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备忘录
2011年12月17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不是因为中国天气预报这一天全国普遍低温,提醒防冻,返家造人;中国国家电视台如期上演领导亲民艺术短片,提醒大局在握,又是一年穿到底的红色底裤。更不是因为在这一天,这个国家的最高学府将度过她的113岁,而是因为在120年前的这一天,这个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生命,一如千万万个其他的新生命,他的童年里满载着这个国家的离乱,民族战争、饥饿灾荒、人心思变是他们这一代最具象的体验,而幸运的是日渐式微的家道及中国式母亲的坚忍尚能支撑起他少时的儒家传统教育,至记事起,这个小安徽人,像他的“徽骆驼”祖辈一样,四处漂泊,负笈求学,上庄私塾里的老先生、大上海的中国公学、《天演》里的适者生存、图强的康梁,无不是他心中的慰藉与无法抹去的记忆。
2011年12月17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
不是因为中国天气预报这一天全国普遍低温,提醒防冻,返家造人;中国国家电视台如期上演领导亲民艺术短片,提醒大局在握,又是一年穿到底的红色底裤。更不是因为在这一天,这个国家的最高学府将度过她的113岁,而是因为在120年前的这一天,这个国家迎来了一个新生命,一如千万万个其他的新生命,他的童年里满载着这个国家的离乱,民族战争、饥饿灾荒、人心思变是他们这一代最具象的体验,而幸运的是日渐式微的家道及中国式母亲的坚忍尚能支撑起他少时的儒家传统教育,至记事起,这个小安徽人,像他的“徽骆驼”祖辈一样,四处漂泊,负笈求学,上庄私塾里的老先生、大上海的中国公学、《天演》里的适者生存、图强的康梁,无不是他心中的慰藉与无法抹去的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