠结中渐渐被吸引,不同于另外三篇中由双方的原因形成误会,在这里,是健主动在貌似平和的环境下接受了对方的感情,因而引来诸多非议。
不过,自己却对健的行为始终没有反感过。过去同样没有十足的信心说自己不会接受对方的心意,纵使把责任看得很重,但是对错过就可能不复出现并且与自己契合的机会总会有心动,就算忍痛拒绝,今后回想起来也难免遗憾,这样即使出自无心,也会带来间接的伤害。因此始终如一固然可贵,能够断然走向相反的选择同样不容易。健固然有犹豫,但他至少愿意向前走,在两种选择间踌躇,而非得过且过地混日子。
时过境迁,如今对类似事情的处理大约也形成明确的态度了,即使勉强自己,也不会主动背弃已有的牵绊。但对于不同的立场,只要愿意向前同样能够接受。只是对踏上自己曾经傲慢堵死的道路的做法,依然会感到不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