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光,张学颜,潘季驯-张居正时代三位隐没的名臣
说起历时十年,从万历皇帝朱翊钧登基开始,由彼时首辅大臣张居正发起的“张居正改革”,历代史家史不绝书的,多是这场改革的伟大成就。在国家内忧外患,阶级矛盾尖锐,经济困顿,外敌入侵的种种困境下,张居正以其十年坚忍不拔的努力,成功的令走下坡路的明王朝重新爬坡。十年改革下,明王朝可供征税赋税的土地,由万历初年的四百多万顷,激增到万历十年的六百八十万顷,一条鞭法的普遍推行,更减少的国家的税收成本,增加了税收利润。考成法的贯彻,更增加了国家的行政效率,商税的改革,更刺激了东南沿海工商业的发展,扩大了国家的税源。与此同时,明朝军队的实力也重新焕发,戚继光在蓟州,李成梁在辽东,皆多次挫败蒙古部落的入侵,持续二百年的明蒙双方大规模战争,至此彻底落幕。比起嘉靖朝后期国家内忧外患,战火四起的图景,此时的明王朝,却是一个和平稳定,欣欣向荣的世界第一强国。
在张居正去世前的一年,即万历十年(1582年),明王朝的国家年财政收入,达到了八百万两,如果把这个数字用大米的比价做换算,相当于清朝“康乾盛世”时期的八千多万两。明朝在万历十年的各地粮食储备,足够国家支用十年。与此同时,大江南北特别是东南沿海工商业蓬勃发展。历史上称这段时期为“万历中兴”,毫不为过。
有如此大的成就,张居正本人自然居功至伟,但俗话说“一个好汉三个帮”,在这个开创盛世的年代里,他也注定要有为他披荆斩棘的能臣,这时期的戚继光,李成梁,谭纶等人皆名垂青史。而有三个人虽然名声不及,贡献却同样突出---王国光,张学颜,潘季驯。
一
王国光,字汝观,山西南阳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是比张居正早三年入仕的“师兄”。但比起师弟张居正来,王国光的官运,却远远坎坷的多。
王国光从入仕起就是出名的清官,他的第一个官职是吴江知县,到任后第一天,就在府衙门口立了一首诗:山西王国光,初任到吴江,若收一分钱,到死不还乡。到任之后,他裁减吴江当地的赋税损耗,减轻百姓负担,而且还有一个无与伦比的优点:聪明。不仅所管辖境内的各类案件都能断的清清楚楚,连邻县发生的案件,他仅凭蛛丝马迹的听闻,就能推断个分毫不差。到后来,周围县城凡有疑难事端,皆多向他请教。这样的好官,在嘉靖朝,差不多是“哪里最难办派到哪里”,之后王国光又相继在河南,河北各地做知县,所到之处,皆是明王朝上下公认“难治”的地方,他一如既往为官清廉,多次为民解困,所过之处,皆“百姓安居,咸称其善。”
王国光和张居正的交往,始于他调任兵部考功司主事时,此时的张居正,还是翰林院里一名无权无职的小翰林。两个同样心怀天下的青年,从此时开始结识,因共同的理想而一见如故。二人之间最早的诗文唱和,就是开始于此时。这时正是严嵩当道时,国家政事大坏,王国光担任吏部文选司郎中时,顶头上司是严嵩的门生鄢懋卿,调任户部时,顶头上司又成了严嵩的干儿赵文华。也因此见多了严党的蝇营狗苟,秉性刚直的王国光,起先曾多次与之冲突,后来张居正曾写信劝他,要他“引而不发,不可强争”。到严嵩倒台时,王国光已官升至户部左侍郎。隆庆皇帝朱载垕在位的隆庆四年(1570年),五十八岁的王国光终被扶正,成为了大明朝的户部尚书。
王国光能得到重用,一面是因为老友张居正的举荐,另一面更因他的能力,王国光为官,素来以性格刚直,为官清廉著称,而他的能力更在官场上有目共睹,比如任职吏部的时候,他可以对全国各地知县的姓名如数家珍,仅凭下面官员申报上来的一点材料,就能迅速推断出地方官的政绩优劣,而且大多不差。后来改任户部,他的脑子更成了“活电脑”,全国各省的赋税,钱粮,每年的灾荒,增产减产的数额,他尽皆了然于胸。甚至各地边关每年所需要的军饷,每次征战所要调拨的军粮,他在知道大体情况后,立刻就能做出判断。张居正的老对手高拱对王国光有个非常精确的评价:“理财奇人,当世无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