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了吧 关注:8贴子:754
  • 3回复贴,共1

百年孤独:浅论马贡多文化迷失的原因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百年孤独》 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是记叙拉美历史的史诗性文本。作品叙述了马贡多小镇由建立到兴盛再到破败的历史,也从侧面反映了西方殖民者逐步建立殖民统治的过程。殖民者不仅对殖民地实行经济掠夺和政治控制,而且在殖民地传播自己的文化和宗教信仰。被殖民主体遭遇异质文化冲突,宗主国的话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而本民族话语被边缘化。这种民族文化身份的迷失,主要表现在身处文化霸权影响下的人对自我身份的认同产生了严重的焦虑。本文着重分析《百年孤独》中文化身份迷失的原因,从而透视作者马尔克斯寄予其中的人文关怀。


1楼2011-11-28 22:46回复

    《百年孤独》中,马贡多小镇本事一个乌托邦,自由安定而幸福。但是西方先进文明的冲击,使得当地的人被殖民者的强势文化所左右,在西方人的价值观念、生活习惯中感到困惑和无所适从。马贡多人的自我迷失可以从三个方面来分析。
    (一)经济的冲击
    在《百年孤独》的一开始,马贡多基本上还是一个原始社会,共有二十几户人家,泥巴和芦苇盖的房屋就排列在一条河边。然而,这种“伊甸园”般的生活被来到这里的吉普赛人打乱,马贡多走上了通往现代社会的道路,也一步步沦为西方的殖民地,备受压迫和奴役。马贡多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惊异于吉普赛人带来的先进科技,渴望与外部世界接轨。吉普赛人每年三月份来访,带来马贡多人从未见过的新发明,比如磁铁、放大镜、冰块、望远镜等。这些让马贡多人对外部世界充满了想象与向往,在霍塞·阿卡迪奥·布恩地亚的带领下,许多人背上行李,寻找与外部世界联通的道路,但以失败告终。
    第二阶段:和邻镇往来,促进了马贡多的商业及物质文明。乌苏拉在寻找随吉普赛人出走的儿子时,无意中发现了沼泽地那边的一个小镇。与这个镇的往来促进了马贡多的繁荣,也给马贡多带来了战争。乌苏拉从此开始做糖兽的生意并着手修建新房。新房竣工前,她定购了昂贵的装潢用品和家具。新房启用的那天,布恩地亚家举行了舞会。此时,外来的各种社会风气开始涌入马贡多。
    第三阶段:货车被引入,马贡多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殖民地。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的一个儿子奥雷良诺·特里斯特在马贡多建立起了一家冰工厂,当工厂的产量“远远超过了当地市场的需要”时,他孕育了一个对马贡多和世界其他地区的联系都具有决定意义的步骤,即把铁路修到马贡多来。火车给马贡多带来了殖民者和资本,赫伯特先生和杰克·布朗先生在马贡多投资建立了香蕉种植园,残酷剥削当地人。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在不断进步,许多的先进科技或生活习惯在最初的时候令马贡多人非常不习惯,有些甚至遭到他们的嘲弄,但久而久之却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人们习惯了皮埃特罗·克雷斯庇的乐器和发条玩具,火车成为越来越多人的交通工具,布恩地亚家的第五代人都被送到外地接受现代教育。但是马贡多的现代性与一般社会的现代化不同之处是,它还具有外来的、强加的性质。殖民者凭借自己的强势地位,引导者马贡多的发展和文化身份的建构,致使马贡多人处于现代社会中却充满了迷茫和困惑


    2楼2011-11-28 22:48
    回复

      (二)政和谐治的控制
      马尔克斯用高度概括的历史叙述手法,讲述了马贡多的百年历程,勾勒出马贡多所经历的原始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历史阶段。马贡多初建时,没有等级之分,人人平等,显示出其处于原始社会阶段。随着经济的发展,堂阿波利纳尔·莫科特被派到马贡多担任镇长,马贡多开始进入封建社会,布恩地亚家族和政和谐府两股势力轮流控制着马贡多。接着,当铁路修剪成之后,美国殖民者控制着整个马贡多,兴建香蕉种植园,马贡多由此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即殖民社会,殖民者掌握了政和谐权。
      


      3楼2011-11-28 22:56
      回复

        通过《百年孤独》这部小说,马尔克斯探讨了拉美地区的文化身份问题。在西方文明的经济冲击、政治控制、文化渗透的影响下,殖民文化与拉美本土文化相互碰撞,殖民文化逐步占据主导地位,拉美本土文化被边缘化。马贡多人一方面游离了本民族文化,一方面又无法完全融入殖民文化,最终在文化身份的迷失中逐渐消亡。通过这部小说,马尔克斯努力想唤醒迷失在殖民文化中的拉美人民,促使他们保持并承传自己的本土文化。在此基础上,兼收并蓄,建构民族身份,使其由边缘向主流移位。


        7楼2011-11-28 23:01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