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功吧 关注:95,794贴子:1,342,378
  • 7回复贴,共1

故事会。。。。。。。。。。。。。。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
有一种闭关叫闭黒关,房子是专门修的一个房子,修的都两层墙,里头跟现在一样进步,有洗澡的,人打坐在里头,两头光线是一点不透,要设计起来空气是流通的、光线不透,一点光线都没有。进去闭关的时候**的,免得穿衣服麻烦;气候当然要调整得很得当,便于入定。在黑关里头定到什么呢?开眼闭眼所有东西看得清清楚楚,乃至透视到两层墙的外面,外面都看到了。但是这是功夫哦!不算得道哦!换句话说人的身体功能、生命功能做得到的。所以,初禅得到了,黑夜打坐,就是庄子所谓:“瞻彼阕者,虚室生白”,一片光明中。就是少光天的境界相近而已。这是初禅,只到初禅。


1楼2011-10-30 10:46回复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
    **与无**,其他的结使,这个意识上面、心理的行为上面,大家都老了,你不要看别的,不要看这个教理,以我数十年的做人的经验,我从十几岁起搞这一个东西、追这个东西,结交了、看了多少修道学佛的人,老实讲,到了中年以后,看的真可怕啊!功夫做得很高的,道也修得很好,冬天都只要穿一件衣服了,什么都好几个月不吃饭了,贪嗔痴慢疑是一样都不断!尤其学佛的居士们我也看到,那个熊十力(那当然还不够亮)、他的老师欧阳竟无先生,那个脾气之大,发起脾气来额头上三条青筋就立起来了,那不得了啊!唯识般若中观那个佛学讲得之好,太虚法师算是他的同门小师弟,太虚法师要来跟他谈一下、请教一下唯识,“不见!他怎么有资格来问我唯识!”所以我只跟他俩做朋友,我不会叫他老师的,我也不要这种老师。这是讲学的人。修道人我也看得多了,不管是什么,那个慢心是越来越大,贡高我慢,所谓“增上慢”。没有道的时候慢心本来有,因为有道、有学问,他那个慢越来越大,所以叫做增上慢,增加上去。
    所以你们做功夫修戒的人,第六意识这个地方。四禅八定是功夫哦,功夫不到而能够说得道了、证道了、说学佛,那不是自欺吗?你功夫到了以后,心理第六意识的这些东西,不能证果位的,不可以。不是不可以,是不行耶!你自己的业力不行耶!一到这个肉身一坏的时候,那个中阴境界的贪嗔痴都出来的呀。不是男女来贪哦,你这一辈子道德很好,男女之间、饮食男女什么都不要,它到你变中阴身的时候,这个肉体一坏了,它现出一个青山绿水,哎呀有个山洞,那个风景又好;哎哟这里正好打坐——你一进去一打坐——入胎了。就是这一念爱,好厉害哦。


    2楼2011-10-30 10:57
    回复
      很好


      4楼2011-10-30 11:58
      回复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
        这个情字,我们中文里头啊,所以就不同了,这要离开佛学的立场。所以佛学里头我们看到了,佛经的翻译众生称“有情”,这个情包括了不只贪嗔痴慢疑了,贪嗔痴慢疑有一个东西不在内——“爱”不在内。这个情啊,偏重于爱了,偏重于爱。爱这个东西也是念。所以譬如说你要爱一个人,爱到了极点,并没有那么下流,只是心理上放不下他(她),等于《西厢记》描写的文学,“茶里也是他,饭里也是他”,随时随地“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这是念。念到那个爱念到如此,那个是情。
        那么在中国文化里这个情呢?我们很早,像佛学还没有进入以前,已经有了,《周礼》《礼记》上面情与性两个分开,就是我们讲明心见性这个性,“性是心之体”,所以人性。“情是性之用”,起用。所以我常说,我们研究中国文化的人特别要当心,譬如讲四书,大家都会,当然年轻人不一定大家都会。我们这个年龄,受这个教育出身,手心挨过打的,都要背的。所谓《中庸》上“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中庸只提到喜怒哀乐,没有提到七情,《礼记》上提到七情:喜、怒、哀、乐、悲、欢、欲,这是七情。所以中国文化后来讲七情,这算很早了。


