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文学吧 关注:3,296贴子:31,916
棉麻植物
从赤身**到身着衣裳是华夏文明的一大进步,它不仅关乎身体的健康,而且也是中国古代社会文明化程度的一个标志。制衣的材料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首先是取自动物的兽皮,然后才是利用各种自然纤维纺织的织品。《淮南子》云:“伯余作衣”,即黄帝时代的大臣伯余发明了衣裳。毫无疑问,黄帝时代中国已经处于农耕文明,伯余作衣的原料一定是由纤维编织而成。也就是说,我们的祖先早在6000至7000年前就已经发明了纺织技术。
麻类植物



唐 麻鞋

唐 棉花

纺织的材料是各种自然纤维,包括葛、麻、棉等植物纤维以及羊毛、蚕丝等动物纤维。以畜牧业为主的古代游牧民族多以羊毛作为纺织原料,而处于农耕社会的中华文明中心区域最早使用的则是葛、麻等植物类纤维。葛是一种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长二三丈,从中抽取出的纤维可以用于纺织,织成的织物称为葛布。但是,很快葛就被来源更丰富的麻所取代。麻是一大类植物的总称,主要有苎麻、亚麻、大麻、黄麻、苘(qǐng)麻等品种。 麻织物韧性大,吸湿性强,所制衣服具有挺括吸湿、透气凉爽的优点,因此一直作为主要纺织原料沿用至宋代。但由于麻织物保暖性差,而且粗糙,因而宋代以后逐渐被棉织物取代,不再作为主要的服饰纺织原料。
唐 方格棉布

明 松江棉布

清 玄青缎云纹对襟大镶边女棉褂

棉作为主要的纺织原料一直沿用至今。今天的长江、黄河流域都有棉花种植,但中国早期的棉花产地仅限于西北、西南和海南岛等少数边远地区。宋代以前,广大中原地区,富裕之人或有一定身份地位的官员多着丝织衣物,普通民众的服饰仍以麻织物为主。宋代开始,棉花逐渐被引种至黄河和长江中下游流域。由于棉花产量增加,加之其轻薄舒适、吸湿保暖的优点,棉织物不断增多。明代中期以后,棉织物完全取代麻织物,成为制作服装的主要材料。



1楼2012-01-11 15:04回复
    煮茧缫丝
    中国麻织物有约6000年的历史,但古埃及已经发现了距今8000年左右的亚麻制品。从这个意义上说,中国并不是最早使用植物纤维的地区。但是,有一种纺织原料,是由我们的祖先最先发现并利用,至今享誉世界,那就是蚕丝。
    蚕是一种昆虫,一生要经历幼虫、蛹和蛾三个发展阶段。蚕的幼虫成熟后会吐丝成茧,最先吐出的是丝液,然后凝固成为长长的纤维,称为蚕丝。 传说中,黄帝的夫人嫘(léi)祖最先植桑养蚕,开创了中国蚕丝利用的历史。据考证,蚕丝出现晚于麻的利用,但商代时已出现“蚕”、“桑”、“丝”、“帛”等甲骨文字,表明蚕丝在当时已得到广泛使用。
    古代蚕工艺品

    清 《耕织图册页》之采桑


    从蚕茧中抽取蚕丝的过程称为缫(sāo)丝。 缫丝通常使用水煮的方式,一方面利用水的高温杀死茧中的蚕蛹,另一方面因为蚕丝是动物纤维,含有大量动物胶质蛋白,通过加热,使其中大部分胶质蛋白溶于水中,从而起到分离纤维,顺利抽出蚕丝的目的。缫丝是一道工艺要求十分严格的工序,水质、水温及浸泡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蚕丝的品质。中国古人经过长期实践,总结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缫丝经验,中国也因此成为世界优质蚕丝的主要产地。
    取茧

    择茧

    缫车

    蚕丝纤维很长,单根纤维长度通常在600米至1200米之间。蚕丝强度较大,高于羊毛和棉,仅次于麻织物。蚕丝纤维很细,抗皱性强,且富有光泽,其织物轻薄柔软,鲜亮透气。 正因为以上优点,中国古代丝织品受到周边各国的格外钟爱,欧亚大陆东西两端商旅往来不息,由此催生出世界文明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
    


    2楼2012-01-11 15:05
    回复
      捣练脱胶
      直接从麻类植物中提取的纤维,除纤维素外,还含有各种酸性的植物胶质及色素。上述原料需要经过脱胶工序,去除胶质,松散纤维,然后才能够进行各种纺织操作。同样,缫丝后抽取出的蚕丝中也含有多种由氨基酸组成的丝胶,称为生丝。生丝柔软滑爽,富于光泽,可以直接用于纺织。但有时人们也需要对生丝进行脱胶,这样形成的原料称为熟丝。

