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彝吧 关注:636贴子:17,101
  • 3回复贴,共1

白彝吧普及彝族历史 (第五讲 彝族下六祖的迁徙发展)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武支系的迁徙和发展
武祖慕雅切是“ 彝族六祖” 中的长房: 一世慕雅切( 一作慕雅苦、弭雅克),二世切雅希( 一作克雅能),三世希雅糯( 一作能雅糯) , 四世糯雅克( 一作糯洛提) , 五世洛陀施( 一作提阿舒),六世施武额( 一作舒阿达),七世武额克( 一作武额濮、阿达武余) 。武额克时当了“ 君” , 下设“ 臣” 武额那( 一作武阿哪、武阿那) , 和“ 师” 武朋安( 一作武朴安、武濮安、武阿安)。武支系以“ 多同米谷”( 滇东与滇池一带) 为中心, 向四面辐射发展, 其活动范围在滇东南和滇西洱海地区一带。史称武额克、武额那、武朋安为君、臣、师的“ 这三贤之世?武家子孙耕。后来子孙多, 做斋来分支, 多数离夺吐,开拓往西去。西去的武裔, 建庙塑佛身, 子孙得发展, 武家更兴盛”。这些迁往滇西南的武支系, 今巍山、南涧、景东等县的彝族当是其后裔, 这一带的彝族, 后来有的逐渐接受汉文化, 特别是佛教传人后, 受到其影响, 在保持彝族传统习俗的同时, 又接受佛教文化, 故也建庙塑佛像, 南诏王室是典型例子。 基业甚繁荣”由武发展而形成的九支输氏, 人口众多, 很有实力, 曾同毕( 布)、默等支系发生战争由于失败,输氏的相当一部分人被迫沦为奴隶, 为乌蛮各部所奴役。



1楼2011-12-04 18:54回复
    乍支系的迁徙和发展
    乍祖慕雅考( 亦作慕阿枯、弭雅考、米雅苦) 在传了10代期间, 都是与“ 天上人” 鄂家和纪家( 一作迭家,“ 纪” 彝语为“ 星” , 其族落以星而命名) 通婚。后因天地亲路断, 到第10代布雅乍( 一作布阿乍、僰雅乍) 时, 始与武支系开亲, 自此武、乍两支系拜“ 待巧”( 一种表示从此割断家族关系的仪式) 而婚。乍支系由滇中向黔西北、向滇南、向金沙江南北岸、向滇西的洱海地区发展, 现将其主要情况简述于下:① 在僰( 布) 雅乍时, 武、乍开亲后, 先是武家的武颖武吐( 一作吐舍、武野吐朵) 为乍六嫡子之母,称这一“ 乍氏六支人,塑俑多如云, 偶像如人群。制鼓悬钟, 在点苍雅卧( 今大理市点苍山一带),与罗纪一般”。其他彝籍也有类似记述, 可互补。《西南彝志》载吐舍“ 为乍六嫡子母” , 她力求发展, 于是该“ 乍的六个子” 便迁“ 点措境内”( 今大理市点苍山一带) 与彝族的另一支系洛举( 一作洛纪, 其后裔融为白族) 同住, 并“ 建宗庙如云, 立塑像成群, 置鼓悬钟”, 其后裔融为汉族。正如《六祖乍寻源》所述:“ 武野吐朵, 乍嫡六子母。乍迁西方去, 兴起汉文化。建庙如积云, 塑偶如红岩,乍变汉去了。( 与)汉一样繁衍”。另一支迁滇西洱海地区的, 是乍祖米雅苦传至5代阿娄乍,娶啻阿嫩妮, 生了乍六子:“ 乍苦与乍克, 乍僰与乍伟, 乍卓与乍拜, 乍氏迁往西, 祭祖仿外族, 祖庙多如云, 塑像如真人, 如密布悬钟,如整齐蕨叶”。《西南彝志》也载“ 迁往西部去”的这一乍支系,“ 祭祀仿外族,彝变外族了”。
    上述武、乍二支系的部分人, 和“ 彝族六祖” 分支前后南迁的武洛撮时代大分支中的武僰系中的部分人,共同形成了后来的“ 白蛮”、“ 白罗罗” ,主要聚居在西爨地区,同时也散居在滇川黔各地, 故史有“ 吐( 白) 的根, 源于武乍氏” 之说。 现今滇中、滇南一带的彝族各支系, 大都可由此溯源于武、乍二支系。
    


    2楼2011-12-04 18:55
    回复
      布、默二支系向滇、黔的迁徙和发展
      布支系的迁徙和发展
      “ 彝族六祖” 分支后, 笃慕的第五个儿子慕克克这一支系,由今天的云南省东川向云南省的宣威方向发展, 在宣威创建基业, 建立政权, 史称“ 古苦俄勾” 。古苦俄勾家共传66代世系。布( 毕) 支系从多同米谷( 多同, 地名, 在今云南省师宗、罗平县一带) 分支后, 在滇东一带频繁迁徙。布支系的“ 默遮俄索” , 即马长寿《彝族古代史》所说的“ 默哲乌撒” 。大约在东汉魏晋之际, 默遮俄索家经云南宣威至宣威与东川之间渡牛栏江,进人今贵州省威宁县的西凉山, 以抱都为中心, 向今威宁县城一
      带发展, 驱逐当地原有濮人首领, 攻濮地而居, 占领“ 巴的甸” 。经过六代的发展, 默遮俄索的后裔姆维琪( 亦译木维琪) 又占领了威宁县盐仓( 今威宁县盐仓区) 并最后定居于此, 筚路蓝缕,以启山林, 开发今威宁、赫章两县地及毕节市、水城县两市县的部分地区,建立勾( 号“ 纪俄”)政权。“ 勾” 是彝族各部祖摩政权的号, 且相当于“ 国” 。清康熙三年( 公元1664年) , 吴三桂根据彝人互视对方为异己这一实际, 采用各个击破的办法, 一举扼杀了阿哲、乌撒、芒部、乌蒙等彝族地方政权。纪俄勾政权约存在1600多年。布支系在今云南省影响最大的分支, 是慕克克48代孙鲁载阿宗( 阿维阿俄) 即阿而, 此始武定凤氏土司系谱与史迹有汉文古籍可考。《明史·云南土司传二》:“ 武定,南诏三十七部之一。宋淳熙间, 大理段氏以阿历( 音而) 为罗武部长” 。
      默支系的迁徙和发展
      默支系的始祖慕齐齐, 共传84代。默支系子孙繁衍, 遍及滇、川、黔彝区, 在彝族“ 乌蛮” 系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其主要分支向东川、芒部、水西各处的发展,如著名的罗殿国及水西暗氏都为默支系后裔。
      


      4楼2011-12-04 18:56
      回复
        太长了,历史不是给凑热闹的人学的,因为他们没耐心,所以他们永远不会懂。


        IP属地:贵州5楼2011-12-04 19:24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