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莲花吧 关注:38贴子:295
  • 2回复贴,共1

盘点过去30年炒过的东西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君子兰必须放在首位:君子兰热的时候,也有很多人挣了大钱,比如刚开始才几百元的,最后炒到上万元。而且那是在八几年,这个数字就很可观了。某些人先行入行,花了很少钱买了君子兰,囤积了几天就发现价格呈几何级在涨,乐颠颠的卖了,挣了大钱。如果这些人就此收手不干了,当然就挣到了。可是人都是贪婪的,很多人又入行,花更大的价钱的再买入,期待更高的价钱卖出,很多人最后在泡沫破灭后都没有出手,反而又栽进去了。在这个期间,有些人急流勇退,看到了风险,最后挣到钱了。大部分人最后接盘,最后亏了。整个过程中挣钱的人和亏钱的正负总和是零。为什么说为零?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没有产生新的商品价值,对于整个社会来说,就像把财富从上衣口袋放进了下面的口袋。对于你自身来说,钱还是那么多。而对于下衣口袋来说,钱多了。
藏獒:提起藏獒那可真不是一般的牛,是相当的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狗。这条狗有多厉害:天下无敌。有天涯网友如此赞美他:“藏獒不败定律:(1)正宗原生态的藏獒是不败的;(2)被打败的藏獒都是人工饲养的;(3)人工饲养的藏獒都不是原生态的!”我就是特佩服天涯朋友的智慧!这么牛叉叉的话,他怎么想出来的。藏獒操作里程碑必须提到一个牛人,谁?马俊仁。藏獒这个东东老马介入后直接以光速推到全国人民面前,当前价格也是狗以人贵,人以狗尊。现在基本上都几十万一条。君不见三十辆奔驰接一条藏獒吗?这就是典型炒作!狗就两种用途:(1)看家护院;(2)宠物。这个以外的都是扯淡。我穷人不知道富人的玩法,藏獒能看家啊,还是需要人看着他啊,毕竟几十万的价格,还不招来一帮小偷啊。这么凶的东西,怎么玩啊?但是实在看不出几十万的东西干这两个事情有什么意义。
所以。。。可以预见藏獒的价格,势必还要回归。万八千的就不得了了。
普洱茶:02年我去西双版纳的时候还买了几个茶饼,我记得价格有10块的,有20块的,也有50的。这个东西砸一小块下来,放在茶杯里,对于不怎么喝茶的我来说,喝起来到也茶香四溢,是个物美价廉的好东西。只是我没有喝茶的好习惯,大多数都堆在家里。后来07年有朋友极宝贝的送来点给我,说这个东西是茶黄金,具有降脂、降压。。。等等功效,而且越放越值钱。现在已经分了三六九等,最贵的上万。。。朋友走的时候,我都分别送了他们一个我当年带回来的茶饼,我说你们拿回家慢慢降脂去吧。。。这一年不少朋友带来普洱茶给我,后来我老爷子开始喜欢这个东西了。到了去年没有去西双版纳玩的朋友带这个东西给他了,他还不大适应。后来我上网查了一查,原来这个东西从09年开始又没人炒作了,身价不尊贵了。我想起02年当时茶农卖我们茶时讲的话,“。。剩下来的茶叶,压成饼,可以存放几十年慢慢喝。。”
普洱茶还是那个普洱茶,人已经不是那个人:(以下为转载)普洱茶牛气冲天,风光无限,茶价几倍甚至几十倍的疯狂增长令人目瞪口呆。 广东芳村,是全国最大的茶叶交易市场。以前,这里长期是铁观音的天下,现在,铁观音与普洱茶已呈三七开的局面,芳村的茶商99%以上都涉足普洱茶。在这里,老牌“大益7542”批号从去年的4000多元一件涨至8000多元,很快升至12000元、18000元、22000元,甚至上演了一天之内三次提价的加速度。然而,天堂与地狱总是一步之遥,短短几天时间,曾经的辉煌就被一片惨淡所笼罩。同是广东芳村,同样的“大益7542”品牌,至今已跌至8000多元一件,在上海甚至6000元一件也无人问津。“06下关甲级沱茶”也由400元每公斤的价格顶点跌落到现在的195元每公斤。
上大学时候,知道有一种东西买了就赚:睡在我上铺的哥们特别有头脑,比如他拉着我去复旦、财大还有同济去买过贺年卡,买回来他管我一星期的香烟。他自己还倒腾过火车票,被**给搂住一回。94年、95年左右,他天天跑五角场的邮票跳蚤市场,来回都神神秘秘的。过几天拿出来一张报纸,说这个邮票多少多少钱,长了多少多少钱,我天天琢磨他那点邮票核计的是这张邮票可以给我换多少软包牡丹,那张邮票可以给我换多少硬盒牡丹。在他的鼓动下,宿舍里边的哥们都去买了点他说的只涨不跌的邮票。我今天还记得他的理论:“邮票越放越值钱,你像建国时候一分钱的邮票,现在有的已经1万多了,错版的都好几十万了,我们现在买了再过10年卖的话,至少。。。”