      唐 张萱《捣练图》
      中国古代纤维脱胶技术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最早人们采用自然沤渍的方法进行脱胶,这种方法主要是利用水的溶解性,水质、水温和沤渍时间对脱胶的效果影响很大。自然沤渍法操作简便,成本低廉,至今在一些偏僻乡村仍在使用。但这种方法效率较低,所需时间长,而且脱胶效果有时也并不理想。因此,沤渍法逐渐被煮练法取代。煮练法是将原料放入石灰、草木灰等碱液中,通过加热去除胶质,实际上是一种化学脱胶法。因为胶质多为酸性物质,通过与碱液的化学反应,能够起到更好的脱胶效果。加热还能加快反应速度,缩短脱胶所需的时间。古人在进行脱胶操作时,还用木杵不断敲击原料,使之松散以增加接触反应面积,这一工序称为捣练。唐代画家张萱(生卒年不详)的作品《捣练图卷》描绘的就是唐代妇女进行捣练操作的情景。
      


      3楼2012-01-11 15:05
      回复
        组织
        今天,绝大多数人已经不再直接从事纺织操作,但在中国古代,纺织几乎是每个家庭一项最基本的劳动。很多今天常用的词汇都源自纺织,比如“成绩”、“经纬”、“综合”,以及我们这里要介绍的“组织”。
        任何一种织物,无论结构多么复杂,都具有一个经纱和纬纱相互交织的基本结构单元,这种单元结构在纺织工艺上称为“组织”。织物组织结构虽然复杂多变,但最基本的组织结构只有三种: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其他各种复杂组织结构都是由这三种基本组织交替变化而来的。
        平纹组织结构示意图

        斜纹组织结构示意图

        平纹组织是三种基本组织结构中最简单的一种,即经纱和纬纱一上一下规律交织形成的织物组织。平纹组织正反面外观相同,经纬纱之间的交织点最多。虽然平纹组织结构简单,但通过改变经纬纱的品种、颜色、粗细等,仍然能够织造出丰富多彩的织物。中国古代经常用于书写绘画的丝织品绢就是典型的平纹织物。
        相邻经纱或纬纱上,连续的交织点排列成斜线的织物组织称为斜纹组织。斜纹织物表面都会呈现出独特的斜向纹样。中国古代常见的绫就是典型的斜纹织物。
        相邻两根经纱或纬纱上,交织点均匀分布但不相连续,这种织物组织称为缎纹组织。缎纹组织是三种基本组织结构中最复杂的一种,与其他两种组织结构相比,缎纹组织交织点最少,织物表面绝大部分被经纱或纬纱覆盖,因而手感平滑,富于光泽。但是,织物的牢固度也略低。中国古代丝织品缎就是一种典型的缎纹织物。
        织机
        腰机发明很早,因其操作简单,至今在一些少数民族地区仍然使用。但是,腰机也有它的缺点,操作时,一只手需要不断提综,限制了织造的效率。大约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出现了改进的斜织机。
        斜织机的最大改进是将提综装置制作成一个专门的综框,并将综框和一只被称为蹑的脚踏相连。这样,操作者就可以用脚来控制综框的升降,双手都解放出来,用于引纬和打纬,从而有效提高了织造的效率。
        东汉 纺织画像石拓片(斜织机)

        清 《耕织图》(多综多蹑织机)

        明 《天工开物》插图(提花织机)

        综蹑的出现并没有解决所有的问题,人们渐渐发现,为织出更加复杂的组织结构,就需要将经纱分成更多的组,一个综框只能控制一组经纱,多组经纱就需要多个综框,相应也就需要多个蹑。两片综框只能织出平纹组织,3~4片综框能够织出斜纹组织,而编织缎纹组织则至少需要5片以上的综框。于是,织机综和蹑的数量逐渐增加,西汉时甚至出现了有120只综蹑的织机,这类织机被称为多综多蹑织机。
        随着综蹑的不断增加,新的问题也开始出现。综框的数量受到织机空间的限制,同时太多的蹑也不利于操作者辨识使用。于是,人们溯本求源,不再使用综框,而用一组组丝线来牵提经纱。这种织机必须由两人共同操作。一人居下,负责引纬和打纬,另一人坐于数米高的织机上端,按编织程序,专门负责牵提或垂放经纱。这种织机通常用于编织复杂花样的织物,故而称为提花机。中国古代最华丽、结构最复杂的丝织品基本上都是用提花机编织的,它的发明代表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所取得的最高成就。直到今天,还没有一种现代机械能完全取代古老的提花织机。
        


