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说的一点不假,童年除了游戏的快乐,也有生活带给我们的磨难,我们要学会面对和承受,饿了渴了要忍着,冷了热了要忍着,痛了伤了也要忍着,小小年纪就要替忙碌愁苦的父母分忧解难,学着做饭、洗衣、做简单的农活,学着帮衬父母,应对生活。
冬天的时候要积农家肥,我们就挎着土篮或粪筐,到处搜寻牲畜的粪便,入冬后,猪牛羊都散放着,它们游荡在田野山坡,啃食所剩无几的植物。我们也像野兽追踪猎物,跟着牲口漫山遍野的溜达,甚至就跟在牛屁股后面,等着牛马排泄,然后小心地把它们用铁锹粪叉等收起来,就那样挎着粪筐在山野里逛荡,积少成多,直到装得满满一筐,弯腰斜胯地背回家,宝贝一样的倒在自家的粪堆上,留待明年,作为庄稼的肥料,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那时没有化肥,即使有,各家也很少用,这是最好的肥料,其实我们也嫌脏嫌冷嫌累,嘟嘟囔囔的,常会遭到父母的一顿臭骂,最后只能缴械投降,乖乖的背着筐,去做自己极其不情愿做的事,每天至少一筐,必须完成任务。
除此之外,还要轧面。还记得,每年的冬季,因为电力不足,停电是家常便饭,苞谷啊,高粱啊,黄豆啊,地瓜干啊等无法拿到加工厂去加工,不能把这些变成米、面、油,怎么吃啊,只能用石碾把它们碾成面或米,碾盘是一块巨大的圆形石头,圆心竖起碾轴,碾盘上放一大石磙,靠碾轴把石磙束住,石磙中心也有中轴,石磙上有磨把,人们推动磨把,圆柱形石磙就转动,和碾盘相互摩擦碰撞,发出骨碌骨碌的声音,碾盘和石磙上均有花纹,增大摩擦力,粮食就放在碾盘上,人们一边推着碾子,一边用小笤帚翻动,直到粮食变成了面。这原始的工具在当时发挥着最大的效益,磨房成了冬天最紧张的地方,轧面应该是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早期农村司空见惯的劳动(那时我已经上小学和初中),人们常常抢在早上,清晨人最少,晚了,一时半会排不上号,只能干等着,哪怕你指望米面晚上下锅。小孩子常去打前沿,占位次,论到自家了,若大人没时间,只能由孩子代劳,在那昏暗的磨房里,喘着粗气,偻着腰身,抱着碾竿,听着单调的桄榔声,一圈又一圈,仿佛没有尽头的路,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汗滴下来,把破棉袄都溻湿了,如同驴子或骡子,为生存低头拉磨。那沉重的吱咯吱咯声,响彻了小村的街道。
很感谢我们村的老李头,我能记事的时候,他实在已经太老,所以我不知道他的大名是什么,不过我记得他是碾坊的主人,他占了女儿的半角院落,盖了小房,又负责维修房子和碾子石磙,却分文不取,这实在太难得,在每个人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还能为乡亲们做点事,这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我相信很多乡亲也和我一样,没有遗失掉这位老人的好,虽微不足道,却在记忆里占据着一席之地。有些东西可以忘记,有些东西却必须记住。
推碾子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想找碾坊都无法觅其踪影了,我没有赶上最贫困的时代,但七、八十年代的生活依然捉襟见肘,缺衣少食,住房简陋,出行困难,通讯不便----“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这是农民们理想的幸福生活,是农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这个在当时看起来天方夜潭一样的梦,在短短的三十年间就变成了现实,而且现代农村的变化远远的超过了那时人们的想象,吃过黄连的人知道蜜的甘甜,暗夜里跋涉的人知道黎明的可贵,也许社会还有不足,还存在着缺陷,但它发展着,发展着就给我们期盼和希望。
冬天的时候要积农家肥,我们就挎着土篮或粪筐,到处搜寻牲畜的粪便,入冬后,猪牛羊都散放着,它们游荡在田野山坡,啃食所剩无几的植物。我们也像野兽追踪猎物,跟着牲口漫山遍野的溜达,甚至就跟在牛屁股后面,等着牛马排泄,然后小心地把它们用铁锹粪叉等收起来,就那样挎着粪筐在山野里逛荡,积少成多,直到装得满满一筐,弯腰斜胯地背回家,宝贝一样的倒在自家的粪堆上,留待明年,作为庄稼的肥料,庄稼一枝花,全靠粪当家,那时没有化肥,即使有,各家也很少用,这是最好的肥料,其实我们也嫌脏嫌冷嫌累,嘟嘟囔囔的,常会遭到父母的一顿臭骂,最后只能缴械投降,乖乖的背着筐,去做自己极其不情愿做的事,每天至少一筐,必须完成任务。
除此之外,还要轧面。还记得,每年的冬季,因为电力不足,停电是家常便饭,苞谷啊,高粱啊,黄豆啊,地瓜干啊等无法拿到加工厂去加工,不能把这些变成米、面、油,怎么吃啊,只能用石碾把它们碾成面或米,碾盘是一块巨大的圆形石头,圆心竖起碾轴,碾盘上放一大石磙,靠碾轴把石磙束住,石磙中心也有中轴,石磙上有磨把,人们推动磨把,圆柱形石磙就转动,和碾盘相互摩擦碰撞,发出骨碌骨碌的声音,碾盘和石磙上均有花纹,增大摩擦力,粮食就放在碾盘上,人们一边推着碾子,一边用小笤帚翻动,直到粮食变成了面。这原始的工具在当时发挥着最大的效益,磨房成了冬天最紧张的地方,轧面应该是七十年代后期和八十年代早期农村司空见惯的劳动(那时我已经上小学和初中),人们常常抢在早上,清晨人最少,晚了,一时半会排不上号,只能干等着,哪怕你指望米面晚上下锅。小孩子常去打前沿,占位次,论到自家了,若大人没时间,只能由孩子代劳,在那昏暗的磨房里,喘着粗气,偻着腰身,抱着碾竿,听着单调的桄榔声,一圈又一圈,仿佛没有尽头的路,没有起点也没有终点,汗滴下来,把破棉袄都溻湿了,如同驴子或骡子,为生存低头拉磨。那沉重的吱咯吱咯声,响彻了小村的街道。
很感谢我们村的老李头,我能记事的时候,他实在已经太老,所以我不知道他的大名是什么,不过我记得他是碾坊的主人,他占了女儿的半角院落,盖了小房,又负责维修房子和碾子石磙,却分文不取,这实在太难得,在每个人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的情况下,还能为乡亲们做点事,这不能不令人肃然起敬,我相信很多乡亲也和我一样,没有遗失掉这位老人的好,虽微不足道,却在记忆里占据着一席之地。有些东西可以忘记,有些东西却必须记住。
推碾子的时代已经过去,现在想找碾坊都无法觅其踪影了,我没有赶上最贫困的时代,但七、八十年代的生活依然捉襟见肘,缺衣少食,住房简陋,出行困难,通讯不便----“电灯电话,楼上楼下”,这是农民们理想的幸福生活,是农人们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憧憬,这个在当时看起来天方夜潭一样的梦,在短短的三十年间就变成了现实,而且现代农村的变化远远的超过了那时人们的想象,吃过黄连的人知道蜜的甘甜,暗夜里跋涉的人知道黎明的可贵,也许社会还有不足,还存在着缺陷,但它发展着,发展着就给我们期盼和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