IP属地:河南1楼2011-10-14 01:39回复
    炒作的东西,都要先找到卖点,这个卖点能兴奋所有入围者的大脑,肾上腺素迅速提高,你会越想越有道理。兴奋点被口口相传,谎言千遍也真理。真理荡漾在每个想不劳而获、一夜致富人的脑海中。传播最快的时候,就是价格迅猛增长之时。
    所有炒作的东西,当后续的资金不能以指数增速补充进来后,都会平台对峙,然后向下急跌。
    一个东西能炒作起来必须具备几个特点:“首先一定是要有卖点:君子兰多好听的名字,养着养着就变成君子了;藏獒天下无敌,可以打败狮子呢;普洱茶延年益寿,越放越值钱;邮票陶冶情操。。其二是在某个环节上要有稀缺性:君子兰刚开始多只养在长春;藏獒只产在西藏;普洱茶养在深山无人识;错误的邮票难得一见。。其三是刚开始时候要能与当时一般购买力水平相适应或努努力就能承担。比如那邮票十块、二十块一枚,我宿舍里边的人就这么点财力;普洱茶只几十块一坨;君子兰几块钱一盆。至于藏獒我不知道当时多少钱,我想没出名的时候也就几千块最多了吧。
    我为什么要列上一般购买力想适应呢,这个很重要。众人填材火焰高,必须大家都能往里扔得起银子,才能火光熊熊,进而光芒四射吸引更多的人来飞蛾扑火。其四是,示范效应:前边拥有的人稀里糊涂或者是刻意的赚了钱。后来的马上跟风进来,随着大家都扔银子,狗以钱贵,人以狗尊;人有一盆君子兰,不是君子也神仙。有了普洱茶,谁说不健康。送礼不送脑白金,只送普洱茶。在有了这些心理满足之后,再加上以日记的财富比值增加(有了几只藏獒你丫就是一千万富翁呢)。大伙明白了,你看人不用做工,不用生产,玩玩狗,养养花,一样赚钱。于是大批的人进去开买,这个时候是火光最灿烂,银子扔进去最多,价格抬升的最快的时候。此时进去的人多半是飞蛾扑火。
    最后一段了,聊聊房子。
    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上海电梯房子的建安成本是2500块。为什么上海的建安成本要比外地高了千八百块,这是因为上海地基要打深桩——与上海特殊的地质有关系。
    房子有没有炒作?当然有!不过这里边最大的炒家炒的不是房子,是地皮。其他的都属于跟风者。也就是说炒地皮的偷了鸡,前几年买了房的拿了蛋,再买房能不能拿到蛋还是被鸡主暴揍一顿要看造化了。房子的炒作又不同于我上文所列的那些东西,房子属于由上而下的癫狂,有理论、有组织、有行动。到现在已经是全民参与。以我家为例:我们家超生严重,父母养了我们4个兄弟姐妹,4个兄弟姐妹没有权威显赫也没有大富大贵的,可就这么4个好好上班看上司脸色行事的平头老百姓,我算了一下,还是有了7套房。一叶知秋,从这里边还是看到这个全民的热情来。
    房子问题有几个误区:
    1、90年代到现在工资涨了多少多少。90年代初工资200块,2010年5000块。20年涨了25倍。但有没有朋友算过05年到10年社会行业平均水平涨了多少?除去部分不要脸皮的国营垄断企业,其他一些行业的薪酬恐怕有个20%的升幅就了不起了,还有一部分行业薪酬不升反降的。为什么到后边涨幅慢了?GDP里边工资分配在逐年降低,税收每年20%左右的增长。国家都集中财力干大事继续推动GDP了。所以收入的增长统计出来的每年10%增长和房价去年增长1.5%同样可笑。。
    2、买房子保值。买房子保值是基于现在每年房价上涨20—50%而言。买房子保值和买股票是投资等分红一样是个可以说说而不可当成真实的“真实的谎言”:
    (1)房子不是文物,越放越旧,如何保值。现在让你买90年代的房子你肯出高价买吗?80年代的房子你会去买吗?那你凭啥指望买个房子能自身保值呢。
    (2)房子可以出租?咱先不说出租还顶不上存在银行里回报多。就是半夜三更老去给房客换个灯泡,修个马桶,买个开关伺候着就有的烦恼了。且不说有点钱是要当爷而不是当。。。。
    (3)物价通胀,只有房子最保值了。各位可以看看当年(94、95年?)银行存款利率都曾经达到了10%。如果贷款买的房,你的利息每年增加了多少?算过吗。没贷款的话,你100万放在银行里光利息就10万。哪个更可以抗通胀。你说现在存钱不合适,没错。可历史总是停留在现在吗?不还要继续向前轱辘呢吗。说白了,不是由于美国没加息的话,如果国家不是怕热钱进来,利息早就提到4%了。通胀就要加息,小学生都懂的事情,你以为都是统计局吗?
