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独生子女是整个家庭的中心,孩子的喜怒哀乐关乎每个家庭成员的心情。所以孩子一不高兴,做父母的就着急,就千方百计想让孩子高兴起来。但上了中学以后,家长的努力往往事与愿违,孩子根本不领情,家长讨个没趣。
上了中学以后的孩子,心情不好可能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1、孩子承受太多的压力
你是不是对孩子的期望太高了?比如给他报各种各样的班,今天让他学钢琴,明天让他学舞蹈,孩子几乎没有多少时间可以放松,没有自己的生活空间。现在社会的确给孩子太多的压力,让他从小就背负起长大成才的任务。孩子在父母身上感受的是有条件的爱。他觉得自己要学习成绩好、拿名次,父母才会去爱他,而他渴望的是父母无条件的爱。压抑的时间长了,孩子就容易变得悲观、压抑。
2、孩子觉得家人的关爱不够
在安全感方面和亲情方面能得到满足的孩子,他的心理通常就比较健康,就容易形成愉快和开朗的性格。但是,如果家庭中发生一些变故,如父母的工作变动,父母感情不和甚至分居离异,这都会让孩子觉得父母陪伴自己的时间减少,父母不再爱他,甚至感到家庭没有稳定感和安全感,这样孩子就容易从活泼走向自卑和内向。
3、受大人的情绪及家庭氛围的影响
一个性格烦躁的妈妈就教不出一个温和耐心的孩子,抑郁的家庭气氛也培育不了一个快乐的人。家庭成员之间经常闹矛盾,孩子的情绪也会受很大的影响,孩子会没有安全感或萌生负疚感。
4、受突然变化的事件影响
青春期的孩子已经大了,有自己的心事。有时候烦恼也是来得快,去得也快,不愿意告诉父母,这时候家长就不要过于热心。
孩子情绪不高,家长要注意察言观色,根据情况找到恰当的时间和机会适当介入。做孩子工作要以平等交流为主,最好以自己的烦恼经历现身说法,令孩子心领神会,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