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智牌吧 关注:151,639贴子:3,086,309
  • 7回复贴,共1

【搬运】PV专栏-六个故事

只看楼主收藏回复


大家好!
在生命的长河里,我们不断经历着各种重要或者不重要的事情。那些不太重要的事人们常常会忘记(除非你与生俱来是那种小事也能记得的人,比如我)。有些重要的事情我们会记得,其中那些最重要的,改变我们想法和生命的事情,就像昨天发生的一样清晰。
在万智牌领域,其实也没啥区别。人们相互影响,无论是对局中还是对局外,不太重要的我们就忘了。不过仍有一些改变我们想法的重要的事情记忆犹新。今天,我会与大家分享改变我作为一名万智牌手生涯的六个故事,我从中学习到了很多,希望大家喜欢,也同时了解一些我的想法。
暗渊之王的故事

在我刚开始玩牌不久,我妈送了我一个儿童节礼物,暗渊之王。我欣喜若狂——它比任何我朋友所拥有的生物都要大,我立刻就将其加入了我的套牌。有的时候,我听说人们觉得职业牌手不清楚娱乐牌手是怎样玩万智牌的——大部分人觉得我不清楚,比如说,不能理解为什么要印裂片妖皇后或者倍产旺季这种牌。不过事实上我很清楚,我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打牌了,也曾经为那种类型的牌痴狂。我也清楚狼人对某些人很有吸引力,虽然我还是觉得狼人生物普遍不够优质,而且有点不伦不类。
不管怎样,说回暗渊之王。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对其很满意。然后我开始成长,感到是不是因该把暗渊之王踢出套牌。有个人提出用4个黑骑士来换我的暗渊之王。我当然拒绝了,这不是普通的暗渊之王!这是我妈送给我的暗渊之王!我怎么能用它来交易呢。我妈不会原谅我的,我要永远使用它!
不过在那之后,我意识到了暗渊之王确实不应该继续待在我的套牌里了,而且我的确需要那些黑骑士。我感到我必须做出选择,而这个选择会重新定义我是一个怎样的万智牌手。我选择了黑骑士。
中心思想:如果你打牌就是为了赢,用行动来证明。
噢,别误会我的意思,选择暗渊之王也是完全没问题的,只不过我不会那样做,那不是我的风格。如果你选择暗渊之王,你要明白那是你自己选择的道路。很多人觉得自己是一个竞争型的牌手,不过每到选择战斗的武器时,却常常顾及一些完全不应该考虑的因素。比如,“这张牌别人不用”,“这张是我的吉祥物”等等。如果你身处竞争级的比赛却那样思考,你会付出代价。



IP属地:山东1楼2012-02-09 22:06回复
    谬想的故事

    2002年巴西国冠,我在赛场散步,偶然听到两个牌手之间的对话,其中一个是我当时十分敬仰的高手。另一个人问他:“假设你手上有庸人谬想,对面是快攻。第4回合,不过场面压力不是很大。你会不会用它?”那个高手不假思索的回答:“当然不会。如果你这么早就使用它,对面就会围绕'打30血'展开战术,如果你不用,对面会围绕'打20血'展开战术,他们会在你TAP OUT的时候烧脸,会进行自杀性的进攻,他们会为一点点伤害大量消耗手牌。所以这个情况庸人谬想还是捏着好。”
    中心思想:信息价值不菲,不能白给对手。
    当然,谁都知道信息很重要。不过在这段对话之前我从来没有考虑过其意义,并不会注意尽量不给对手透露自己的信息。在这段对话后,我开始不断的看到各种信息,我所有给对手的信息,以及我没有给对手的,我开始吸收更多的信息。
    相信很多人并不知道万智牌中信息的作用有多大,而且具体价值几何。其实每次你回合末杀掉一个生物而不是在结算伤害前杀掉,你都在用生命来换取信息。首先,你并不知道哪个生物是最佳目标,所以你就等待更多的信息出现。第二,对面不知道你能杀掉这个生物!这会影响他们的全盘计划,可能最后你反而是赚得了更多的生命。比如,你是太阳拳,对面出了个3/3打你,你手上有送终刀锋,不过还是中了3点伤害。此时对面会忌惮审判末日,所以手上还有个3/3不下。这种情况下,你回合末杀掉那个生物,你不仅下回合少受3点伤害,同时得到了节奏上的优势。同时,如果你战斗阶段不杀那个生物,对面就会顾忌到魔力流失而不敢下手上的其他生物,两种情况结果是一样的。在限制赛中,你3黑2蓝5费开放,那么战斗阶段不用暗夜猎物杀掉某个生物,对面就会忌惮你可能会有浓雾迷途等等。在所有的这些例子中,用生命来换取更多信息或者防止对手获得信息都是值得的。
    


