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吧 关注:6,943,652贴子:37,636,451
  • 8回复贴,共1

【原创】《(皇成同人)浮生未歇》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一楼度受


1楼2011-10-04 06:53回复

    序章
    “别走···我想做你的新娘···睁开眼睛看看我啊···”旷野上,倾盆的大雨中,一位少女拥着一个少年在哭泣,那少年的身影隐晦在雨雾中,看不真切。
    他的身下,渗着血迹,染红了他和她洁白的衣衫。少女的装扮,像是新娘。她轻启朱唇,吻在他毫无血色的唇上。
    “来世,还和你遇见,好不好?”
    “南宫罗依,你的愿望就要实现了啊。”旷远飘渺,仿佛从遥远的国度传来。
    这又是谁,在说话。
    “你是谁?为什么知道我的名字?”
    “你忘了吗?你是带着心愿转世的,每个带着心愿转世的人,都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每个带着心愿转世的人,都会拥有自己前世的名字。”
    “我的心愿···我的心愿···会是什么呢?”
    “你和他,就要相遇了。”
    “他是谁?”
    “他是····”
    听不到,我听不到。听不到在说什么。那个人,是谁···
    “喂,你别走,那个人是谁?”
    睁开眼睛,深夜,窗外雨打芭蕉,稀稀落落,噼噼啪啪,轻轻的敲击在心上。
    原来,只是做了一个梦啊。为什么,最近总是做这样的梦?我的心愿是什么,我要遇见的人,又是谁?
    是谁带了心愿转世,又是谁了了前世之缘。


    2楼2011-10-04 06:53
    回复

      第一回 青衣公子 俏丽佳人
      整整下了一夜的雨,到清晨还未停歇。地上晕开的水洼里,波纹渐渐荡了开去,青砖的墙面上,染着苔绿。芭蕉叶上的水珠,从一片叶子滴到另一片叶子上,啪嗒一声,吓坏了躲在叶下的虫儿。
      一扇古老陈旧的木门吱呀一生推开了,走出一个年轻的姑娘。那姑娘约莫十四五岁的样子,挽着朝云近香髻,身着紫襦裙,稍稍透出与年纪不相仿的成熟。
      将一只手中的木凳放到地面上,慢慢爬上去,另一只手中的木牌努力向上攀爬。牌子倒是挂上去了,只是脚下一歪,就从那紫檀木的圆凳上摔了下去。不知是谁的长臂一揽,姑娘就摔进了一个男人的怀抱。
      “姑娘没事吧。”声音温和好听。
      姑娘回头,身着青衣的公子,手中握着折扇。看上去很是儒雅,带着书卷气,只有十六七岁的样子。因为着细雨的缘故,他的发丝微湿,长衫的衣摆也稍微染上了泥巴。他望向她,关切的目光中带着一丝笑意。
      “谢谢公子,奴家没事。”姑娘欠欠身。“公子是来看病还是抓药?”
      “抓药。”不等主人邀请,这客官就自己进了店。
      一边拎起手边的圆凳,一边急忙跟了进去。姑娘呼唤着:“艺婆婆,来客人了。”
      门口又恢复了平静,木牌上,正楷字体写着“本草堂”。
      很快,草席的帘子后面就走出一位妇人,只有二十多岁的样子。挽着双刀髻,身穿天蓝长裙,月白背心,年轻而有风采。只是不知为何这丫头称呼她为婆婆。
      “公子是看病还是抓药?”和那姑娘重复着同样一句话。