        6楼2012-01-11 15:08
        回复
          渔禽
          中国渔业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早期,当时人们处于渔猎和食物采集阶段,鱼类、贝类等水产品自然也是人们的主要食物来源。随着农业、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渔业在整个社会经济中的比重逐渐降低,但在一些江河湖泊附近及沿海地区,渔业始终占据着相当重要的经济地位。
          新石器时代 鱼纹彩陶盆

          新石器时代 网纹船形陶壶

          新石器时代 渔镖与骨网坠

          最早人们用手捞、棍击和渔叉的方式捕鱼,这些方法准确性低,生产效率低下。鱼网的出现和使用是渔业发展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易经·系辞下》曰“作结绳而为网罟(gǔ),以佃以渔。”这是中国古代关于用网捕鱼的最早记载。新石器时代后期,鱼网上还出现了网坠,进一步提高了捕鱼效率。中国古人在不断改进渔业技术的同时,也非常重视渔业资源的保护。《文子·上仁》曰:“鱼不长一尺不得取”,《吕氏春秋》则曰:“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体现出一种仁义思想下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从单纯捕捞到人工养殖,标志着中国古代渔业发展水平的一次飞跃。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池塘养鱼始于商周时期,汉代时已非常普遍。《史记·货殖列传》曰:“水居千石(dàn,这里指古代一种容量单位,一石等于十斗)鱼陂(bēi),……此其人皆与千户侯等”,足见养鱼获利之丰。东汉时期,还进一步出现了稻田养鱼。
          东汉 明器·彩釉陶鸡笼

          战国 明器·彩绘陶鸭

          汉 明器·陶鸭

          中国是饲养家禽最早的地区之一。《尔雅·释鸟》曰“二足而羽谓之禽”,经过驯化饲养的禽类称为“家禽”,中国古代最主要的家禽有鸡、鸭和鹅。
          中国古代很早就已经开始养鸡,并将其作为“六畜”之一。家鸡源于野鸡,古人养鸡除供肉食之外,雄鸡还用于报晓及争斗娱乐。春秋时期,养鸡已非常普遍,老子《道德经》中就有“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之句。与鸡相比,鸭的驯化时间较晚,但至迟春秋时期,已有大型养鸭场的记载。家鸭由野鸭驯化而来,古代称为“鹜”。由于家鸭经常会跟随主人,“趋之若鹜”成语也由此而来。从时间上看,鹅成为家禽又晚于鸭。鹅由大雁驯化而来,古时有灰、白两个品种,白鹅有时也用于观赏。东晋大书法家王羲之(303—361)就非常喜爱白鹅,相传今绍兴兰亭的鹅池就是他放养白鹅的地方。
          


          14楼2012-01-11 15:32
          回复
            土耕农作
            中国古代长期处于农耕文明发展阶段,这里“农耕”并称,体现出农业生产与耕作技术的密切关系。早期人们多采用“刀耕火种”的原始耕作方式,无法充分利用地力,农业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大约春秋战国(前770—前221)以后,中国北方基本进入了精耕细作的生产阶段,各种先进的土地耕作技术先后出现。
            农业生产中,旱涝因素对收成影响最大。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北方最先出现了“畎(quǎn)亩法”的耕作方式。“畎亩法”是先将田地按地势高下加以区分,即所谓“垄上曰亩,垄中曰畎”。然后,分别采用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即“上田弃亩,下田弃畎”。“畎亩法”能保证高处田地畜存水分,低处田地无水涝之患。西汉时期,搜粟都尉赵过(生卒年不详)在关中地区实行“代田法”,实际上是对“畎亩法”的进一步改进和推广,获得了“用力少而得谷多”的良好效果。
            唐宋以后,中国经济中心南移,南方水田农业不断发展,加之新农具的出现,逐渐形成了耕、耙(bà)、耖(chào)的一整套水田耕作技术。 同时,为适应稻麦轮作的需求,元代时又总结出了“开疄(lín,指田垄)作沟,疄沟腰沟,沟沟相通,整地排水”的稻后种麦的防渍排水经验。








            伴随着耕作技术的发展,中国古代土地利用效率也在不断提高。春秋战国以前,普遍实行撂荒农作制,即耕作一年或数年后就放弃已耕土地,转至新土地上进行耕作。撂荒农作制是早期耕作技术低下和人口相对稀少状况下的产物,因此,随着客观条件的变化,春秋战国以后,撂荒农作制逐渐被土地连种制取代。因不同作物所需营养成分不同,土地连种制通常要求同一块土地在不同年份种植不同的作物,以充分利用地力并保证土地中某些营养成份的恢复。《吕氏春秋》中“今兹美禾,来兹美麦”的记载指的就是土地轮作的情形。汉代时,还出现了同一块土地上种植不同作物的间种和套种技术。元代以后,随着作物新品的出现以及套种、间种形式的丰富,普遍实现了多熟农作制,即同一块土地上“一岁数收”,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单位土地的粮食产量。
            


