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彻要介绍他的六名新打仔,约了记者在马房替六个打仔拍照片,可是那天狂风骤雨,临时只好把摄影场地改在邵氏影楼。
张彻本人并没有参加那天的摄影会,要写张彻的打仔,一定要访问张彻,因为他的六个打仔,都不是在记者面前能说会道的;可能都是「新人」,未有应付记者的经验。
我们一行人拍完江生、孙建、罗莽、韦白、鹿峰、郭追的照片后,在「广东十虎」的棚裏找到张彻。
张彻说:「有什麼问题,你们提出来呀!」
*捧新人喜欢一大堆
「张导演,你怎麼这麼大堆头,一下子捧六个新人?这样是否吃力?为什麼不一个一个来,观众也容易接受。」
张彻说:「我捧新人,从来都不是一个一个的,打十几年前开始,我就不是捧一个一个,记得吧?王羽是跟罗烈一起捧的,狄龙是跟姜大卫一起捧的,后来加入陈观泰和王钟,不是四个人一起捧过吗?捧傅声的时候,我也同时捧戚冠军。」张彻说:「不过后来王羽是比罗烈红……傅声又比戚冠军受欢迎罢了。」
张彻说到这里,我们几个打了一个眼色,原因是他在比较王羽与罗烈,傅声与戚冠军时,「故意」的漏掉比较姜大卫与狄龙。
姜大卫与狄龙,是很难比较的。既要分阶段,又会令当事人不快。
张彻说:「我是从拍『五毒』开始,决定捧这六个打仔的,原因是『五毒』刚好需要六名打仔。之后,再拍『南少林与北少林』,又是介绍六种南北少林的工夫,再后来开拍『广东十虎』,需要的人更多,我就把傅声、狄龙找回来,另外两名打仔,凑成十个。如此,就变成一系列的新片在捧六打仔。」
「再开的『金臂童』又是六名打仔主演?」
「是的,让他们得到均等的机会。至於将来谁会红,谁会退出就很难预料了。」
「有计划改捧其中一两个吗?」
「暂时未有,以这六个人为主拍了四部影片,均未上映,以后的计划慢慢再说吧!」
「『射雕』三集要拍吗?」
张彻笑:「等没有题材时,再考虑吧!」
「导演,你说什麼?」有个记者没听清楚。
我於是大声重复一遍。
张彻说:「我是开玩笑,你们别当真,怎可以这样说话?观众听了还肯来看『射雕』三集吗?『射雕』是有点问题的,等问题解决了,当然要拍。我这样说,是很坦白的。」
「张导演,六个打仔中,你最喜欢谁?」有人问。
「都喜欢。」
「不可能的,比如以前你最喜欢姜大卫,后来你最喜欢傅声,总是有分别的。」一个记者说。
*张家班导演细品评
我说:「张导演最喜欢——郭追。」
「没有,没有。」张彻连口否认。
「你说郭追是天生的练武材料嘛!」我说。
「是这样的,郭追学功夫上手最快,学什麼都似模似样。」张彻说。
「其实,我知道张导演最喜欢江生。」我说:「江生最会讨张导演欢心,又顽皮又机灵。」
「江生是好聪明、机灵,就是散慢一点。」
「鹿峰呢?」我说:「我觉得他是李逵式的人马,粗犷、鲁莽。」
「鹿峰?鹿峰年纪最轻,才二十二岁,他花样多得很。」
「导演你就喜欢花样多的人。」我说:「鹿峰现在是你的武术指导,他这方面的才能如何?」
「很好,将来一定会成为出色的武术指导,他学平剧时是武净,即是武花脸,北派功夫很不错,现在在学南派,很用功。」
「罗莽呢?」我问。
「罗莽是实实在在的傻仔。」张彻说。
张先生口中的「傻仔」是一种爱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