      “抓药。最近有些酸痛乏力,气喘不定,艺娘给抓三幅药。最近我就先不来了。”公子在柜台前的长椅上坐下,轻轻掸了掸长衫上的泥子。见那姑娘正望着他,微微一笑。“姑娘莫不是想要报答刚才的救命之恩?”
      姑娘一怔,轻轻白了他一眼,转身进内室去了。青衣的公子倒也悠然自得,拿上自己的药,出门而去。
      “罗依,昨晚又做恶梦了?”送走了客人,艺娘也转身回了内室。见姑娘正坐在窗前一个人发呆,轻声唤回她。
      “艺婆婆,客人走了?”回过神来,先是站起身,之后又在原地坐下。“也没什么,只是一个梦而已。最近总是做这样的梦。一个白衣的姑娘抱着一位公子,在雨中哭泣。可是那姑娘和公子的脸,又看不真切。”
      “梦,就是梦。只不过是人胡思乱想罢了。今日雨停了,我带你去采药。”
      “采药?我们都出去了,若是有客人来怎么办?”没想到她会提出带自己采药,唤作罗依的姑娘顿时一愣。每个月艺婆婆都会带她去采药,不管是不是耽误生意,也不管是什么样的天气,每月中旬,都会去采药一次。
      “问那么多做什么?叫你随我去,你就随我去。”艺娘脸上稍稍不悦。
      “是。那我先去买些蔬菜,回来做早饭。”罗依姑娘拎了竹篮,又携了一把油纸伞,这才出门而去。
      清晨的风,微凉,却也清新。虽然本草堂是药店,可是却落在偏僻之地,姑娘走过了好长一段的青石板的小路,才来到喧闹的市场。流连了一会,就选好了蔬菜,正想回去,就见到了刚刚的那位公子。
      “姑娘去哪?”倒是他先开口打招呼。
      “我买些菜。公子去哪?”走近他,将手中油纸伞举到他头顶。雨虽细,可是时间长了,衣衫还是难免有些湿。他只是紧紧将那三幅汤药抱在了怀里,全然不顾自己。
      “回家。”
      “回家?你的家离本草堂那么远吗?那就不要去那里抓药了啊,附近有的是药铺,何必走这么远,衣服都湿了。”
      公子浅笑,发梢的水滴落在嘴边。水雾氤氲,紧紧缠绕着两个人的身影。他眼中带着调笑:“姑娘真是有趣,还有人希望客人不去自己的店铺。”
      罗依一惊,手中轻轻一抖,那油纸伞上的水珠就滚滚而落,跳到青石板上消失不见了。抿紧了嘴,只是还是倔强的将伞举在他头顶。
      “这伞,借你。”不由分说的,将伞塞到他手中,转身便走。衣摆旋转着,雨滴隐进布面里,给紫色又染上了一层水彩。
      “敢问姑娘芳名?”
      “公子都不肯透露姓名,还问奴家作甚?”不悦的收紧了挽着竹篮的手,姑娘蹙眉,却不回头。
      “李佑。”他并不气,声音还是那么柔和。
      “南宫罗依。”说完匆匆离开。细雨打在脸上,像是清泪。裙摆在风中飘摇,卷起青石板上的水雾,那竹篮中的蔬菜倒是越发翠绿鲜艳。
      回到本草堂,才开始站在院门前发呆。
      木板的院门,因为雨湿而微微散发着潮木的味道。小路已经有些泥泞,弄脏了少女的绣鞋。周围安静的,只能听到雨打芭蕉,一声一声撞击着心田。罗依蹲下身,竹篮丢在一边,自顾自的哭了起来。
      嘤嘤的哽咽声,飘散在空气中,伴着雨声风声,有些伤怀。
      直到雨渐渐停了,她才进门而去。艺娘正在正堂配药,没有抬头看她。微微垂着眼帘,艺娘的神色安详,如同菩萨。
      见到这番情景,不知怎的,姑娘心中又是一阵难过。
      勉勉强强的做了早饭,吃了早饭,又去采了药。罗依一直都心不在焉,艺娘也不多问什么,留了她一个人发呆,自己忙前忙后。
      前世今生,谁又能遂谁的愿。最终陪在身边的,是知己,还是红颜。


