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08月24日 16:37:59 来源:京报网
【字号 大 中 小】 【我要打印】 【我要纠错】 【Email推荐: 】
中国人民银行决定,自2006年8月19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2.25%提高到2.52%;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7个百分点,由现行的5.85%提高到6.12%;其他各档次存贷款基准利率也相应调整,长期利率上调幅度大于短期利率上调幅度。加息到底对目前的房地产市场影响有多大,从各方专家的观点中能够看出一些端倪。
小幅加息作用不大
北京大学金融与证券研究中心主任曹凤岐教授认为,这次加息非常必要,肯定会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投资、信贷过快增长,但影响不是立竿见影的,等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效果。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说,宏观调控最关键的就是要让价格机制发挥作用,这样才能取得长效。如果不提高资金使用的价格(即利率),“风头”一过,投资还会快速反弹。但此次加息幅度不大,未来一段时期还会逐步加息。
摩根士丹利亚太区董事总经理谢国忠表示,短期而言,这次加息主要起心理作用,旨在表明加息将成为一种趋势,能有效地遏制投资冲动。他预计年内中国还将加息一次,明年则会加息三到四次。
瑞士信贷董事总经理及亚洲区首席经济分析员陶冬此前也表示,内地利率仍处于低水平,即使加息一到两次,对经济影响也很有限。
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宋国青教授指出,国家现在总调控的力度已经到位,甚至有点偏过,不能再过度加强调控力度了。
对各方影响不同
有关人士分析认为,加息将对房地产行业产生五大影响。
开发商:面临市场风险
加息后,开发商还贷增加,也就是财务成本增加,在此情况下,必须加快项目开发的周转期。而加息后,居民购买力下降,从而可能引起房价下跌,企业盈利减少甚至亏损。此外,企业土地储备成本的风险也相应提高。
已购房者:负担加重
尽管房贷可打八五折,但总的来说,贷款月供增加,家庭负担又加重了。
持币待购者:支付能力下降
按照惯例,如果按揭购房,月供应当占家庭月收入的30%至50%为宜。一个月收入为5000元的家庭,如果用收入的50%支付月供,就具有购买价值50万的房屋的能力。但是,利率提高后,购买力肯定下降。
投资者:利润下降
比如,一投资者6成银行贷款,4成自有资金,投资物业的市场回报率假定为10%,如果贷款利率分别提高到6%、7%或8%,其他条件不变,则自有资金的投资回报率下降为9%、8%和6%左右,投资者利润减少导致投资者减少,可望引起房价回落,投资者甚至亏本。
银行:违约可能增加
由于住房价值缩水和业主月供的增加,可能诱使一部分负资产的家庭主动选择断供,或者迫使一部分陷入“现金流危机”的家庭暂时断供。而开发商在价格波动下发生亏损,也会威胁到建设贷款的安全,这都增加了银行的风险。
加息主“打”开发商和投资客
业内人士表示,加息将直接加大房地产市场开发贷款的资金成本,对依靠信贷资金进行开发的房地产商构成一定程度的抑制。这种压力会首先反映在开发商身上,从中长期来看,消费市场也会因此受到影响。
有业内人士指出,这次央行加息主要针对的是投资过热,因此,在房地产市场上,对投资的影响大于需求的影响。扩大个人房贷优惠利率从10%到15%,不是为了限制个人买房,目标主要是遏制投资过快增长。“然而,央行出于打击投资的目的,并不会在很大程度上压抑需求。即使如此,提高存款利率也会对购房者产生心理影响。”“将对购房投资者产生更大的影响,这也符合央行此次抑制投资的主旨”。复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王宁认为:“加息可能对自有资金本来就不充足的开发商有些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