            15楼2012-01-11 15:40
            回复
              耕作工具
              《论语》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工具在劳动生产中的作用不言而喻,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技术的进步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建立在耕作工具的发展之上。
              耕具改进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耕具制作材料的进步,即从骨、木、石演变为铜、铁;二是耕具种类的变化丰富,这一方面更能体现中国古人对力学及机械原理的认知和运用。
              河姆渡遗址出土骨耜

              河姆渡遗址出土石斧

              良渚文化石制农具

              新石器时代的耕具主要有耕作工具和收割工具两大类, 前者以耒(lěi)、耘、铲、锄等为代表,后者以刀、镰等为代表。这一时期的耕具基本由骨、木、蚌、石等材质制造。夏商西周时期,虽然青铜冶炼技术日趋成熟,但是铜矿石来源稀少,耕具主要还是骨、木、石质,仅出现了少量钱、鎛(bó)、銍(zhì)等青铜工具。 值得一提的是,钱、鎛等青铜工具的名称和形状后来被引入货币之中,鎛还成为一种乐器的名称,由此可以看出农耕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重要意义。
              商 青铜农具

              战国 铁制农具

              战国时期,铁制耕具大量出现,但大多数耕具还是木柄铁刃。新出现的耕具有铁犁铧(huá)、铁锸(chā)和铁耨(nòu),铁犁铧具有V字形的犁头,碎土时有利于减少阻力,铁锸可增加翻土深度,铁耨则用于除草、松土和培土。
              汉 耧车模型

              汉 大铁铧

              汉 铁耙

              秦汉至隋唐时期,由于冶铁业的发展,铁制耕具已非常普及,木柄铁刃耕具逐渐被全铁耕具取代。这一时期,犁这一耕具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不仅形制变大,而且功能增加,既能碎土又能平地,成为人耕或牛耕的主要耕具,南北朝时出现的耙(bà)、耖(chào),唐代的曲辕犁都是在原始犁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汉代时,随着“代田法”的推广,出现了耧(lóu)车这一新的耕具。 耧车由漏斗和三个耧脚构成,当以人力或畜力牵引时,耧脚开沟碎土,同时漏斗中的种子自动下落,实现了耕和种的同步操作。
              宋 铁制农具

              隋唐以后,中国古代耕作工具基本定型。虽然这1000多年中,新的耕作工具较少出现,但传统耕具却始终处于改进之中,有些耕具在今天的农村仍然使用。
              


              16楼2012-01-11 15:44
              回复
                粪田防虫
                种植农作物,仅凭地力是不够的,还要施肥,对土地中的营养成分进行补充。中国古人很早就认识到这一点,他们将肥料称为粪,施肥称为粪田。
                《诗经·周颂》中有“其镈斯赵,以薅荼蓼;荼蓼朽止,黍稷茂止。”的诗句,大意是用锄头将田间杂草锄掉,杂草腐烂后,农作物便会长势良好。这里,“荼蓼(liǎo)”泛指田间的杂草,说明西周时,人们就已经认识到杂草腐烂后能起到肥田作用。《孟子》曰“百亩之田,百亩之粪”,说明至少在春秋战国时,肥料已经在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汉代,人畜粪便、蚕的排泄物、家畜碎骨等均已作为肥料,肥料种类更加丰富。同时,施肥方式也逐渐增多,甚至出现了带肥下种的“溲(sōu)种法”。
                


                17楼2012-01-11 15:50
                回复
                  魏晋南北朝时期(220—581),已从单纯使用肥料发展为人工栽培绿肥。


                  18楼2012-01-11 15:51
                  回复
                    西晋《广志》曰“苕(tiáo)草,色青黄,紫华,十二月稻下种之,蔓延殷盛,可以美田”,这是中国古代人工栽培绿肥的最早记载。


                    19楼2012-01-11 15:51
                    回复
                      宋元以后,人们对合理施肥和施肥时机有了更科学的认识。


                      20楼2012-01-11 15:53
                      回复
                        同时,肥料种类进一步增加,清代《知本提纲》中就将肥料归纳为人粪、


                        21楼2012-01-11 15:54
                        回复
                          畜粪、草粪、


                          22楼2012-01-11 15:55
                          回复
                            火粪、泥粪、


                            23楼2012-01-11 15:56
                            回复
                              蛤灰粪、苗粪、


                              25楼2012-01-11 15:57
                              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