    IP属地:山东2楼2012-02-09 22:06
    回复
      力的故事

      2006年,神户专业赛。我在查尔斯顿刚刚斩获亚军,还卷了巴西国冠。所以当时的我很自负。那时打的是时间漩涡轮抓。第一包出开出赛费尔法师泰菲力我很开心,因为在这个环境中他相当炸,不仅能当做战斗诡计来用,还能搞定所有的延缓牌。那之后我基本没看到蓝色传过来,结果第一包抓完我只有一个泰光头和另一张其他的蓝牌,剩下的都是绿色的。第二包,泰光头二号!!!我马上扣下了,后面的剧情完全一样,传过来一大堆的绿牌,蓝色极少。第三包也是这样,结果三包抓完我一共只有6张蓝色的牌,其他都是绿的。
      我坐下来组牌,看着那两个泰光头,法术力费用2UUU。不管我有多么想使用他们,不管他们多么炸,我知道我不能那么做——法术力基础完全无法支持。不管怎么说,我现在是专业牌手,我有很大的抱负,我必须用行动来证明,是时候成长了。
      最后,我进了蓝,因为那些蓝牌的确不错,但是两个泰菲力静静的躺在我的备牌堆里,因为我选择了11绿6蓝的配置。最后,我为我的选择感到骄傲,我更成熟了,我的理智战胜了冲动。
      然后,我向一个好友展示我的套牌,向他讲了情况,以及我如何战胜自我——显然大部分人无法抵挡这种诱惑,不过我挡住了。我期待他热情的称赞我“你真行,看来你的确成为了最好的牌手之一”。不过他听了后,露出惊讶的表情说:“什么!!!两个泰泰菲力!!!你进了蓝却不用???你脑子坏掉了么???”
      中心思想:为自己打牌,而不是别人。
      有的时候你提高了,你想向别人或者向自己证明这点。你会开始做一些我们称之为“像专业牌手那样打牌”或者是“像专业牌手那样轮抽”的事,那是一种你很希望这么干来使自己显得专业但那不是你的本意。千万别这样做。大部分情况,你只是自己骗自己罢了,有的时候可以贪一些,其他时候保守一些,但不管怎样你都必须感觉良好,不能感觉是强加给你的。在这个故事里,我显然可以调整一下我的配地把两个大炸弹塞进去,他们绝对值得我这样做,而且我也不是很需要11个树林。后来我本轮的成绩是1-2,其中一轮讽刺性的输给了另一个泰菲力,每轮换备我都会将两个泰菲力换进去,然后加一些海岛去掉一些树林。他俩的确很炸。现在,我只会做我认为正确的事——我不会去理会人们怎么看我,不会去傻傻的做一些使自己看起来更像专业牌手的事。
      有的时候打牌有人围观,特别是你敬重的人看着你打牌,这时候很难自控——你想要留给他们好印象。即使是现在,在那种情况下我觉得自己会比平时犯更多的错,我估计所有人都是一样的。当你开始想“我这么打估计大家会认为我很专业”的时候,你就会开始看漏台面上一些显而易见的诡计。
      在犯包的时候也是同样的——最佳的做法是承认之然后继续。假设你在某场GP里遇到了LSV大师,第六回合,你手上是一张平原和一张银奔狐。你抓牌,监管天使!你迅速扫一眼台面,对手场上站着海岛,树林,史顿襄血厅各1。情况很明显,最好尽快把监管天使拍下来,免得对面抓到第二块海岛来释放那个他几乎可以确定有的云消雾散。于是你付费后拍下了监管天使,然后被恐怖妄想了。你看着手上那块地——FUUUUUUUUUUUUUUCK!正常情况,此时你应该弃掉一张地,不过你可是和LSV大师打牌,如果弃掉地的话,他就会看出来你犯了个很大的包——他一定会看不起你,赛后他一定会和朋友说:“我刚才撩掉一个菜鸟”诸如此类。嘿!这个时候狐狸看上去也不是那么重要嘛,不是吗?弃掉狐狸对手就摸不透你手上还剩的那张是啥,下张牌就掏到一个6费咒语也说不定。的确,你可以保留那张地,然后即使后面掏了几个地也能假装是暴地,这样回头LSV会说:“我赢了因为对手暴地了。”而不是“我撩掉了一个菜鸟”,这个计划听上去不错。
      最后,纠结了半天,你弃掉了银奔狐。对手随即抓到了第二块海岛,给你场上最厉害的生物贴上了幽闭恐惧。两回合后,你挂了,因为你没有小狐狸来解掉那个结界。不过好歹对手以为我暴地了。这个场景看上去很荒谬,但事实不是这样。当人们意识到自己犯错了,经常会尽其所能来掩盖,通常情况下这意味着犯更大的错。我已经很多次在高级别的比赛里看到其他牌手这么干。你不应该这样,如果犯包了就接受这个事实,然后摆脱掉它,我们都是普通人都会犯错。从当下开始尽力做到最好,而不是把错误的雪球越滚越大。
      


