愤青或者借电影发泄私愤的人,或者涉世很浅人生观刚刚建立的人,或者只是一味符合别人做应声八哥的人,请不要发表你们轻薄肤浅的令人发指的无知话语。这部电影是如此生动而珍贵的历史见证,他客观的表达了因政局的变迁而变迁的人们的信仰危机。信仰和人生观,未来会怎么走,这都不是一句好与坏能够解释的。
在这里贴几篇我认为很好的电影评论,供参考:
《再见,列宁》:其实与列宁无关
一个会对此类影片感到兴趣的中国观众,他首先关心的或许是一些宏大的叙事对象,诸如概括性的总体历史图景,在柏林墙的废墟下那些由摄影机的镜片映射放大的抽象观念的残余,如此等等。我得承认,这也是我预定的切入点,我期待着看到已经与我相熟的象征着那个特定年代的图腾,希望透过这影象格式传达的种种具象帮助自己在知识谱系上某个空白的地方填补上借以理解自身处境的工具性认知。但我没来得及做出这种保持审慎距离的反思姿态,电影轻捷的欢快节奏向我贪婪的眼睛展示了一个与我设想的抑郁沉重的背景不沾一点边的奇异的世界。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向前汹涌,70一代的青年人踏着背景音乐张扬轻快的节拍舞动,成为这包容着无数的激情与希望,眷念与失意的变革浪潮上最为绚丽灵动的音符。
这充满了亲切的个人经验视角的浪潮也瞬间淹没了屏前旁观的我。经历八个月沉睡的母亲奇迹般地苏醒,她不知道,她曾经热烈的信念与生活已然幻化为书本上的概念和丧失工作的老人们怀旧的记忆资源。当她不经意站在显得陌生和奇异的街道上,茫然地望着被直升飞机衔走的列宁半身像,她应该如何来理解在夕阳的余晖下渐渐隐没的这个伟人的离去?不知她是否有勇气疑惑甚至追问,他们要把它干什么?
身为民主德国国家劳动模范的她大概没有勇气将这个问题纳入到意识中来,她不大可能对她为之奉献了半生的理想的人间代表有丝毫的怀疑,她更不可能会设想,也许她所看到的一切已经确实证明了她内心深处隐约而日渐强烈的不安,接收了权力的资本主义的他们或许将把它丢置于垃圾丛林,最好的归宿也不外乎在历史博物馆里作一个渐将风化的干尸。不,这种刺激会要了她的命,正因此,她孝顺体贴的儿子要费尽心思为卧床的她创造一个虚幻的世界,在其中,她可以继续一个真挚的信仰战士那令人尊敬的平凡而充实的生活,心安理得地在电视机前骄傲于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对银屏上前来投奔避难的资本主义世界的人民则充满了富含母性光辉的同情。就在这严肃的节骨眼上,导演厚重的幽默感让他穿插了天才的一笔,他让这受到良心与信仰之光辉召唤的危重病人克服了她的失忆,心绪激荡的她竟蓦然回忆起了她藏钱的所在。这钱的一部分,她决心用来帮助逃难到这来的西德人——他儿子的热爱导演事业的西德同事的杰作。然而出于完全相同的理由,她就是回忆不起来在她昏迷以前发生过什么:在她身着艳丽的晚礼服从灯火辉煌的共和国大殿里出来,混乱潮湿的大街上,她看到自己一向乖巧的儿子挟在国家安全部门的手上,像一只软弱无助的羊羔。
至于那些让儿女们牵挂的东德钞票,他们如愿找到它时,不幸地刚刚超过兑换西德马克截止日期一天。在母亲本意欲帮助的西德人的银行里,他们的母亲几十年的劳动所得就这样瞬间蒸发为一堆废纸,变化之迅捷犹如眨眼间遍地开花的可口可乐。仔细地玩味,可感受到这类情节安排包涵的象征意味,一种对意识形态宣传遗留下的对人性善良的扭曲的无奈。这无奈让明显在暗地里指称着意识形态封闭与虚假的情景和道具总披上一层削弱其咄咄逼人的批判力量的温情。譬如,为母亲着想而搭建的只在自家尚且苟存的电视空间,其对宣传工具那安慰着母亲又深刻地折磨着母亲的孱弱同时巨大的力量的隐喻,基本上被体现母子深情的轻喜剧化的生活表象的冲突所遮蔽。这微妙的反讽姿态体现了导演构思的节制,他并非没有试图贯穿进某种深入的反思,事实上,这种反思是惊人的深刻,以至于只好表现为深深的隐藏。只是,这姿态必得首先附着在对普通人生活酸甜苦辣的尊重与体察之上。片中的主角都是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变迁的历史仅构成他们日常生活的必要的背景,远不是全部,因而他们私人生活的戏剧在逻辑上需得优先于外部的社会性戏剧,甚至常常让电影精彩的画外之音无从显现,即便是这注定将占据历史教科书显赫一页的戏剧总是替代着无数共同构筑了它的个体吸引它者关注的目光。片尾,母亲的骨灰被自制小火箭带上天空,在黑色的星空中伴着绚丽的烟火融进这个她至死尚存幻觉的空间。那一瞬间,我感动之至,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结尾隐含的另一种可能解读:只有死亡才能最终解除意识形态毒药流布的不幸——电影大师基耶诺夫斯基充满了诅咒与怨恨的念头。恰相反,我看到的只有家庭内部完整和谐的幸福圆满。我想起片头,在儿子年幼之时支持,鼓励儿子宇航员梦想的那个充满爱心与责任的小学音乐教师,他们一起仰望着小火箭飞入浩淼的苍穹……我感动于亲情的温暖,信念的真挚。当深情的自白伴着那些永远铭刻在母亲记忆里的渐渐陈旧的历史图景再一次浮显,历史与人生的沧桑刹那间铺天盖地地攫住了屏幕前的我。
