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hi.baidu.com/%CE%D2%B0%AE%C1%C4%D5%AB/
写了篇随笔
不多
聊表对评梅的心意
整个暑假一直没有打开日记本,期间许多事,都没有仔细去记录。连引起全三环学生公寓轰动的某男下跪求爱大喊“周XX我爱你”事件,都没有给我翻开日记本的理由。今天翻开不为什么,纯属偶然发泄。
最近心情总是差了那么一点。刚回到学校,摸惯键盘的手一下子不知该往哪里放。面对我的是书与作业,以及五个月之后的考试……郁闷着郁闷着,我就病了。生病的人,总是无法集中精神去做所谓有意义的事,这从我这段时间以看看闲书的数量可以看出。第一次看了这么多图书馆的书----武大这几百万藏书我都没有好好利用,一直蛮惭愧----大概十来本吧,良莠不齐。不管怎样我做个读书笔记,留下我曾读过的痕迹。
就说这一本《中国才女》,第一天请假回宿舍看的第一本,记载的是民国时期的才女,张爱玲萧红林徽因陆小曼她们。从中我得出这么一条规律:才女们多少有点不正常。她们的行事准则
生活方式等等大多有那么一点独特和难以理解。但她们也有共通点:有才。虽然都是才华横溢,但她们受人喜爱的角度不尽相同。张爱玲是独特而老辣的文笔,丁玲是旷世的革命情怀,三毛是传奇而沧桑的阅历,林徽因是青纯俏丽及多才多艺……但其中我偏偏最爱最不被旁人熟知的石评梅。
喜欢石评梅好久了。大概是看了郭柯宇和王学兵主演的《生死之恋》,对她的喜欢升华到更高的境界。当时被她和高君宇之间那段看似平淡却无比炽热的生死之恋感动得稀里糊涂。一对革命恋人,没有形式上的恋爱关系(恋爱关系--那时好像都这么说吧),全凭精神上的相互依存。后来翻过石评梅的文集,就更为深切的感受到她内心无尽的感伤,以及对恋人深深的依恋和遗憾。
“君宇!我无力挽住你迅忽如彗星的生命,我只有把剩下的泪流到你的坟头,直到我不能来看你的时候。”这是高君宇在29岁病逝后,评梅写的墓志铭。直到君宇死的那一刻,他们都没有真正在一起,这是她这一生中最大的遗憾。“生前未能相依共处,愿死后得并葬荒丘”,这是石评梅在高君宇死后经常对友人表明心迹的一句话。
她的《墓畔哀歌》:“假如我的眼泪真凝成一粒一粒珍珠,到如今我已替你缀织成绕你玉颈的围巾。假如我的相思真化作一颗一颗红豆,到如今我已替你堆集永久勿忘的爱心。我愿意燃烧我的肉身化成灰烬,我愿放浪我的热情怒涛汹涌,让我再见见你的英魂。”
就是喜欢石评梅,喜欢她的隐,她的放,她的文字,她的情感经历……一切的一切都让我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