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banqinsh吧 关注:68贴子:7,739
  • 6回复贴,共1

(转)周国平:独处也是一种能力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觉得挺有道理的一段文字。分享···(当然,一楼百度0


IP属地:广东1楼2011-11-28 19:57回复
    人们往往把交往看作一种能力,却忽略了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且在一定意义上是比交往更为重要的一种能力。反过来说,不擅交际固然是一种遗憾,不耐孤独也未尝不是一种很严重的缺陷。
    独处也是一种能力,并非任何人任何时候都可具备的。具备这种能力并不意味着不再感到寂寞,而在于安于寂寞并使之具有生产力。人在寂寞中有三种状态。一是惶惶不安,茫无头绪,百事无心,一心逃出寂寞。二是渐渐习惯于寂寞,安下心来,建立起生活的条理,用读书、写作或别的事务来驱逐寂寞。三是寂寞本身成为一片诗意的土壤,一种创造的契机,诱发出关于存在、生命、自我的深邃思考和体验。
    独处是人生中的美好时刻和美好体验,虽则有些寂寞,寂寞中却又有一种充实。独处是灵魂生长的必要空间,在独处时,我们从别人和事务中抽身出来,回到了自己。这时候,我们独自面对自己和上帝,开始了与自己的心灵以及与宇宙中的神秘力量的对话。一切严格意义上的灵魂生活都是在独处时展开的。和别人一起谈古说今,引经据典,那是闲聊和讨论;唯有自己沉浸于古往今来大师们的杰作之时,才会有真正的心灵感悟。和别人一起游山玩水,那只是旅游;唯有自己独自面对苍茫的群山和大海之时,才会真正感受到与大自然的沟通。
    从心理学的观点看,人之需要独处,是为了进行内在的整合。所谓整合,就是把新的经验放到内在记忆中的某个恰当位置上。唯有经过这一整合的过程,外来的印象才能被自我所消化,自我也才能成为一个既独立又生长着的系统。所以,有无独处的能力,关系到一个人能否真正形成一个相对自足的内心世界,而这又会进而影响到他与外部世界的关系。
    怎么判断一个人究竟有没有他的“自我”呢?有一个可靠的检验方法,就是看他能不能独处。当你自己一个人呆着时,你是感到百无聊赖,难以忍受呢,还是感到一种宁静、充实和满足?
    对于独处的爱好与一个人的性格完全无关,爱好独处的人同样可能是一个性格活泼、喜欢朋友的人,只是无论他怎么乐于与别人交往,独处始终是他生活中的必需。在他看来,一种缺乏交往的生活当然是一种缺陷,一种缺乏独处的生活则简直是一种灾难了。
    世上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绝对的孤独。但是,绝对不能忍受孤独的人却是一个灵魂空虚的人。世上正有这样的一些人,他们最怕的就是独处,让他们和自己呆一会儿,对于他们简直是一种酷刑。只要闲了下来,他们就必须找个地方去消遣。他们的日子表面上过得十分热闹,实际上他们的内心极其空虚。他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想方设法避免面对面看见自己。对此我只能有一个解释,就是连他们自己也感觉到了自己的贫乏,和这样贫乏的自己呆在一起是顶没有意思的,再无聊的消遣也比这有趣得多。这样做的结果是他们变得越来越贫乏,越来越没有了自己,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
    


    IP属地:广东2楼2011-11-28 19:57
    回复
      顶一下
      为了电脑问题和交往问题连着一个月凌晨睡觉,我真是不要命了…
      看到这段还挺开心的,经常被人说孤僻,但渐渐也享受了这样的过程,无法和一群人热闹相处太久…越是热闹快乐的场景,越是不会持久。就像被突然诊断成没病一样得心情好,虽然看上去傻了点,但也不重要。