在这里贴几篇我认为很好的电影评论,供参考:
《再见,列宁》:其实与列宁无关
一个会对此类影片感到兴趣的中国观众,他首先关心的或许是一些宏大的叙事对象,诸如概括性的总体历史图景,在柏林墙的废墟下那些由摄影机的镜片映射放大的抽象观念的残余,如此等等。我得承认,这也是我预定的切入点,我期待着看到已经与我相熟的象征着那个特定年代的图腾,希望透过这影象格式传达的种种具象帮助自己在知识谱系上某个空白的地方填补上借以理解自身处境的工具性认知。但我没来得及做出这种保持审慎距离的反思姿态,电影轻捷的欢快节奏向我贪婪的眼睛展示了一个与我设想的抑郁沉重的背景不沾一点边的奇异的世界。一切都在紧张而有序地向前汹涌,70一代的青年人踏着背景音乐张扬轻快的节拍舞动,成为这包容着无数的激情与希望,眷念与失意的变革浪潮上最为绚丽灵动的音符。
这充满了亲切的个人经验视角的浪潮也瞬间淹没了屏前旁观的我。经历八个月沉睡的母亲奇迹般地苏醒,她不知道,她曾经热烈的信念与生活已然幻化为书本上的概念和丧失工作的老人们怀旧的记忆资源。当她不经意站在显得陌生和奇异的街道上,茫然地望着被直升飞机衔走的列宁半身像,她应该如何来理解在夕阳的余晖下渐渐隐没的这个伟人的离去?不知她是否有勇气疑惑甚至追问,他们要把它干什么?
身为民主德国国家劳动模范的她大概没有勇气将这个问题纳入到意识中来,她不大可能对她为之奉献了半生的理想的人间代表有丝毫的怀疑,她更不可能会设想,也许她所看到的一切已经确实证明了她内心深处隐约而日渐强烈的不安,接收了权力的资本主义的他们或许将把它丢置于垃圾丛林,最好的归宿也不外乎在历史博物馆里作一个渐将风化的干尸。不,这种刺激会要了她的命,正因此,她孝顺体贴的儿子要费尽心思为卧床的她创造一个虚幻的世界,在其中,她可以继续一个真挚的信仰战士那令人尊敬的平凡而充实的生活,心安理得地在电视机前骄傲于祖国建设的伟大成就,对银屏上前来投奔避难的资本主义世界的人民则充满了富含母性光辉的同情。就在这严肃的节骨眼上,导演厚重的幽默感让他穿插了天才的一笔,他让这受到良心与信仰之光辉召唤的危重病人克服了她的失忆,心绪激荡的她竟蓦然回忆起了她藏钱的所在。这钱的一部分,她决心用来帮助逃难到这来的西德人——他儿子的热爱导演事业的西德同事的杰作。然而出于完全相同的理由,她就是回忆不起来在她昏迷以前发生过什么:在她身着艳丽的晚礼服从灯火辉煌的共和国大殿里出来,混乱潮湿的大街上,她看到自己一向乖巧的儿子挟在国家安全部门的手上,像一只软弱无助的羊羔。
至于那些让儿女们牵挂的东德钞票,他们如愿找到它时,不幸地刚刚超过兑换西德马克截止日期一天。在母亲本意欲帮助的西德人的银行里,他们的母亲几十年的劳动所得就这样瞬间蒸发为一堆废纸,变化之迅捷犹如眨眼间遍地开花的可口可乐。仔细地玩味,可感受到这类情节安排包涵的象征意味,一种对意识形态宣传遗留下的对人性善良的扭曲的无奈。这无奈让明显在暗地里指称着意识形态封闭与虚假的情景和道具总披上一层削弱其咄咄逼人的批判力量的温情。譬如,为母亲着想而搭建的只在自家尚且苟存的电视空间,其对宣传工具那安慰着母亲又深刻地折磨着母亲的孱弱同时巨大的力量的隐喻,基本上被体现母子深情的轻喜剧化的生活表象的冲突所遮蔽。这微妙的反讽姿态体现了导演构思的节制,他并非没有试图贯穿进某种深入的反思,事实上,这种反思是惊人的深刻,以至于只好表现为深深的隐藏。只是,这姿态必得首先附着在对普通人生活酸甜苦辣的尊重与体察之上。片中的主角都是活生生的具体的人,变迁的历史仅构成他们日常生活的必要的背景,远不是全部,因而他们私人生活的戏剧在逻辑上需得优先于外部的社会性戏剧,甚至常常让电影精彩的画外之音无从显现,即便是这注定将占据历史教科书显赫一页的戏剧总是替代着无数共同构筑了它的个体吸引它者关注的目光。片尾,母亲的骨灰被自制小火箭带上天空,在黑色的星空中伴着绚丽的烟火融进这个她至死尚存幻觉的空间。那一瞬间,我感动之至,我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个结尾隐含的另一种可能解读:只有死亡才能最终解除意识形态毒药流布的不幸——电影大师基耶诺夫斯基充满了诅咒与怨恨的念头。恰相反,我看到的只有家庭内部完整和谐的幸福圆满。我想起片头,在儿子年幼之时支持,鼓励儿子宇航员梦想的那个充满爱心与责任的小学音乐教师,他们一起仰望着小火箭飞入浩淼的苍穹……我感动于亲情的温暖,信念的真挚。当深情的自白伴着那些永远铭刻在母亲记忆里的渐渐陈旧的历史图景再一次浮显,历史与人生的沧桑刹那间铺天盖地地攫住了屏幕前的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