      IP属地:山东3楼2012-02-09 22:07
      回复
        汀专业赛的故事

        在我的职业生涯里,每次为大赛训练测试的时间各有不同。有的时候我会练上一整个月,有的时候只练一个礼拜甚至完全不进行测试。那场奥斯汀专业赛是我整个生命中练牌最多的比赛。很早我就找到了我想使用的套牌(邪术吸血鬼+黑暗深渊组合技),我使用这套牌不断的练习。当大赛到来时,我已经有了一个相当成熟的牌表,而且我的操控日趋完美。我真心感觉到我的水平在大赛的平均线以上,起码构筑这块是这样。可能旁观者看不出区别,但是我能明显感到变化——这是完全不同的感觉,我打得比以往更好,积累所有的微小优势,关键时候做出正确选择,提前洞悉对手的意图——这种感觉真好。
        中心思想:熟能生巧,的确是这样。
        看上去这个故事不怎么样,可能事实的确如此,不过它对我的人生起到了关键性的转变。因为它证明了多打多练真的有用。我十分需要激励,要看到成果,要知道我所做的一切不是在浪费时间,奥斯汀给了我这一切。自那以后,这种神奇的感觉常常会出现。我可以指出哪些大赛我表现不错另一些表现糟糕,而这基本是和训练量相当。所以,练习!可能你会反驳我说某比赛你准备了很久但是表现不好,另一场完全没准备却成绩不错,不过你自己心里明白,到底哪场比赛你打得好。在赛程比较长的比赛里,打牌好成绩自然就好,练习准备的时间不会白白付出的。
        