        5楼2011-10-30 12:17
        回复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
          六欲,是佛学进入以后的名词,可以说东汉以后才有“六欲”名词,所以联合起来叫“七情六欲”。《中庸》所讲的喜怒哀乐,一般人的解释,好像从唐宋以来,甚至说严重一点从汉朝以来,解释就是心理状况,是错误的!绝对的错误!
          喜怒哀乐是“情”,不是心理状况。譬如说,我们有时候碰到自己身体不舒服,情绪不大好的时候爱发脾气,但是我们的心理思想意识很清楚,告诉自己:“哎呀!何苦呢?这个事情发什么脾气,而且对他也不应该。”可是到那个时候受不了,那是情——喜、怒、哀、乐,那大半、大部分是生理问题。譬如说肝脏不好、肝气旺了、肝火大了,消化不良胃火旺了,脾气特别大;或者神经痛了,情绪不好——喜、怒、哀、乐。所以有人,这个身体不好的人情绪都不好,一天的面孔是讨债的面孔,就像欠他多、还他少。青脸寡生的,看到人好像他在笑,实际上那个笑比哭都难看,因为他情绪不好、身体难受,那自然表现在外面会是这样。他的理性并不一定要自己这样。所以这个思不是情。


          6楼2011-10-30 12:19
          回复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
            那么贪嗔痴慢何以作为思惑呢?那很严重了。贪嗔痴慢里头没有喜、怒、哀、乐哦!那属于有情众生的“情”里头。贪嗔痴慢,我们看到是心理状况,这个心理状况,所谓是“宿业”,意识这个心所境界,个人的前生带来的。有人生来就瞋心大、脾气大,譬如张献忠、譬如李闯、譬如某某人,以杀人为乐,这些比较有名。过去古今中外历史上的名将一天不杀个把人或者没有吃到人肉,睡不着,那是很多,愤世。像我们的过去在大陆上有些朋友也是这样,一带兵,看他那两天眼睛这么一瞪,发红了,说:哎,下边人小声一点!他要枪毙人了。他莫名其妙的!觉得杀了别人就是一大快乐的、人都轻松了,那个样子。这个各人业力。这种业力,属于心念心意识的“思”的那个问题,念的问题。


            7楼2011-10-30 12:21
            回复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
              所以我刚才讲过,譬如**天应该无瞋,我说他有瞋,因为这个结使拿大乘的思想看,瞋心都在。这是第五个问题,你问:三界中间这个结使,都是见、思二惑所生,唯一的差别就是**、无**少一个瞋念。都是叫做结使。就是轻重厚薄的分别。所以佛经讲我们修持修行,先到“薄地”,所以有个薄地;薄了以后,“软地”,我们这个心理心性刚强,自己很难以调伏。先有薄,薄了、轻了。比如我们脾气大,慢慢地修持,转轻了、变薄了。所以一下子大脾气转过来大慈悲,恐怕不可能吧!呵,只能是轻一点、薄一点、好一点,现在的脾气好一点了。由轻由薄慢慢变成淡,结使慢慢地轻,差别在这里。


              8楼2011-10-30 12:27
              回复
                MicrosoftInternetExplorer402DocumentNotSpecified7.8Normal0
                **的四禅天“舍念清净”是否只是压伏、压制?也只是压下去,是伏断。这个伏断还拿小乘的修持来讲的,小乘是“断惑证真”,这是小乘的境界。所以比断的功力还轻一点就是“伏”,压下去。都非究竟的。譬如我们现在看到很多修道学佛的人,性情是好得多,比一般好得多。有没有呢?心理上都是硬压,宗教心理把自己压着在那里。实际上啊,有时候,你不相信拿个心理测验试验他一下,凡是宗教家、学问好、哲学家,脾气比谁都大,贪嗔痴慢发起来比谁都厉害。乃至我们信佛的看那个行为不对、没有道德的,哎呀,那恨极了,实际上比普通人都不如啊。一个信宗教的人看到不同一个宗教信仰就是仇人。很严重!
                所以断惑证真,断与伏是小乘的说法,尚非究竟,这个再说。


                9楼2011-10-30 12:2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