    


    IP属地:河南4楼2011-10-14 01:39
    回复
      所有的炒作都是如此,炒作的理由已经被充分转化为价格,这个炒作就失去了继续生存的生命力。其已经灿烂过辉煌过,剩下的就是尘归尘土归土,你见过永远飞在天空的羽毛吗?
      我周边的100平方左右的房价都在250万左右。能想到到的炒作卖点都已经兑现成价格了:地皮短缺、城市化、改善住房需求、交通、通货膨胀、人口迁移、银行捆绑、GDP……甚至不是卖点的卖点都进行了炒作,房事已经变成了地道的股市,用讲故事来赚钱。前边有朋友批评我说其实股市炒作有利于公司圈钱和改制,他说的有道理。房事炒作加快了城市建设和居民用房改善。这是站在宏观方面站在国家角度说的,可我们老百姓关起门来过的是小日子,我们没这么高的角度,你老让我站在珠穆朗玛峰上俯视全天下,站久了我就冻死了。
      藏獒你可以找个托,400万也不卖给他,几十万的狗既不能吃肉也不能看家护院还不能当宠物,天天找个狮子给它陪练熏染你的战斗力吗?三室房子你可以炒到几百万让它被豪宅,你可以少钱爷留着抵抗贬值,可东西的价格体现在流通上,250万以上的住宅你总要卖给真正需要房子的人手中才能体现出它的所值。这些人要有以下特点:1、稳定的年收入30万以上;2、前几年价格低的时候个人收入低没结婚没买房;3、对于中石油能占上百元股深信不疑;4、对国家充满信心,相信经济的发展每年都和统计局的统计结果一样;5、这样的人必须要多,多到能够去抢这些越来越旧的房子。
      投机不可怕,炒作也不可怕。从炒作本身而言,你能找到下家,并能顺利的加上价忽悠给下家你就可以买,该买。作为我们小老百姓而言多为自己想想是天经地义的。怕就怕在,别人偷驴,我们拔桩,没一分好处尽是风险。买卖买卖,没买之前要想到卖。买都会买,卖是门大学问。首先要分析市场,需求怎么样?君子兰在高点的时候,买家汹涌,不代表真有需求。这些买的人本身就是为了更高价格的卖。这样的钱叫热钱,这样的人不叫用户叫中间商,叫炒家。是一种短暂的随时可以转化为卖出的需求。
      房事之所以成为近十年中国经济中最大的事,就是它和其他的产品不一样。其他的超作品一旦炒作起来,基本上就立即脱离了它自身的使用价值。比如藏獒20万就立即不能看家护院、放马牧羊、做下酒狗肉;黄梨木800万一吨,立即失去了做家具的价值。而房子总是要住的,这也就造就了无论价格多高买家当中总有一部分是买来自住的。
      但是房子到了一定程度就像某些人说的“房子不是为穷人盖的,不是为80后盖的。"话是很糙,很变态,很不要脸,但事实描述的绝对正确。这话背后意思很值得玩味,它说的是房子是只有富裕的人买的起,一个人只能睡一张床,你买了十套二十套房子不可能轮着睡觉还是要卖出去的。既然穷人,需要房子的人买不起了,那你卖给谁去?卖给其它富人吗?你倒哪里找这些既有钱又没有房子的人呢。
      所以房子价格到如今(我这里单只这些一线城市),变成炒家间对赌了,少量夹杂自住的。也就是再找接盘的人不容易了。所以炒作至此,陷入死局。
      更猛的主:
      院子里栽着君子兰和兰花,笼子里养着藏獒,紫砂茶壶里泡着普洱茶,坐着红木的家具,赏玩着心爱的邮票,和田玉和奇石,通州的几套房子里堆满了大蒜,棉花和黄梨木料,还不时拿着手机闲聊:“老李啊,今天创业板哪个股票涨停啦?”
      人屁股坐的位置不同,就会偏听偏信。比如说调控会损害房地产。价格降下来就是损伤地产这个行业利益,就是打击房地产?这是个错误推论。
      油贵贱对加油站利益损伤不大,油涨价加油站从中石油进价也高。就像猪肉价格上升未必有利杀猪哥一样。反倒是成本涨了销售少了,利润倒是下来了。买卖讲的是成本价格和销售价格。
      感冒了要吃药,阑尾炎要开刀。收拾收拾更健康。所谓健康就是更多的人能卖的起房子,更多的开发商能买的起地皮,更多的上下游相关企业产品被建成房子用来给老百姓改善生活。国家收了更多的税,地方政府也卖了地皮,建设了城市。
      


      IP属地:河南6楼2011-10-14 01:39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