      3楼2011-10-04 06:54
      回复

        第二回 宫装胭脂 挽袖轻舞
        日子还是这么平淡如流水。
        李佑隔几日便去抓一次药,有时会和罗依闲谈几句。姑娘却总是爱理不理,不给他好脸色看,有时就会追要自己的伞。
        “姑娘既然将伞借给了我,何不多借几日。我家中穷苦,没有伞。姑娘可忍心让我淋雨?”
        一看就知道他是在油嘴滑舌,甚至懒得和他斗嘴。只是心中,越发难过起来。就这样看着他离开,最后忍不住,还是问起了艺娘:“艺婆婆,那李公子的病,没有救吗?怎么他总是来抓药?”
        “他是给他娘抓药。那娘子身子虚弱,需要调节,却不是什么大病。”
        原来病的,不是他。
        姑娘展了愁颜,一路欢快着奔到巷子口的菜场去了。也是清晨,也是人来人往的热闹,可是没有他。原本欢欣雀跃的心情,也变得有些低落,孤单的站立在巷子口,似乎那些热闹都是他们的,她什么都没有。
        心中一酸,眼泪有掉了下来。
        “南宫姑娘,哭什么?可是有人欺负你了?”
        回头,正是他。还是抱着药,看上去有些滑稽。见到他,罗依却哭得更厉害了:“你怎么不告诉我病的不是你,我还害怕你会死了呢。”泪水簌簌的掉下来,打湿了前襟。
        “原来这么担心我会死啊?不过你也没有问过我,怪不得我。”李佑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可是眉眼间的笑意却更浓了。就连怀中的几副汤药,也眉开眼笑起来。
        “没想到南宫姑娘腿脚比我还快,不过既然追到这里来了,就随我一起去我家中看看吧。”拉上她,消失在江南小镇婉约的红尘中。
        他的家,是在小镇的另一头,和小镇这头的本草堂遥遥相望的另一头。
        “干嘛要到那么远的地方去抓药?不是告诉你在附近就好吗?”
        “艺娘的药可是最好的。”说话间,停在一座小院之前。
        和本草堂一样的小院,虽然陈旧,却也结实。朱红的屋檐已经褪了色,苍老的掉着柒。两扇木门,门环上染着铜绿,与屋檐的淡红辉映着。墙上铺满了大片青苔,让人禁不住闻到了空气中散发的潮湿味道。
        “这就是我家。”不理会她发愣,推开门将她带了进去。
        院里很静,只有一位妇人在灶间做饭。听到有人回来,她头也不抬:“佑儿,不是告诉你不要这么早出门了吗?晚上读书到那么晚,还不多休息一会。”
        “娘,我给你买回药来了。”
        来到她面前,罗依开始打量着这位女子。虽然年轻,可是朴素慈祥。大概是做过不少重活,双手粗糙,粗布衣衫下面,掩不住瘦弱的身子。
        “不是告诉你不要买药了吗?又不是病,吃什么药?好好的把钱都糟蹋了。这位姑娘····”见有外人,李夫人微微一愣。
        “这是本草堂的大夫,南宫姑娘。今日来看看娘的病情。”说着把罗依向前推了推。“顺便帮娘煎药。”
        没想到他会这么说,姑娘慌慌张张的来到李夫人面前:“李夫人,我···还是我来吧,您去休息。”
        “这怎么行?既然是大夫来了,就要好好招待。佑儿,不可这么没规矩。”轻轻训斥儿子,可是她脸上却展露笑靥。“姑娘,去正房喝杯茶。”
        “不必了,李夫人休息吧。我来煎药,既然是大夫,怎可在这里休息喝茶?”
        送她离开厢房,罗依才松一口气:“喂,我哪是什么大夫,随口瞎说,岂不是要害了我?算了,既然来了还是我来煎药吧。”轻轻沾沾鹅蛋脸上的细汗,将草纸中的药倒进砂锅,煎了起来。
        “你是读书人?”摇着手中的芭蕉扇,罗依将汤药轻轻搅拌。腾起的雾气模糊了双眼,姑娘用衣袖掩了一下口,轻声咳嗽。
        厢房里很安静,只听到火上的砂锅内汤药翻滚的咕噜声。姑娘不知道在想什么,有些愣神。直到锅中的汤药沸了,才回过神来,手中一缩,将芭蕉扇握紧了,另一只手却忙着去端灶上的砂锅:“糟了,要熬干了。”
        “别动。”抓住她的细腕往回一揽。“会烫伤的。”
        李佑轻声责怪着放开她的手,拿了湿巾,才轻轻将砂锅端过来,将熬好的药汁倒进汤碗里,又拿了一只匙子,才向外走去。
        “喂····”余下的话被淹没在开门的声音里,姑娘没来由的一阵失落。在厢房的地面上坐下,独自叹着气。
        萍水相逢一面缘,何必向往入心间。
        相依更比相忘苦,只做知己非蓝颜。
        来这里整整一个早上,也该离开了。经过正房的时候,见他正在给娘亲喂药,温和耐心,和自己见到的任何一个他都不一样。
        不是温文儒雅的李佑,不是油嘴滑舌的李佑。
        李佑···李佑····
        终究只是李佑,与她南宫罗依无关。
        信步出了院门,又轻轻掩上,没有道别。天空又开始下起了细雨,姑娘伸手托几滴雨丝在手中,又将手掌轻轻合上。
        或许他,真的没有一把伞。
        那是自己最喜欢的伞,小时候艺婆婆送给自己的。那纸伞上,画的是自己小时候的模样,旁边的题诗也是艺婆婆亲自写上去的。
        一点斜阳绕江南,宫装胭脂似天仙。
        挽袖轻舞罗裙展,不见依人露笑颜。
        南···宫···罗···依···
        南宫罗依,到最后不过是个平凡的江南女子,罢了。
        【原文出自于陌上香坊】


