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平安吧 关注:10贴子:17
  • 7回复贴,共1

从罗平安的故事原型说起,谈谈见龙卸甲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罗平安是电影见龙卸甲中出现的人物,与赵云同乡,早赵云从军,却晚于赵云出道,直至故事最后也仍然没能在正确的位置上找到真正的最好的自己.在一个兵荒马乱,英雄辈出的时代,这兴许也算得是一种气运上的不济及宿命抉择上的偏差.但细想想又是不是尽然如此呢,其实很不是.


1楼2011-10-08 03:43回复
    相同的情况还有很多譬如说赵云从军时的初次登场,很多人兴许会为这与原著上的偏差而心存疑惑,但最主要的是这一更改,改变了赵云的原型,他的内在感念和情怀胸襟,记得书中赵云首次登场,杀退文丑后便即表明心迹乃为救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而追寻明君,一番言语,壮志诚心可鉴,可一道电影里了,也就渐渐变了味,那番为国为民的大丈夫情怀转瞬间却变成了一种功名利禄的拜金主义,许多朋友兴许会说这与赵云最后走完一个大圈时,精神上的升华是有联系的,但事实上导演的这一安排无疑直接降低了赵云的人格魅力,较原著而言直接落后在了起跑线上,导致后来赵云衣锦还乡等场景都稍觉力不从心,少了几分大丈夫情怀,多了"万处闲情,无尽粉丝"难道真的便对塑造赵云这个形象有所助益吗?我想决计不是这样
    


    3楼2011-10-08 03:44
    回复
      电影里特地为赵云塑造了一位情人,就编剧而言这本是足取得,而就实质而言他们忽略了一个本已存在的艺术形象--樊氏,导演为了丰化赵云的情感形象,完全可以将这一原著中本已存在的人物引入,近可以呼应三国演义原著中赵云的那句名言"大丈夫纵横天下,待功成名就之时,何患无妻",妥则可以凸现赵云的道义观和社会价值观,退亦可体现赵云对初恋情人肺腑真情的爱...而电影中则显得过于朦胧,有种似是而非的感觉.
      


      4楼2011-10-08 03:45
      回复
        电影里还有几个角色和细节值得推敲,网友们提得比较多的还有江湖郎中打扮得诸葛亮,诸葛风仪气质之傲在电影中竟变成了一种言行之傲,显然是极降低了人物原本的客观魅力的,赵云长坂桥一段亦不尽人意,先是赵云竟然得空与大部队先行会合,少了那种孤单英雄的气概和时间紧迫焦虑的危机感,再者便是捡起阿斗时,看得出导演是想设置两位夫人之死是因曹兵施暴所导致,最后两位夫人与淫贼同归于尽的,这虽然在战争中有可能发生,变相而言加重了一种历史回旋的深邃感及其可悲性,但却也在不经意间将原书中最感人的段落之一糜夫人投井自杀一段给省略了...现在我仍记得老版三国演义中王璐瑶(糜夫人)看见赵云时的那句"阿斗有救了."那时写意在她脸上的那种怜爱,那种慰安,那种解脱和感念是那么的真切,那么的颤憾人心....可惜电影里没能做到,而且少了赵云推翻石墙掩埋尸体的一个细节,也确实少了几分人道主义关怀,于赵云忠于主子的形象而言不很贴切.
        


        5楼2011-10-08 03:45
        回复
          长坂桥之战时,曹操身边竟然没有任何谋臣和战将,大家可以回忆一下老版中,曹操等一并高级谋臣将士居高临下,了望战局,谋士如云,虎将成林,是何等的气度和威仪,亦大有当时曹操权倾天下,君临城下之感....可电影里身边只有一个女孩,就有点太过儿戏了,所以不像了君主反似一个寻常的黑帮头头了.有网友说"电影里赵云武功太差,受了许多伤,但是赵云应该是毫发无伤的."个人对这个意见不敢苟同,细想想赵云一番死战,受伤自是难免的(老版中赵云血染银铠及脸部受疮等近距离特写很不错),电影里差就差在赵云长笑时吼出的那句"来抓我啊"...这与原著的那句"吾乃常山赵子龙也"相比,少了几缕问天下谁与争锋的英雄气概,多的却是那几分似无赖一般侥幸脱险的洋洋自得,实在是很不够,很不贴切...
          


          6楼2011-10-08 03:45
          回复
            诸如此类的小毛病还有许多,至若关于曹婴这个角色的讨论也是很多的了,在此不再赘述.一个优秀的作品必须将主旨与细节两部分都抓好,而见龙卸甲在这两方面做得显然都是极不够乃至小有些差劲的.


            7楼2011-10-08 03:46
            回复


              10楼2012-12-14 12:29
              回复
                一派胡言,没看懂吧


                来自手机贴吧11楼2013-10-21 23:33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