      来自掌上百度3楼2011-11-29 00:55
      回复
        哦呵呵,这的确是一篇好文,自然也很符合我个人的处世方式.谢谢推荐!
        周国平的文章我以前看过很多,很多也都很欣赏
        所谓英雄所见略同,我不知道以前读没读过他的这篇文章,但显然我很早以前新浪博客上转的一篇文章(貌似也来自读者)跟此文有异曲同工之妙.可惜忘记了出处,从文风来看,大概是外文翻译而来.共欣赏,楼下贴链接防抽


        4楼2011-11-29 01:35
        回复
          算了不贴链接了.怕了度娘了
          独处,是一门美丽的自修(转)(2007-02-20 13:04:35)[编辑][删除]
          分类: 分享
          写在前面——转载者的话
          在我重新归于心灵的平静之后不久,我看到了这段文字。我很喜欢。人在任何时候都是必须懂得与自己相处的。一个连与自己都相处不好的人,很难想象他能与别人很好地相处,他也更不可能给别人带来快乐。
          一个人无论是不是快乐着还是悲伤着,得意或是失意,无论孤独一人还是拥有温暖的朋友、家人圈子,拥有一个完美的爱人,他都不会,也不应停止独处这门美丽的自修。即使在幸福或是对幸福的期待中,独处的哲学总能给你一种宁静的安全感,它在给你更多的睿智的同时,也能让你在和自己所爱的人之间的相处更加美好。
          *********************
          独处,是一门美丽的自修
          跟你自己的天才在一起,为你的天赋工作,你才能真正品味出你自己独创的品质。每个人必然有他专属的、了不起的一个意义,错过自己意义的人,也就错过了生命。
          静下来,在不同的心灵频率里,会提升你的向来惯性的思考领域,真的,你会变聪明,更敏锐,而且更能给出你的了解。
          在许多次的静下来,你会问道来自内心的微妙香气,你将散发出不同的磁场与质感,你会重新看世界,世界也会重新对待你。
          人可以比较吗?每个人都是独创的。
          如果能往自己的心智层面去发展,你将不会被耗损在无用的杂事里。
          往自己的心智发展,就是去精炼自己的思维、纯化自己能量的心灵通路。
          奥修说:如果你因为去做一件事,感到越来越平和、越来越宁静,有一种优雅被显现出来,那就是你该走的路。跟你自己的天才在一起,为你的天赋工作,你才能真正品味出你自己独创的品质。
          如果上帝要透过我们来做些什么,每个人必然有他专属的、了不起的一个意义,错过自己意义的人,也就错过了生命,因为自己是枯燥的。
          所以要找个人来陪伴你给出的是爱?还是你的寂寞?
          因为寂寞的相伴,最后一定要曲终人散,起点必要成为终点。
          你有你的方式可以经验你自己,或许是设计程式,或学习武术,或写诗,不管你做什么,只要你感到那投入所带来的满足、快乐,那么那满足与快乐,就是你自生的,不是外来的。没有人可以带走的。你有了能量充沛你自己,于是就可以与人分享更多。
          不能独处的人的爱是暴力的。
          如果一个人是空虚的,他每日的工作就是去填补自己的空洞,每个人都成了那拖着蹒跚步伐的掠夺者,在人**会的网络中,掠夺友谊、掠夺爱情、掠夺名声、掠夺金钱。
          你看过有的人吃相很暴力——怎么吃都停不下来。
          你看过有的人工作方式很暴力——不停地劳役自己或讹诈员工。
          你看过有的人对待自己的方式很暴力——做自己感到痛苦的事。
          如果本质空掉了,再如何痛苦自己或奴役别人,我们的双手终究还是盛不到东西。人不会得到心中本来就不存在的——因为起点必是终点。
          请不要害怕跟自己在一起,自己真的没有那么可怕的,只是我们都还不太习惯而已。


          5楼2011-11-29 01:36
          回复
            你确实可以好好品味一下这两段文章.我个人很欣赏这种态度
            并不是说一定要一直独处,但永远受不了独处的人确实是缺失了一种很重要的能力和素质.


            6楼2011-11-29 01:38
            回复
              嗯,谢谢你们。


              来自掌上百度7楼2011-11-29 11:58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