        4楼2011-10-04 06:54
        回复

          第三回 一别江南 不知归期
          他再来这里,她避着不见。罗依也不知自己是在闹什么别扭,反正也只是偏偏路人,何必挂心。
          定下了心,很用功的学习医术。果然像李佑说的那样,艺婆婆的药是最好的。不,艺婆婆的医术是最好的。
          即使跟随她生活了这些年,却对她的事情一无所知。罗依所知道的,就是她孤身一人,从未婚嫁。没有亲人朋友,独自经营着本草堂。艺婆婆性格有些冷淡,可是对待每个人都很温和。
          就像是观世音菩萨。
          “罗依,你的医术可是越来越长进了,这样我也就放心了,以后本草堂后继有人。我老了,以后就要靠你了。”
          “艺婆婆才不老呢。”听了这话,姑娘有些酸酸的。
          很多人老了就是这样,会说这些莫名其妙的丧气话。可是艺婆婆,才二十九岁,年轻美貌,就像江南的细雨,飘渺,却也柔和。
          艺娘并不反驳,任由她发这样的小孩子脾气。浅笑,轻叹,哀愁,苍凉。
          “你和他,怎么了?”不继续刚才的话题,她说起了他。
          “他····”即使没有说明了,罗依也知道她指的是谁。“没什么,我和他,本来也没有关系。我是大夫,他是客官。”
          “若是想,就去看看。人生苦短,何必留遗憾。”淡淡的开口,轻灵如禅。
          少女不开口,别扭的别着脸。窗外,又淅淅沥沥的下起雨来。
          艺娘也不再说什么,仍旧是配着药,间或有珠算的劈啪声。到后来那淅沥的雨声和噼啪的珠算声,弄得少女心烦意乱。离了凳,一转身,跑出门去。
          还是熟悉的青石路,还是熟悉的烟雨氤氲,还是熟悉的人,却····
          垂杨柳,细雨烟,青石巷,斜阳桥,那青衣的身影。
          乌篷船渐渐靠了岸,一只竹篙划水而来。是他,是他,背了包袱,握了纸伞。
          “李公子,李公子。”唤着他的名字,奔了过去。
          “南宫姑娘?”见到她来很是意外。这姑娘不是一直在躲着自己吗?
          “你···要走了?”看着他的这身打扮,不敢置信的开口。细雨打湿了发丝,也打湿了双眼。
          “我要进京赶考。以后我娘,请你多帮忙照顾。”李佑开口,声音是不似往常的低落伤感。那纸伞,在手中紧握,却显得尤为刺眼。
          刺得,眼睛生疼。
          “恩,我会尽力的。你···保重。”生涩的开口,却好似千言万语堵在心间。
          那披了蓑衣的船家上了甲板:“客官,要走了。”声声如催命的词眼。
          “我走了,小娘子保重。”青衣隐晦在细雨里,他抬脚上了船。一头青丝在风中凌乱,他却没有回头。
          他真是读书人,而且是风流倜傥的读书人。
          罗依回去的时候,艺娘没有配药,而是在绣着什么东西。见她进来,头也不抬:“他走了?”
          “恩,走了。艺婆婆是怎么知道的?”
          “我自然知道他是读书人,也自然知道他会去赶考。所以才叫你去送送,以免以后留了遗憾。这一生,不是什么事情错过了都能补救回来。无悔,便足矣。”
          无悔,便足矣。
          他这一走,便不知所以。从未回来,杳无音信。
          那李夫人,倒是在艺娘的调剂下,身子渐渐好了,只是对儿子思念。
          对他思念的,除了慈母,还有佳人。
          罗依变得不爱说话,有时候轻轻叹气。艺娘看在眼里,却也还是不说什么。直到一天,她突然说道:“罗依,我们进京如何?”
          “进京?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只是想去长安城看看。在江南呆了这么长时间,你不想出去看看吗?况且李佑也在那里,去了说不准能见到他。”
          她为什么会提出进京,罗依猜不透,只是越来越觉得一切都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可是对于艺娘,若是她不想说的事情,不管怎么问都无济于事。罗依闭了口,终于在这个晚秋,离了江南。
          江南的天气,总是这样阴雨潮湿。艺娘将本草堂锁了起来,草药并不变卖,店铺也并不盘出去,好像在等待有朝一日回来。罗依不懂,也不敢问。艺娘明明说过了走了就可能不回来了。
          却为何又留下这样的痕迹。
          这样的,曾经在这里生活过的痕迹。
          只不过,徒增伤感罢了。秋草渐慌,到处都弥漫着苍凉萧瑟的景色。罗依趴在船沿上,望着远去的河岸。一切都在雨中变得不真切。
          想当初,李佑离开的时候,也是这般苍凉伤感吧。
          江南,本是伤感的地方。秋季,也本是伤感的节气。就连自己,也本是伤感的人。
          一别江南,不知归期。


          5楼2011-10-04 06:55
          回复


            7楼2011-10-06 11:12
            回复
              我还是来这儿看吧!
              起码是免费的


              IP属地:广东8楼2012-04-23 11:48
              回复
                还记得我吗?我又扑来了哦~


                9楼2012-06-16 19:26
                回复



                  10楼2012-10-09 14:3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