        IP属地:山东4楼2012-02-09 22:07
        回复
          的故事

          2008年柏林专业赛,赛制是扩充。我决定进行大规模的测试,看看老的那个比较开放的meta能不能弄出点新花样。在我众多朋友的套牌里,有一套妖精滚雪球,荨麻原哨兵,传承德鲁伊,瞥视自然和双刃刀客神马的。我马上将其定义为不能打的套牌—— 一票产费妖精和火球?我们几岁来着?13?
          那以后,这套牌越来越流行,我最后还是同意和他测试了一下,打了三盘然后我有了定论。我果然是正确的,这套牌完全不能打。我再也不会在它身上浪费时间了。在我们出发去柏林的时候,Carlos决定使用妖精套参赛,我当然还是无视之。然后瞥视自然卖疯了,价格飞涨,我考虑到这点小改了一下备牌让matchup好一些,只是这样而已。最后,妖精套是柏林专业赛成绩最好的套牌,占了8强中的6席,LSV用它卷了。
          中心思想:你不可能永远都是正确的,有的时候需要挑战一些自己先入为主的观念。
          这里问题具有两面性,首先我觉得自己对套牌的判断力很强,一般我觉得某套牌不厉害,它就真的不厉害。其次,人们太容易为一些所谓的“新科技”而兴奋,他们十分希望新套牌表现好,所以影响了他们自己客观的判断。这种事不是偶尔会发生而是总是会发生。我马上要去PT了不可能因为其他人都说某套牌很厉害我就花一小时来测试,因为我认为我的判断更准确。
          另一个问题是我发现这套妖精有很多缺点,所以我选择无视它。我正确的做法是应该试着改进它使缺点消失。的确,有的时候各种缺点非常多,你要学会找到平衡。你不能满眼只看到缺点,一套非常差的套牌和一套尚处于雏形阶段的套牌有很大不同。
          


          IP属地:山东5楼2012-02-09 22:07
          回复
            Julien Nuijten的故事

            2004年,当时我16岁,参加了一个万智牌联盟。那是一个战队性质的组织,你可以查牌表讨论战术什么的。一个我经常一起测试的朋友就是Julien Nuijten,一个荷兰的小伙子,比我小1岁。当时我在看荷兰国冠直播,翻到他的战绩是2-3,恩,相当糟糕的成绩。后面的比赛都要赢,然后还得看别人脸色决定是否出线。一天后,我再去翻他的战绩,7-3,不错,不错,你还别说可能真的有机会。几个小时后,我再看,他已经进8强了,然后4强,最后拿了第3。
            那年我在旧金山世界冠军赛上和他碰了面,我们谈了一会儿,并不多。然后,他席卷了世冠!
            中心思想:只要还有机会,千万别放弃。
            这个故事中我学到了即使开局不利,你还是可以取得不错的成绩。开始三轮由于什么原因全倒,然后剩下的比赛全胜也是可能的。记住:不要在心中默念“今天是不是我的幸运日”或者“我的牌池太弱了完全不能玩我要弃权”,千万不要。Julien能拿世界冠军因为他从不这样暗示自己,因为他在荷兰国冠2-3仍然不放弃。其实从那个2-3之后他几乎没输过比赛,这个势头一直到他席卷世冠为止。以2-3头最后取得了万智牌界的最高荣誉,他做到了。
            这个故事,在我打圣胡安专业赛以0-2开头的时候,给了我力量。当时我几乎被压垮了,明明我的套牌很强,只是前两轮运气实在糟。这个时候,为什么要抱怨呢?当我想起了Julien的故事后,觉得我还是有机会。最后我成功了!我席卷了圣胡安专业赛。我能做到,你也可以。0-2开头的确不怎么样,但这终究不是世界末日,你放弃的那一刹那才是真正的世界末日。所以忘掉一切,尽最大力投入到接下来的比赛中去。
            好,今天就到这里,希望大家能和我一样从这些故事里吸取养分,下周见!(转自旅法师营地)
            


            IP属地:山东6楼2012-02-09 22:08
            回复
              不错


              来自手机贴吧7楼2012-02-09 22:14
              回复
                看过了 犯包那个故事很有意义


                IP属地:北京8楼2012-02-09 22:17
                回复